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千百度:美國會為與中共達成協議而放棄台灣嗎?

作者:

台灣鳥瞰圖圖。(宋碧龍/大紀元

法廣: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周六(10月25日)表示,美國不會為了與中國(中共)達成貿易協議而「犧牲台灣」,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不會動搖。法新社報導,盧比奧(Marco Rubio)在從以色列飛往卡達的專機上對記者表示,外界的擔憂「沒有根據」。盧比奧表示,鑑於台灣目前所處的局勢,台灣方面有許多合理的關切,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強調:「如果有人擔心我們為了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或者換取某種優惠待遇而放棄台灣,那是絕不可能發生的」。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在下周四,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舉行會晤。川普日前表示,希望與習近平在「所有議題上」達成協議,尤其在經貿領域。盧比奧此番言論被視為對外界擔憂的回應。

中共四中全會在刻意迴避接班議題的同時,全面強化「長期執政的合法性」,以2035年目標作為習近平政治續任的合理化依據。換言之,四中全會並未開啟權力交接,而是在制度層面為習近平第四次連任鋪設軌道。不過,這一切只是習近平願景。他能否如願延任,仍取決於四大不確定因素:其一,習近平的健康狀況能否支撐至2035年;其二,黨內權鬥是否會出現新的變數;其三,國際局勢演變將會在多大程度上削弱習近平統治基礎?尤其是其四,中國人民覺醒程度將成為關鍵變量——「三退」(退黨、退團、退隊)運動能否發展到引發質變?能否促使中共鎮壓機器內部出現出現「槍口抬高一寸」的臨界點?——王篤然

中共20屆四中全會在本月23日閉幕,通過有關2026年至2030年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中共四中全會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但是,中共仍認為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因此,其公報認為中國經濟長期仍具有成長性。然而,中國近年面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挑戰,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剩與青年失業率高漲的問題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中國具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已非事實。——蔡明芳

一位上海交大晶片方向的博士,因求職無門而淚流滿面——三年前,這個專業還是企業爭搶的熱門方向,她選擇繼續讀博,如今卻連面試機會都寥寥無幾。另一邊,亞馬遜招聘一名普通行政崗位,竟有清華博士參與競爭。醫生哭訴:科室一半人下班後都去送外賣了。——潘學才

以前上班的痛苦是:一年辛苦下來,工資還沒房價漲得快,感覺白幹了。這幾年換了種痛苦:房價跌得比工資還快,一年下來感覺還是白幹了。——萬拓

中國搞土地財政,資產證券化,都是透支中國人的未來,因此,中國人只有現在,哪有未來?抓緊躺平,抓緊移民,抓緊買美股,抓緊買金子。——BingLiu34173809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029/229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