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南海政局悄然變化 分析:接下來釋放更多信號

中共四中全會前,多省官員密集調整,同時伴隨著各派放風消息紛傳。有分析認為,中共官場正在悄然變化,黨魁習近平在「十一」招待會上講話似乎有事不關己的味道。隨著官員大調整,接下來或會釋放更多明顯的政治信號。

中共二十大後,大批高官出事或失蹤,凸顯高層內鬥激烈。

中共四中全會前,多省官員密集調整,同時伴隨著各派放風消息紛傳。有分析認為,中共官場正在悄然變化,黨魁習近平在「十一」招待會上講話似乎有事不關己的味道。隨著官員大調整,接下來或會釋放更多明顯的政治信號。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該會議決定,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該會議還研究了「其它事項」。按官場慣例,「其它事項」一般與高層人事任免有關

9月30日,多省高層人事出現異動。廣東省長王偉中接替孫紹騁任內蒙古書記,江蘇省長許昆林任遼寧省委書記。此外,深圳書記孟凡利任廣東省黨組書記,劉小濤任江蘇省黨組書記。

當天,內蒙古政府網站顯示,中共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長期在內蒙古任職的包鋼,已任內蒙古黨委副書記、內蒙古政府黨組書記,呼和浩特市委書記,意味著他將接替8月落馬的王莉霞,出任內蒙古政府主席。

9月30日,中共國務院任免工作人員,涉及教育部、民政部副部長、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文物局副局長、能源局副局長等職位的變動。

其中中共國安官員劉海星任中聯部部長,這也證實「消失」近兩個月的前任部長劉建超已被免職。

9月30日,習近平在「十一」招待會講話,稱「面對複雜形勢」,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提到了二十屆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建議,還稱「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

時政評論員鍾原10月1日在大紀元撰文表示,今年習近平講話越來越有氣無力沒有再說風高浪急、驚濤駭浪之類的話。這似乎有點事不關己的味道,很可能其講話稿已經被嚴格控制、審核,他自己不能再隨意發揮了。

作者認為,這似乎在暗示,從2026年開始,「黨中央」的「核心」可能換人;或者說準備回歸「集體領導」,不再有什麼「一尊」之類的說法。

今年9月30日晚,中共「十一」招待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央視畫面顯示,24名中共政治局委員當中,「失蹤」的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仍沒出席。而與會高官,大多面無表情,臉無笑容。

鍾原表示,如果中共四中全會準備調整最高層,那麼政治局必然也會做出重大調整。四中全會有可能恢復25名政治局委員的慣例,至少會有新任政治局委員產生。如果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同時發生變化,政治局的變化自然將更大。

9月29日,中共政治局會議研究了「其它事項」。鍾原認為,四中全會若發生重大人事變動,此次政治局會議應該最後敲定方案、確定劇本,到時中央委員們才能按照劇本演,以免出意外。

前中紀委官員王友群日前在大紀元撰文表示,四中全會前,海內外關於中共高層人事變動的傳言滿天飛。為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共二十大後,一批接一批黨政軍高官,或被免職,或被抓捕,或被失蹤,中共選人用人亂象令人眼花繚亂。

如中共現任國防部長董軍,至今未能進入軍委及當上國務委員。

王友群表示,現在中共之所以讓董軍繼續當國防部長,很可能是因為拿下董軍,就等於習親自選撥任用的三任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董軍都選錯了。這實在太丟臉了。為了習的面子,只好暫時讓董軍頂一陣子。

鍾原指,此次官員再次大調整,四中全會的前奏可謂緊鑼密鼓,接下來或許還會釋放更多明顯的政治信號。

旅美政論家陳破空日前對新唐人表示,四中全會表面是為了掩飾政權危機,實際焦點的是下一步的人事安排,包括習黨魁的權力動向、接班人問題等。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02/228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