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軍中持續震盪,多名上將被證實出事,一些關鍵崗位開始使用「代理制」或降級配置。圖為2022年3月10日的北京天安門廣場。(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後,軍中高層人事動盪持續發酵。多名上將被證實出事,一些關鍵崗位開始使用「代理制」或降級配置。專家分析,這是中共軍中內訌的後遺症,屬於權力結構出問題,這種亂象難以收場。
11月5日,中共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在三亞入列。但對比2019年山東艦入列時多名上將出席,這次只有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升民一人露面,其餘清一色都是中將。外界注意到,按慣例該露面的海軍司令胡中明、南部戰區司令吳亞男、南部戰區政委王文全,還有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許學強,全都沒出現。
就在這之前,原海軍政委袁華智被官宣落馬,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也在四中全會前被查。財新網報導,武警部隊目前由曹均章「代理」司令員職務。
而在11月3日的全軍宣講會上,中央軍委機關出現了9名中將,其中有7人,是最近兩個月才剛晉升的。
獨立評論人杜政在《上報》指出,後勤保障部部長張林中將被免去人大代表資格後,可能已經由副手陳熾接任;國防動員部部長劉發慶缺席四中全會,副部長張立克可能暫時代職;訓練管理部部長王春中將沒露面,可能已由劉鏑接替。
不過,這些人事變動都還沒獲得官方確認,很可能還處於「代理」或「低配」狀態。
更詭異的是,軍委辦公廳主任方永祥中將,最近沒再陪同習近平出行,而是由副主任邱楊少將「代行職務」。方永祥本來是候補中央委員,但這次全會卻被直接跳過,沒有遞補,外界懷疑他可能已經被調查。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軍方搞「代理制」,其實是「萬不得已」的做法,通常代表有人在被查,或者高層之間意見不合。
他說,代理人只是臨時觀察對象,會覺得不被信任,對工作投入會打折。
沈明室還指出,雖然習近平名義上是軍委主席,但軍中真正有實權的,其實是副主席張又俠。兩人在人事調整上分歧嚴重,讓整個軍中結構陷入僵局。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認為,這種「代理」和「低配」做法,說明張又俠想建立自己的權力體系。他說,這就像公司試用期,先提上來看看表現,再決定留不留。
評論人士李林一指出,不論是代理制還是低配模式,說到底都是中共軍方內鬥的延續。四中全會只是暫時停火,但派系之間的角力還在繼續,軍中亂象恐怕會成為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