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喜歡的人,怦然心動,這時候是釋放多巴胺。
過了一陣子,彼此都很熟悉了,多巴胺就不見了,人就開始理智,感情也開始降溫。
如古人說的:「大味必淡。」
很多年輕人,因為喜歡一個人,變成對象,因為變得平淡,分手了。
只有一部分對象,變成了愛人,少年夫妻老來伴。
如果父母想兒女和對象長期相處,夫妻雙雙把家還,那就告訴他們,一定要學會「五五定律」,把日常的相處,淡然中有無盡的小甜蜜,有和諧的氛圍。

01
關於錢財:一半現在,一半未來。
很多人,或者家庭,就喜歡有錢人,富二代等。
動不動就談彩禮幾十萬,房子好幾套,車子是奢華的,還要穿金戴銀。
所有看到的錢財,都代表現在。是過去努力的結果。
其實人生,存在一個「四十歲財富定律」——一個人80%的錢,是40歲之後才獲取的。
我們的身邊,很多貧困的夫妻,折騰了十多年,後來就發家致富了。
就算是體制內的人,隨著年紀的增長,會取得更高的職稱、級別,到四十歲之後,收入可能是之前的兩倍。
現在的錢財是基礎,未來的錢財是潛力。我們不要小看了窮小子,也不要高估了富二代。
找一個對象,能夠勵志,有很強的技術,或者收入是相對穩定的,這就足夠了。未來可期啊。
02
關於缺點:一半在乎一半接納。
人無完人。你看人家身材好,但是臉蛋不太好;人家臉蛋好,又身材太矮小了。
一個很勵志的男人,他就是愛喝酒,喝醉了還唱歌。
一個很優秀的男人,身邊有一個瘋瘋癲癲的母親。
一個很懂事的姑娘,其父母離婚了,母親改嫁......
如果你盯著缺點看,會放大缺點,肯定會不喜歡,然後分手。畢竟缺點是你無法接納的。
我們對缺點,不能完全視而不見,但也不要放大。而是學會接納。
在接納範圍之內的缺點,都不算什麼。還無形之中,放大了自己的格局。以後的日子,你還額可以包容對方,讓對方感動。
只有「朝三暮四、有家庭暴力、好吃懶做、吃喝嫖賭」之類的缺點,才是我們最在乎的,也一定不接納。
允許一個人有瑕疵,不允許一個人有野蠻、人品差的行為,這就是尺度。

03
關於工作:一半穩定一半折騰。
越來越多的人,青睞體制內的年輕人。
而體制內的人,也要找體制內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所有的年輕人,都可以到體制內嗎?肯定是不行的。事實證明,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在體制外。
穩定的工作,變成了一個不能實現的條件。非得如此,恐怕就找不到對象了。
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只要對方一直在賺錢,也賺錢有方法,這就夠了。那麼找對象,真的很容易。
一個湘西的姑娘,嫁給了一個貴州的小伙子。兩個人都在打工。大家都認為,他們是沒有出息的。
這兩年,小伙子自己擺攤,賣雞排等,不僅全款買了房子,還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大家又換了態度,說這姑娘,找對了人。
姑娘笑一笑,一切都是預料中。畢竟小伙子,一直很勤快,也有很實際的想法。稍微折騰一下,人生就有了起色。
反而是那些過於求穩的人,要注意了,他們墨守成規,大事難成。
04
關於健康:一半身體一半心靈。
健康對於找對象來說,太重要了。
找一個不能走路的人,這會涉及到生育子女的困難。還有,你願意一輩子照顧他嗎?
但是我們又不可否認,身體殘疾的人,也能夠有好的愛情,也可以打造一個好的家庭。
這就說明,只要真心相愛的兩個人,身體不太好,也不是特別可怕。我們還要看看他們的心靈是否健康。
兩個有正能量的殘疾人,是可以闖出名堂來的。
特別是網絡時代,殘疾人走向世界,也有了更多的渠道。自媒體,直播帶貨,網絡維護,甚至是打遊戲,都有一桶金。
比較五官,我們更看中三觀。這也算是愛情觀。

05
關於聊天:一半傾訴一半傾聽。
爭吵,是情感破壞的第一殺手吧。很多人找到對象了,吵幾句,就心寒了,放手了。
也有一些人,還沒有和對方確定對象關係,就爭執起來,散了。
因此,年輕人要學會傾聽,而不是一直自己說個不停。
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需要一個傾訴的地方。那個喜歡的人,是最好的傾訴對象。
反過來,你願意成為對方的傾訴對象嗎?
能說,也能聽,吵起來的概念就幾乎沒有了,而心靈的壓力,生活的煩惱,得到了釋放。這是處對象,也是婚姻的經營方法。
06
找對象,還有很多的「五五定律」。比方說,一半看自身條件,一半要求他人的條件,就是門當戶對;一半看父母的態度,一半尊重自己的感覺,就是自由戀愛;一半聽朋友們的建議,一半聽從自己的意願,這是保持清醒;一半看有沒有前科,一半看當下的表現,這瞻前顧後......
羅振宇在文章中寫道:「什麼是愛,就是八個字:很有時間,不怕麻煩。」
耗費多一點時間,去觀察一個人,也打算和他過一輩子。
彼此遇到麻煩了,一起處理,也不怕麻煩,要想辦法在一起。
兩個人,你麻煩我,我麻煩你,一輩子就過了,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