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5日,在加薩走廊被哈馬斯恐怖分子劫持的以色列人質的親屬和支持者,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外放飛了700隻黃色氣球,以紀念被囚禁的天數
加拿大、英國、澳洲和葡萄牙等西方四國,最近步調一致地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令外界愕然。眾所周知,想法會產生後果,可怕的後果肯定源於可怕的想法。
果不其然,哈馬斯隨即對外宣揚,西方四國能承認巴勒斯坦國,是2023年10月7日種族滅絕襲擊的勝利果實,令人不寒而慄,同時又凸顯出此舉到底有多愚蠢。
人們早就警告加拿大總理卡尼、英國首相斯塔默、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認巴勒斯坦國,哈馬斯肯定會認為自己的恐怖行徑師出有名,從常識邏輯推理,哈馬斯也一定會這麼想。
變相獎勵恐怖分子
西方四國挑選在猶太新年伊始和子虛烏有的什麼「性別平等周」承認巴勒斯坦國,著實怪異。四個國家同步行動,不僅心虛,還概念混淆不清。所有人都注意到,這個所謂的巴勒斯坦國根本是子虛烏有,硬要假裝它存在就是在獎勵恐怖分子。
有網友發帖建議媒體和國會新聞記者請卡尼或國防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在地圖上標出他們口中的巴勒斯坦國家邊界。前國會議員王啟榮(Kevin Vuong)也質疑政府到底在承認什麼?這個所謂的新國家邊界是什麼?首都在哪?誰會組建政府?國家領導人是誰?這麼做對在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鐵腕統治下的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有什麼幫助?
還有人質疑,加拿大人什麼時候在這個問題上投了票?自由黨競選綱領中是否有這一項?
7月份卡尼宣布即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時,曾列出許多天花亂墜的條件,如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承諾從根本上改革其治理,在2026年舉行大選(哈馬斯不得參與),巴勒斯坦國非軍事化,哈馬斯必須立即釋放10月7日恐怖襲擊中劫持的所有人質,哈馬斯必須解除武裝,哈馬斯不得在巴勒斯坦未來國家治理中扮演任何角色,等等。
說這些條件是天花亂墜,是因為卡尼承認巴勒斯坦國時,這些條件不僅一個都沒滿足,而且根本也不可能滿足。不僅如此,也沒有說明這些條件不滿足時,又該如何?
明年巴勒斯坦反猶恐怖分子阿巴斯(4年的任期他已做了20年)要不舉行選舉,卡尼也不會撤回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如果哈馬斯很受巴勒斯坦民眾愛戴,將其排除在選舉之外不僅不民主和專橫,更是妄想。如果多數巴勒斯坦人真的支持恐怖主義又將如何?
思想根子上的腐敗
承認巴勒斯坦國背後的腐敗核心是綏靖主義邏輯,它認為侵略是源於恐懼,外交是一種心理療法,是道德、精神和軍事全能等各個方面的單方面妥協。因此,卡尼在指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之後的說法是,承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領導的巴勒斯坦國,會為尋求和平共處和消滅哈馬斯的人們提供力量,不是將恐怖主義合法化,也不會獎勵恐怖主義。斯塔默也是這套說辭,同樣也不失時機糟踐以色列。
有些人的言行怪異,讓人厭惡,其觀點必須認真對待,不能陷入相對主義中。要知道,只有一種情況下的多種觀點內在上是一致的,才能做出理性、負責任的和果斷的選擇。比如說,承認巴勒斯坦溫和派領導人,是否會導致他們接受兩國方案、不再支持從地圖上抹去以色列和殺死猶太人的想法?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刺激更多人恐怖叫囂要消滅以色列,而不是普遍轉向西方,那麼西方領導人的觀點就相當駭人聽聞和瘋狂。
在英國的巴勒斯坦代表團團長已經在竊笑,稱承認巴勒斯坦國代表著正義和和平,是在糾正歷史錯誤,包括糾正英國的殖民遺產——《貝爾福宣言》。要知道,《貝爾福宣言》是恢復古老猶太家園的關鍵承諾。這些自以為是的政客還在說承認巴勒斯坦國是在重振和平的希望,想法著實可怕,做出的決定更是令人不寒而慄。

作者簡介:
約翰.羅布森(John Robson)是紀錄片導演,《國家郵報》專欄作家,《多切斯特評論》特約編輯,氣候討論中心執行主任。他最近的一部紀錄片是《環境:一個真實的故事》。
原文John Robson: The Flawed Logic of Recognizing a Palestinian State That Doesn’t Exist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