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讓孩子的幸福感飆升,親測有效

作者:

周末在小區花園裡,看到一位媽媽蹲著幫孩子繫鞋帶。小男孩突然仰起頭說:「媽媽,今天幼兒園老師表揚我了!」媽媽頭也不抬:「知道了,別磨蹭,要遲到了。」孩子眼裡的光瞬間暗了下去。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我們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常常忽略了——有些話,才是滋養孩子心靈的養分。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想分享三句「魔法語言」,親測能讓孩子的幸福感肉眼可見地提升。

1、「我看到你很努力」:比結果更重要的,是看見過程

女兒剛學跳繩時,每天回家都練得滿頭大汗。有天她興奮地說:「媽媽,我今天跳了50個!」我瞥了眼計數器:「才50個呀,你們班同學最多能跳200個呢。」女兒立刻像泄了氣的皮球,後來我發現她偷偷躲在房間裡哭。直到看了《正面管教》才明白:比起「別人家的孩子」,「我看見你的努力」更能給孩子注入能量。

現在我會換種說法:「昨天你只能連續跳30個,今天跳到50個了,進步特別快!」上周她參加跳繩比賽沒獲獎,回家卻主動說:「媽媽,我明天還要繼續練,老師說我姿勢越來越標準了。」

原來當孩子知道努力被看見,失敗就不再可怕。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孩子的堅持也需要被肯定的溫暖。

2、「我理解你現在的感受」:情緒被接納的孩子,內心更強大

鄰居家的孩子小宇特別愛哭,玩具壞了哭,作業寫不完也哭。有次我去他們家做客,小宇因為拼不好樂高急得摔積木,朋友吼道:「這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孩子哭得更凶了。我蹲下來輕聲說:「拼了這麼久還是散架,一定很失望吧?」小宇愣了一下,居然點點頭停止了哭鬧。後來鄰居說,這是第一次有人真正聽懂他的煩躁。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情緒鏡像」:當我們說出孩子的感受,就像給他們的情緒照鏡子,幫助孩子認識自己。

現在我常對女兒說:「背不出課文有點著急對不對?沒關係,我們慢慢來。」「和小朋友吵架心裡不舒服吧?想說說嗎?」神奇的是,當她再遇到挫折時,會自己念叨:「我現在很生氣,但發火也沒用。」

被理解過的孩子,才能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

3、「無論怎樣,我都愛你」:無條件的愛,是最好的安全感

鄰居家的小女孩考了倒數第二,躲在樓梯間不敢回家。她說:「爸爸說過,考不好就別叫他爸爸。」聽著讓人心疼。很多父母以為「嚴格要求」是為了孩子好,卻忘了告訴孩子: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優秀,只是因為你是你。

上個月女兒數學測驗只考了78分,回家時低著頭。我抱了抱她:「這次沒發揮好很難過吧?不過沒關係,媽媽小時候也考過不及格。重要的是我們一起看看哪裡可以改進。」那天晚上,她主動把錯題抄在本子上,還寫了張紙條貼在我床頭:「媽媽,謝謝你沒有生氣,我覺得自己很幸福。」

那一刻我明白,真正的愛不是有條件的獎勵,而是讓孩子知道:即使世界拋棄你,家裡永遠有盞燈為你亮著。

當然,這些話不是說說而已。剛開始我也覺得彆扭,甚至有點矯情。但堅持半年後,變化悄然發生:女兒以前遇到困難就放棄,現在會說「我再試試看」;從前動不動就發脾氣,現在願意跟我分享心事;最驚喜的是,她會突然抱著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們家特別溫暖。」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其實不需要多麼昂貴的禮物或華麗的辭藻,這三句話就像三顆種子,埋在日常的對話里,終會開出自信、堅韌、溫暖的花。

下次當你想催促孩子、否定孩子或是忍不住發火時,不妨先深呼吸,想想我們今天說的這些時刻——畢竟,還有什麼比孩子的笑臉更珍貴的回報呢?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婷媽ala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7/230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