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退休族不論男女,打死都不能碰的10個雷區,讓晚年更順心

退休第一天,我在客廳轉了二十八圈。牆上的鐘滴答走著,原來這個時間該在辦公室泡茶,現在卻對著陽台上那盆茉莉發呆。老伴悄悄把手機調靜音——她後來告訴我,那天我連電話鈴響都會驚跳。

五年後的這個清晨,我正給茉莉修剪枯枝。退休像一場漫長的梅雨,起初讓人發霉,後來才懂得它的滋潤。

一、身份轉換不是失去,而是重新開始

整整三個月,我像個被卸掉發條的鐘。每天把舊工作筆記攤開又合上,連小區保全都問:「張主任,最近不見您出差?」

轉變始於社區那通電話:「老年手機班缺助教,聽說您有耐心?」第一次教老人視頻通話時,七十三歲的陳大姐舉著手機手抖:「小孫子能看到我新染的頭髮不?」屏幕那頭的娃娃喊「奶奶真好看」,她轉身往我兜里塞山楂片:「張老師,下回教我把照片整美點兒?」

我捏著酸掉牙的山楂片,突然鼻子發酸。原來「被需要」的感覺,比退休金更能撐起腰杆。

二、子女的家是做客,不是上崗

曾經把兒子家當第二個單位。有天冒雨送剛殺的土雞去,卻見垃圾桶里有我上周送的土雞蛋。兒媳解釋:「爸,孩子最近過敏…」

當晚我在江邊吹風。後來改成周末家庭日,反而看見小孫子藏在門後偷瞄我的糖罐。現在每周末他老遠就喊:「爺爺,今天教我用竹子編蚱蜢!」

三、你羨慕的草坪,可能只是別人修剪過的

老同事聚會從養生經變成炫耀大會。老周炫耀女兒買的金表時,我鬼使神差說兒子要帶我去歐洲。回家看見廚房裡老伴煨著的南瓜粥,恨不得抽自己嘴巴。

現在有人攀比,我就晃保溫杯:「我家陽台的藍莓結果了,甜得很。」

四、你的好心,不該是別人眼中的「好騙」

在公園認識個「退休教授」,相談甚歡。他哭訴兒子捲款跑路,我腦子一熱借了三個月退休金。等來空號提示音那天,老伴只說了句:「明天包韭菜餃子吧,你拌餡兒香。」

現在遇到訴苦借錢的,我會拍褲袋:「錢歸老伴管,要不跟我回家取?」

五、喜歡什麼比該喜歡什麼重要

跟風學國畫,老師看著我的墨荷委婉道:「很有童趣。」倒是園藝班老錢誇我:「你種的薄荷泡茶香,比啥畫都舒坦。」

現在我家陽台像叢林,鄰居常來討扦插枝條。人得像植物,找到對的土壤才個子。

六、家裡不論理,論情

和老伴為馬桶圈掀起還是放下冷戰過。直到她重感冒那夜,我熬粥煳了鍋,她啞著嗓子笑:「比結婚時煮的夾生飯強。」

現在我們訂了「三不原則」:不較真、不翻舊帳、不隔夜仇。

七、錢是僕人,別當祖宗

見過老李省出胃病花光醫藥費,也見過老劉被理財騙光積蓄。現在我的退休金分三份:體面生活、保命錢、快樂基金——比如淘絕版連環畫。

讓錢活出人樣,別讓人活出錢樣。

八、不學新東西,等於主動關上門

曾覺得智慧型手機是年輕人玩具。直到在醫院看小伙掃碼掛號一分鐘搞定,我排隊等出一身汗。

現在能視頻問診、手機繳煤氣費,連孫女都夸:「爺爺比爸爸還會用拼多多砍價!」

九、精彩的父母是子女的燈塔

曾因兒子加班沒來吃飯甩臉子。後來學書法忙了,反是他常問:「爸,最近寫什麼新帖?」

父母活成一道光,孩子趕夜路才不慌。

十、少年夫妻老來伴,越老越珍貴

做小手術全麻醒來,看見老伴趴床邊打盹,手心裡還攥著半塊桃酥。看護說家屬守了整夜,她揉眼笑:「怕你醒來看不見人心裡空。」

現在每天清晨,我們並肩在陽台喝第一壺茶。茶香混著藥香,像這人生——苦裡回甘。

五年了,退休像泡開的茶,初嘗澀,細品甜。如果您正站在退休門檻上,我想說:慌什麼,好戲才剛開場。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生活不過如此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1117/230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