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德國的世界第一 正批量陣亡 卻仍領先中國



現在這個營銷為王的世界,很多企業都生怕自己的品牌曝光不夠,但還有這麼一類企業,在大眾消費者當中知名度甚低,且並不追求增加曝光度或者上市,卻能在某個極度細分的領域成為王者,這就是隱形冠軍企業。

《財富》雜誌評選的2024世界500強企業中,出口額世界第一的中國有133家企業上榜,而出口額世界第二的德國則只有29席。但在隱形冠軍的數量上,德國卻遠遠領先我國。

進入500強的德企基本還是人們比較熟悉的▼



然而這兩年,形勢似乎發生了變化,德國的隱形冠軍們開始扛不住,紛紛破產,首當其衝的,便是堪稱德國經濟支柱的汽車製造業。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隱形冠軍」這個概念,是德國管理學學者赫爾曼·西蒙在1990年提出的,是指那些不被大眾熟知,但在某個細分領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其產品的技術力和產品力很強、附加價值很高,且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的中小型企業。

香精香料隱形冠軍——德之馨(Symrise)

(圖:壹圖網)▼



簡單來說,隱形冠軍就是 「小而強」的企業,在企業追求「做大做強」、上市融資的時代顯得尤為另類。

這些隱形冠軍通常具有以下反常特徵:

1、企業根植於中小城鎮乃至鄉村,大量員工出自當地居民;

2、企業「歲數」大,持有者多為家族傳承、世代經營,並不追求上市;

3、員工離職率超低,年資超長;

4、核心業務極度細分,產品、服務專而精,難以被取代。

關於如何界定隱形冠軍,赫爾曼·西蒙在《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一書中提出了這麼3個標準:

1、細分領域世界前三或某一大陸第一;

2、年營業額不超過50億歐元;

3、不為外界所熟知。

按照西蒙的標準,全球隱形冠軍的數量有將近3千家,其中有小一半都在德國,而我國則只有不到100家。

隱形冠軍領域,德國遙遙領先▼



德國的隱形冠軍究竟有多隱形,可以用旺眾(Wanzl)的例子來說明:

旺眾這個德國牌子,你可能從來沒聽說過,但它家的產品你絕對用過——大潤發、永輝、盒馬、物美等一眾超市,以及浦東、虹橋等多個國內機場的手推車,就來自旺眾。

始創於1918年的旺眾,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把手推車這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生意做到了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超過五成。這就意味著全球每兩輛手推車,就有一輛來自旺眾。

常見的購物車、購物籃和行李手推車

大多來自旺眾

(圖:壹圖網)▼ 

如果硬要說做超市手推車沒啥難的(其實不是),那就再說個有科技含量的:全球煙廠用的高速捲菸機,大多來自一家叫柯爾伯(Körber)的德國企業。

該企業始創於1946年,最早是Kurt A. Körber開設的一家修理捲菸機的小作坊。10年後,柯爾伯推出了首台自家的捲菸機。

經過近70年的營運,柯爾伯成為高速捲菸機的全球龍頭品牌,其產品遍布全世界150多家捲菸廠。如今,柯爾伯可以提供完整的捲菸生產流水線設備,其最強型號的捲菸機每分鐘可生產多達1.2萬支香菸。

柯爾伯旗下的HAUNI捲菸機是這個領域的王者

(圖:Youtube-Körber Technologies)▼

 

 

 


德國為啥這麼多隱形冠軍?

同樣作為老牌製造業大國,美國搞了去工業化,但德國的製造業卻依然很強,還承包了全球將近一半的隱形冠軍。

簡單來說,美國的去工業化屬於「自找的」,是推動全球化的一種反噬結果。美國戰後大力推動全球化,通過世貿組織與各種雙邊、多邊貿易協定降低關稅壁壘。

於是,美國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與股價,紛紛將製造業遷移至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地方,久而久之就去工業化了,鐵鏽帶就是最好的案例。

曾經輝煌的「汽車之城」竟走到了破產的地步

(圖:荒廢的底特律,壹圖網)▼

而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沒有美國這樣的先天優勢,它人口少(8千萬出頭)、資源缺、市場小,也沒有美國那樣發達的金融產業,因此必須成為一個出口大國才有活路。

德國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把自己的製造業打上了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技術與質量卓越、優良客戶服務等烙印。這種高附加值製造業,抗產能轉移的定力更強。

出口主力商品基本都主打一個高科技、高質量

讓「德國製造」得到人們的信賴▼



德國製造業的強,看上去是被大眾、奔馳、寶馬、拜耳、巴斯夫、博世這樣的火車頭拉著走,但實際上卻是廣大的中小企業作地基、巨頭作塔尖的金字塔結構。

從數據來看,中小企業在德國企業中占比超過99%,對GDP的貢獻占55%。企山企海的德國中小企業吸納了超過70%的就業,還向年輕人提供了約80%的培訓崗位。

各領域的中小企業共同為德國經濟發展與就業做出貢獻

(圖:壹圖網)▼

德國的中小企業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即致力於在縫隙市場尋求突破,靠高端縫隙產品建立技術優勢、鞏固市場地位。

縫隙市場,就是被巨頭們忽略的細分市場。中小企業進入這樣的細分賽道後,集中優勢兵力猛啃,建立技術壁壘,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德國的中小企業,家族持有營運且不追求上市的比例極高,因此不必看股價和股東的臉色,以長期主義的心態做專做精,而不是做大做廣。

像邁森瓷器,就是個專做高端產品的百年老店

(圖:20世紀初期的邁森瓷器廠,壹圖網)▼



德國的隱形冠軍,其實很多過去就是中小企業。這裡用Flexi(福萊希)的例子說明就非常合適:

Flexi位於德國北部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州的小城巴爾格特海德。這座小城只有1.5萬人口,距離大城市漢堡不遠。

Flexi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只有3百多名員工,但生產的可伸縮狗繩卻行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量全球領先。

這家企業誕生於1973年,最早其實是創始人Manfred Bogdahn在遛狗的時候,突然來了靈感,做出來個可伸縮狗繩。半個世紀以來,這家企業把可伸縮狗繩這個細分領域做到了極致,而且它家的拳頭產品就只有這種狗繩,沒啥別的。

flexi有著多條產品線

其產品適用於體重從幾公斤到幾十公斤的不同犬種

(圖:上-1972年的第一款伸縮狗繩;

下-Xtreme系列狗繩,flexi.de)▼



時至今日,全球狗狗主人買到的Flexi可伸縮狗繩都產自這家坐落在小城、僅有300餘名員工的「小廠子」。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去年底,德國產業界爆出大瓜,大眾、奧迪、博世、采埃孚、大陸、舍弗勒等一眾德國汽車與零部件巨頭紛紛宣布超大規模裁員與關廠,震驚了全世界。

在這波巨頭裁員潮的背後,德國汽車製造業的隱形冠軍們也迎來了倒閉潮。其中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就是為奔馳供應經典三叉星徽車標的Gerhardi宣布破產。

歷經風風雨雨的Gerhardi也倒下了

(圖:X)▼



Gerhardi始創於1796年,最早是做黃銅皮帶扣起家的。這家歷經了拿破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的企業,是歐洲最大的金屬徽標、汽車散熱格柵及內飾供應商之一,是該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客戶有包括奔馳在內的多家德國汽車巨頭。

類似Gerhardi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做汽車後視鏡的Flabeg、做汽車天窗的偉巴斯特、做汽車用鉛酸蓄電池的Moll、做高性能汽車輪轂的BBS、做賽車座椅的Recaro……這個「死亡」名單相當長。

在德國,與汽車製造相關的各種產業

也可以說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系」了

(圖:壹圖網)▼

這些熬過了數十年上百年的汽車製造業隱形冠軍,為什麼在這兩年成批倒閉呢?

其中一個重要內因,是成本上漲到了難以承受的水平。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因為政治正確放棄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還搞出了炸火力電廠、關核電廠這樣的謎之操作,導致能源價格飆升。

另一方面,德國戰後嬰兒潮這批勞動力大軍,即將迎來退休高峰,再加上出生率下降,造成了近200萬個職位空缺。到2035年,缺口將會高達700萬個。

儘管25~64歲年齡段仍是其人口中的主力

但65歲以上人口占比增長以及年輕人口的減少

也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外部因素則是中國汽車製造業崛起,靠吃中國飯的隱形冠軍們營收減少。

中國汽車業的崛起,表面上是新能源車企支棱起來了,背後其實是給整條產業鏈做配套的企業集體崛起。

說白了就是,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的產品質量上來了,價格還便宜,中國車企就沒必要再採購昂貴的德國隱形冠軍的東西,後者的銷量自然就下來了。掙得少、成本還高,破產就是早晚的事了。

寧德時代這樣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內供應商逐步崛起

一些外企也就漸漸失去了其優勢

(圖:寧德時代電池,shutterstock)▼



對比之下,像博世這樣的跨國巨頭還可以關閉本土工廠,把製造重心放在中國。而那些根植於德國本土的中小型企業,就很難轉移產能到中國來了。

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從吸納就業、創造GDP等角度來看,大企業是「毛」,而中小企業才是「皮」。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以及背後更廣大的中小企業,鑄就了德國巨艦真正不可替代的護城河。德國的經驗與教訓證明,我們平日沒啥聲量的中小企業,也很需要得到關注與保護。



1、《世界500強》

2、《最新世界500強:中國133家公司入圍!京東挺進前50,拼多多首次上榜(附榜單)》

3、《「隱形冠軍」系列研究:德、日隱形冠軍投資對比》

4、《堅守「匠心」做好每輛手推車——訪旺眾商用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藍柯》

5、《【專家觀點】新發展格局構建下的隱形冠軍培育路徑》

6、《德國「隱形冠軍」為何全球最多?》

7、《列國鑒丨「經濟引擎」如何續航——德國中小企業的百年傳承與時代挑戰》

8、《德國: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9、《市場縫隙理論》

10、《德國勞動力不足出路何在》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地球知識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16/227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