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也下場賣房,「雙11」變成了拋售節。

作者「大貓財經Pro」指出,某國有大行在資產拍賣平台推出「雙11專場」,主打「銀行直供」,商鋪單價不足5000元/㎡。多家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信用社紛紛加入,甚至打出「低於市場價25%」的口號。
以北京力鴻花園為例,一套140㎡房產起拍價743.2萬,單價5.28萬/㎡,而同小區掛牌價約6.5萬/㎡,均價7.1萬/㎡,折扣接近250萬。類似房源,某銀行「雙11」一口氣推出12套。另有股份制銀行推出5.5折房源,分布在武漢、重慶、燕郊、嘉善、永清等地。
如今幾乎所有銀行都在賣房:蘭州銀行兩年近3000套、吉林銀行2000套、天津銀行1300套、四川信用社2.5萬套、遼寧農信上萬套。銀行儼然成了全國最大「二手房仲介」。
這些房產來自個人與企業貸款違約。貸款還不上,房子抵債,銀行接收後再拍賣變現。數據顯示,目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約3.43萬億元,不良率1.51%。雖然銀行「打得起折」,但買家稀少、成交困難,涉及騰退更麻煩。
銀行甩房還帶來連鎖反應。銀行定價成為市場參照,仲介壓價更有底氣,普通業主手中的二手房更難出手。房價下行、信貸壞帳、市場冷清——銀行賣房潮成了中共房地產泡沫崩塌的又一信號。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指出,中共體制下的房地產泡沫,本質上是「金融部門綁架實體經濟」的結果。銀行如今大規模拋售抵債房,反映金融系統內部資產質量惡化。國有銀行既是債權人,又是炒房體系的共謀,如今反噬已至。房子賣不掉,貸款回不來,信貸鏈條會進一步收縮——這是中共金融結構性崩盤的前奏。「當銀行都成了房產仲介,就說明整個經濟已經沒有真正的買家,只有被迫清倉的債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