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美國情報機構在2022年掌握的情報顯示,阿聯一家人工智慧企業曾向中國轉移關鍵技術,該技術隨後被用於提升中國空對空飛彈的射程,使解放軍戰機在潛在的台海衝突中可能獲得對美軍機的空中優勢。
報導援引六名知情人士稱,美國拜登政府時期收集的情報顯示,阿聯人工智慧集團 G42向中國方面轉移了先進技術,而這項技術被用於改進中國戰機所配備的長程飛彈系統。部分消息人士指出,相關技術經由華為轉交中方,用於升級「霹靂-15」(PL-15)和「霹靂-17」(PL-17)兩型空對空飛彈。
阿聯與中國關係引發美方警惕
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情報出現時,美國情報部門已注意到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阿聯與中國關係日趨緊密。一名前美國官員表示:「G42和阿聯正在逐步進入中國的軌道。」
阿聯境內設有美軍基地,也是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投資夥伴。但在拜登執政期間,雙方關係一度趨緊。阿聯方面對美國在應對葉門胡塞武裝襲擊阿布達比時反應遲緩感到不滿。
G42的業務涵蓋地理空間數據、航空及衛星技術。消息人士稱,相關技術可能涉及飛彈飛行控制軟體的改進。
技術或具軍民兩用特性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方官員認為,G42與華為共享的這項技術具有軍民兩用特性,可能被中國用於提升空對空飛彈的制導性能,使解放軍戰機在假設的台海衝突中能夠在更遠距離鎖定美方戰機。
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該技術轉移違反國際規定,也無法確認G42是否了解這項技術將被用於軍事用途。美方官員對此看法不一。
美方曾考慮將G42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消息人士透露,白宮曾於2023年初考慮將G42列入美國「實體清單」,這將限制美國企業向其出口技術。拜登政府官員隨後前往阿聯,與G42董事長、阿聯國家安全顧問塔赫農(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會面,明確表示阿聯在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時必須在美中之間「作出選擇」。
多名前美國官員指出,阿聯最終回應了拜登政府的關切,但部分鷹派官員仍懷疑阿聯是否對華盛頓完全透明。
接近阿聯方面的消息人士則稱,阿聯最終選擇「全面擁抱美國技術」,並同意移除數據中心內的華為設備。2023年底,G42宣布與中國企業斷絕合作關係,轉而聚焦與美方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
G42集團股東包括微軟(Microsoft)、銀湖投資(Silver Lake)以及阿聯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該集團否認美方情報內容,稱相關指控「不實且具誹謗性質」,並表示「部分消息人士的動機值得懷疑」。華為也回應稱,這些指控「完全不屬實」。

Chine/G24©網絡
川普政府延續合作疑慮仍存
《金融時報》指出,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上任後,美阿關係顯著升溫。阿聯同意加入由OpenAI主導、投資額高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人工智慧計劃,使美國企業能夠向阿聯供應先進晶片。然而,美國政府至今尚未批准大部分出口許可證,引發阿聯方面不滿。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政府了解美方技術可能外流至中國的風險,但認為已在項目中設置足夠的防護機制。不過,一些美國安全官員與國會議員仍對與阿聯分享人工智慧技術持保留態度。
美國國會「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表示:「阿聯與中國保持著緊密的技術夥伴關係。今年春天,阿聯官員還前往中國進一步深化合作。我希望未來美國與阿聯的技術合作能夠更加穩固,但前提是阿聯必須可驗證且不可逆地選擇美國這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