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財長與中國學者都憧憬著本月底韓國慶州「川習會」必出成果時,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星期五突然怒發兩則社媒長文,一是聲稱已沒必要與習近平會面,二是宣布從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產品再加征關稅100%,對美國一切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以報復中國「充滿敵意」地採取了嚴厲的稀土出口管制。
中美今年5月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休戰協議由此宣告徹底破裂,幾周前TikTok談判突破帶來的積極氛圍煙消雲散,中美不止重返原來的劍拔弩張態勢,對立還有所升級。
引起川普大發雷霆的,是北京此前一天(北京時間10月9日)祭出的前所未有的嚴厲稀土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公告稱,在4月宣布的七種稀土金屬之外,再將鈥、鉺、銩、銪和鐿這五種稀土金屬,以及稀土技術也納入管制範圍。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告,從12月1日開始,在世界任何地方製造的產品中若含有中國稀土價值比例達到0.1%及以上,中國都要進行出口管制。其中,對涉軍事用途的出口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對於用來研發、生產14奈米及以下晶片(中國稱晶片)或者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的稀土出口,以及用於研發生產製造上述兩類晶片的設備的稀土出口,要逐案審批。
這是中國首次將出口管制延伸至境外。中國有沒有能力落實「長臂管轄」存在很大問號,但釋出這個姿態的信號已足以震驚美國,潛台詞是中國逮著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高端製造業的軟肋甚至命門,也準備將「稀土牌」用盡,在科技問題上從被美國「卡脖子」,反手「卡全球脖子」。
比如說,目前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若向中國出口先進設備,須先獲得荷蘭政府的許可。但光刻機的製造少不了稀土,而中國近乎壟斷全球稀土出口。按照中國的新規,未來阿斯麥的光刻機從荷蘭出口還須向中國申請許可,而若得不到中國的稀土元素,阿斯麥連生產光刻機都難。別說光刻機,美國軍工產業要生產F-35戰鬥機和多種飛彈,也離不開稀土。中國這招是準備與美國互掐命門,也堵死美國借道其他國家進口中國稀土的漏洞。
因此,慶州元首峰會還是大概率事件。習特談還是會談,但鑑於中美關係複雜的困難與挑戰,最終能談出多大成果,又能否落實,還不宜太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