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自9月30日起連續7天刊登署名「鍾才文」的評論,引發輿論關注。「鍾才文」是「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的諧音,這批評論集中刊於「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有的登上頭版,足見其政治意味。
首篇宣稱中國經濟「韌性強、活力足」,今年GDP可達140萬億元;10月1日列出「行穩致遠」六要素,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隨後多篇回應外界唱衰,承認企業困難與財政矛盾,卻要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後續評論鼓吹科創和消費潛力、政策更穩健、區域協調發展,並最終宣稱中共「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為世界「提供機遇」。
新加坡學者顧清揚指出,當前中共國內外對經濟前景分歧明顯,這是在為即將舉行的中共四中全會「統一思想」。
時評人章天亮分析,這系列評論「顯然是為習近平連任造勢」,釋放出當前政策在四中全會後仍將延續的信號。他指出,從《人民日報》的版面安排可見,習權力仍穩固,「唯一變量是健康」。章提到,關於習近平病況的傳言包括中風、痔瘡或帕金森,「帕金森導致動作緩慢、臉部抖動」,若如胡錦濤般衰退,習近平或難再主政十年。
而時評人唐靖遠則認為,這些評論實為「高級黑」。文章多次以黑體字標明「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意在讓一切經濟後果由習近平獨自承擔。「這是典型的騙子套路——宣稱輝煌過去、許諾光明未來,但要求全民勒緊褲腰帶。」他指出,文章承認「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其實就是間接承認經濟已被搞砸。
唐靖遠直言,這系列評論實為「總結習近平13年經濟治理失敗」,為四中全會定調:前兩期「五年規劃」成爛攤子,「十五五」不得不改弦更張。「換句話說,習近平不但沒栽好樹,還種下一堆扎人的仙人掌,讓後人替他擦屁股。」他認為,這並非為習貼金,而是在政治上「高級黑」習近平、當眾打臉。
旅居歐洲的中共前官員杜文9月13日爆料稱,習近平常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是他架空國務院、全面接管經濟後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杜文透露,據中共體制內可靠消息,中央財政已幾乎枯竭,習近平「真受不了了」,財政困境與前蘇聯解體前極為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