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5日,上海中小學學生校餐品質低劣、發臭引發關注,中共教育部發文稱「禁止學校購買、使用不合格食材」。(網絡截圖)
近日,上海中小學學生校餐品質低劣、發臭引發關注,對此,中共教育部發文稱,「禁止學校購買、使用不合格食材。」惹網友群轟,「這不是常識嗎?需要發文?」「此地無銀。」
9月25日,中共教育部網站消息稱,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文《學校食堂大宗食材採購驗收管理工作指引》稱,為「進一步規範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食堂大宗食材採購驗收管理工作」「提升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該文件規定,「學校禁止採購、使用不合格食材」「禁止採購、使用超過保存期限、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等食品」云云。
網友譏諷說,「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識還要發文禁止,滑天下之大稽。」「禁止隨便殺人。」「如果他們不發文就可以採購不合格食材了?明明就是違法犯罪。」「禁止個人和家庭,購買並食用過期變質食品。」「以前估計是可以的。」「就好像其它領域可以使用不合格食材。」


(網絡截圖)
還有網友批評,「正確的廢話。」「這個發文聽起來有點搞笑,更多的悲哀。不合格的食品還能上市不被處罰?禁止採購和使用不合格食材,這不是常識嗎?還要重點提出?不應該是如果杜絕和懲罰嗎?」「此地無銀,是否證實責任出在他們身上。」「這是撇清自己責任嗎?」

(網絡截圖)
9月26日,很多上海家長表示,現在孩子的午餐還是沒有任何改善,「孩子說跟以前一樣!」
上海校餐問題爆出一周後,迫於輿論壓力,上海當局發通報稱,已經對涉事公司上海綠捷立案調查,但是,當天,涉事公司被發現新增一項學校午餐中標項目。
有家長反映,學校要求家長為午餐寫「滿意」評價,學校威脅不允許寫「不滿意」,「現在想起來,去年開學前班主任專門召開騰訊會議,逼迫家長給午餐滿意度調查打滿意。信號不太好,具體內容記不太清了,但總之說了一個多小時,留下印象就是家長你要不按我說的打分你自己掂量掂量」「綁匪要求綁票家屬滿意」「常見操作!印象中上半年我們也有類似的調查,老師是在學校和學生講的,要回去讓家長都選擇滿意,最搞笑的是,一定要在孩子的監督下選,生怕家長選『錯/了!孩子在學校手上,換一所學校也一樣是綠捷······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上海的家長不敢發聲!」
微信公眾號「衣者朝新」發文《大量判例顯示不法商人能從孩子們口中奪食,無不有貪官包庇》,文章通過分析之前的公開法院案例,表示「任何資本能做惡並持續作惡,必有失范的權力在幕後站台甚至包庇」。
文章說,「大量的判例顯示,這些從孩子們嘴裡奪食的不法商人,都是通過向地方官員行賄,然後獲得校園餐項目的。若沒有官員們的協助,很多不法企業和不法商人完全不具備中標校園餐的資格,根本不可能中標。中標後,不法商人瘋狂從校園餐中非法牟利,從孩子們的嘴裡奪食。」
文章表示,判例還顯示,如果沒有官員們的庇護,有些不法企業就算進入了校園餐項目,若其供應的食品糧油菜蔬有問題,也很容易被家長和學校發現而被清除出項目。但多數進入該領域的不法企業得到了權力的包庇,即便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或者供應的食品質量不高,家長不滿、學生不滿甚至學校也不滿,也很難被趕出校園。只有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引發關注,或者因為家長不懈投訴出現重大輿情,權力與不良資本勾結的黑幕才會暴露出來。
文章總結說,「不深挖縱惡的權力,就無法真正清算做惡的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