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天災人禍: 七月底大陸 大旱大水不完全一覽

「火爐」武漢遭遇大風雷暴冰雹突襲

 
 
27日晚8時左右,一陣狂風、閃電、冰雹突襲江城武漢,造成不少地方停電、倒樹。

 
記者撿到的冰雹顆粒

 
記者撿到的冰雹顆粒

新華網7月27日電   27日20時左右,白天還晴空萬里的武漢突然遭遇大風、雷暴、冰雹同時襲擊,城區大面積停電,由於交通信號燈熄滅,武昌部分地區交通堵塞嚴重。

武漢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雙柱介紹,武漢的這次局地強對流天氣發生在武昌、漢陽及漢口城區的東部地區,持續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但強度大。監測顯示,其瞬時風力超過7級,降雨強度最大的武昌地區不到20分鐘降雨量即達到15毫米。

家住梨園的張先生在風暴發生時正準備停車回家,他說:「在武漢這麼多年,從未見過這麼大的冰雹,有的像桌球球那麼大,關車門時把眼鏡都打掉了」。

大風雷雨造成武漢城區大面積停電,並導致部分地區交通擁堵。暴雨發生後半小時,記者看到楚雄大街、珞喻路多處交通信號燈熄滅,從南湖到梨園沿路交通堵塞,其中東湖風光村附近堵車長達2公里。

據武漢市供電局供電熱線值班人員介紹,大風雷雨導致武漢三鎮大面積出現了供電故障,僅漢口就有幾十個地方停電,武昌的楚雄大街、武珞路、徐家棚一片也處於停電中。目前公司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已被派出搶修損毀的供電設備。

----------------------------------------

全國1.4億畝耕地受旱588萬人飲水困難

 

 
土地乾旱(資料圖片)

 
土地乾旱(資料圖片)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國家防總網站消息,截至7月26日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1.4億畝(多年同期平均1.2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1.3億畝(重旱4700萬畝、乾枯860萬畝),有588萬人、470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針對江南、華南部分地區伏旱迅速發展,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旱情日趨嚴重的態勢,7月26日下午,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組織水利部、農業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的有關負責同志進行會商,分析當前旱情形勢,預測發展趨勢,研究部署抗旱工作。

7月以來,江南南部、華南和東南沿海受副高控制,降水較同期偏少5~9成,並出現35℃以上的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高溫持續時間長達20天以上。與常年同期相比,江河來水偏少2~3成,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0~40%。受以上因素影響,湘、贛、浙、閩四省出現伏旱並迅速蔓延。目前4省作物耕地受旱面積2411萬畝,有193萬人、101萬頭大牲畜飲水出現困難,其中江西、湖南兩省旱情更為嚴重,分別有320萬畝和310萬畝晚稻無水栽插。北方內蒙古中東部地區旱情持續時間長,受旱程度日趨嚴重;黑龍江三江平原發生了多年罕見的夏伏旱,一些地區40多天無有效降雨,部分農田干土層達30厘米。

據分析預測,未來十天中國江南、華南大部仍維持高溫少雨天氣,北方旱區也無明顯降雨過程,同時江河來水少、蓄水不足的形勢近期難以改觀,旱情將進一步發展,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國家防總要求:一是旱區各地尤其是南方受旱省份要高度重視當前的抗旱工作,克服靠天等雨的麻痹思想,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各項準備。二是要密切關注水雨情變化,加強氣象、水文預測分析,及時掌握河道徑流、水庫蓄水、灌區運行及臨時抗旱供水和旱情發展等信息。三是關部門和地方要保障抗旱所需設備、油、電等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切實幫助旱區解決實際困難。四是各級防指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抗旱工作。水利部門加強抗旱水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應急開源,強化節水,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農業部門加強對旱區農業生產的技術指導,做好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供應;氣象部門加強對旱區天氣形勢的監測預報,抓住有利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國家防總已派出工作組赴江西、湖南兩省檢查指導抗旱工作。

-----------------------------------------------

網友悼念濟南7·18暴雨遇難者 質疑城市管理

 

雨後,一市民從該市排水總公司門前走過。

年久失修的小清河是濟南的主要排水渠道。

4市民將一孕婦從積水中抬出。

三個小時的暴雨讓泉城變成了"水城"。

新快報7月27日報導  2007年7月18日,山東省城濟南及其周邊地區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造成了人員重大傷亡。截止到20日22時38分,濟南市上報的遇難人數已增至34人,170多人受傷。

據介紹,在已掌握的死者遇難原因中,溺水以及因電線短路、雷擊等造成的觸電身亡是主要原因。另外,除建築物倒塌致死外,此次災害中,被困在車中也成為暴雨中乘客死亡的一大「殺手」。

從目前統計核查掌握的情況來看,34名遇難者中,並非全部都是濟南本地人,有部分遇難者來自山東聊城、河北、四川等地。正在通過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核查遇難者身份。

在當地坊間,有熱心者發起對「7·18」暴雨死難者舉行隆重葬禮的倡議,並建議在泉城廣場為他們建起紀念碑。近日,網友在論壇發帖紀念在這次洪災中遇難的人們。

願他們一路走好!

網友悼念帖子

走時她的手還托著女兒的頭郭甜甜和王建軍是一對母女,他們是在路上被電擊倒的,甜甜才九歲。

尤其是在最後一刻,媽媽怕女兒嗆水,手還在抬著女兒的頭。可是,上天卻如此不公,把母女倆同時都帶走了。

但是,人們卻從此相信,建軍那偉大的母愛會一直陪著甜甜,使甜甜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獨,也不再有所畏,同時也會照耀整個天國。

——死了都愛生死之間:把妻子推出麵包車「7·18」特大暴雨中,孫佟對妻子月月什麼都沒有說,直接將她推出了麵包車,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妻子生的機會。

在7月18日的特大暴雨來臨之前,孫佟和妻子月月一直都是甜蜜浪漫的一對兒。他們在今年情人節那天登記結婚,將婚禮的日子定在10月。

然而,在他們的麵包車行駛到山水溝的那一刻,這個願望破滅了。麵包車如同大海中的飄萍不停地搖晃。這時,一個巨大的垃圾箱在大水的衝擊下向麵包車直衝過來。

一瞬間,孫佟幾乎是本能地將月月推出了汽車。而當月月轉過頭來時,麵包車在垃圾箱的衝擊下,已經掉入了泄洪溝中。

在孫佟的QQ簽名檔中到現在還用英文寫著:「佟佟每天都愛月月。」而在7月18日那晚,孫佟和月月的愛化作了永恆。

——北雁南飛在天願作比翼鳥

他和她,是一對相依相戀的鳥兒。就在7月18日晚,在那突如其來的大雨中,翅膀折斷了……

7月20日中午,他和她,在濟南市殯儀館的水晶棺前,完成了許久的心願:貼上紅「雙喜」字,擺上喜糖,大屏幕上打出「結婚儀式」的字樣。男方穿西裝,女方著紅衣,在長輩宣布兩個人結為夫婦後,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中,步入婚姻的天堂……

在天堂里,我要娶你,成為你的新郎;在天國中,我要嫁給你,做你的新娘……

——燦爛男孩願天堂里沒有暴風驟雨

劉曉楠,一個外表帥氣,性格爽朗,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也可以為愛情暗自神傷的大男孩在暴雨中不幸喪生了。

在事發之時,他所乘坐的車拋錨了,他下車了,但他沒有離開,他去救人。可是,悲劇就在這時發生了,大水無情地將這位「俠士」給沖走了。

「俠士」走了,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就離開了,留下的也許只有他給親人朋友帶來了無盡的遺憾……

——大琳小匣你是真正的人民公僕

表哥,年僅37歲,單位的中層領導,可以說是一位年輕的白領+精英,可是在這次暴雨中卻獻出了生命。

在暴雨來臨之時,表哥正帶一幫人馬準備抽路面積水,結果一路燈處的電線裸露水中,被他觸上後,趴到水中就再也沒起來;他就這樣走了,給人們留下的除了他衝鋒在前的背影,再無其它。

——淚水無痕

由己地往前走。我離她們很遠的,眼看著她們搖搖晃晃直到摔倒在水裡沒有起來……」「市民缺乏防範意識」

濟南一家醫院的王大夫說,這次「雨禍」中,市民缺乏防範意識也是意外傷亡的一個原因。他舉例說,暴雨中,一條河邊的簡易房內,兩個人還在炒菜做飯,結果房屋被洪水衝倒,一人爬出,一人失蹤。他希望今後通過媒體多發布暴雨危機防範和自救知識,強化預報體系。他提醒說,在如此強降雨中,市民應該找安全的地方躲避,而不應該急於趕路。

「暴雨沖刷出城市軟肋」

面對「雨禍」,網民們更多地指責直指城市管理,人們開始指責城建防災減災體系的脆弱,甚至開始問責城市應急機制的不到位。

網友分析:濟南的城市排水主要靠小清河,小清河年久失修,排水能力僅為20年一遇,一旦降雨量過大,小清河溢滿,河水便會倒灌市區,這是濟南市區防洪的最主要瓶頸。而像濟南這樣的老城市,不少市政設施嚴重老化,年久失修,一旦有暴雨來臨,很容易發生大面積的停水、停電以及內澇積水,加大災害損失。

倖存者自述

「我撿了一條命」

「一看水那麼大,我選擇了步行回家,走了15站之多,全福立交橋那段水都到腰了,手機在口袋裡也給泡了,走著走著還被電線桿的漏電給電著了,腿麻得沒有什麼感覺,但最終還是跑了出來,後面的人就繞開了。」作為親歷者,小伙子張軍說他很幸運「撿了一條命」,因為他聽說他路過的那個電線桿下,雨後打撈上一具屍體。

「眼睜睜地看著她倆去了」

回憶起暴雨時的情景眼圈一下紅了,她一再自責自己不會游泳。「我們在路邊站了很久,腿被水沖得都沒知覺了,眼望著橋洞發呆。身邊一個計程車司機突然大喊:『快回來,別再往前走了!』我才發現那兩個女孩還在往前走,前面是下坡,水特深,兩邊沒東西可扶,我想她們兩個肯定是被水沖得沒有選擇。

相關連結

討論暴雨被拘引發網友論戰

7月24日濟南當地媒體報導,濟南暴雨受災後,網友「紅鑽帝國」因為發帖「內容有明顯的唬人噱頭,營造了暴雨過後的恐怖氣氛,裡面有災害造成多少人死亡的虛假信息」而遭舉報,後被警方找到後,警方對其進行了治安拘留。

調查發現,被拘留的這位23歲女子只是一名普通網友,在婚紗影樓工作,濟南暴雨後情緒激動地參與了論壇里的很多主題討論,但數據記錄顯示她並未發過主帖。

「紅鑽帝國」是暴雨大討論中的激進派,特別是在銀座商場進水是否有人被淹死的問題上,她認為肯定有人死了,只不過真相沒有公布出來。像很多網友一樣,她在回帖中轉載了其他網友的現場描述,還引述了自己朋友的說法,不過也承認自己並未親眼看到死屍。

論壇上部分網友質疑商場淹死人的網絡傳言,並有人發表澄清謠言的帖子。「紅鑽帝國」認定這些論壇新註冊的新手都是商場的「槍手」,並言辭非常激烈地抨擊這些網友,罵他們是「狗奴才」。

「紅鑽帝國」激烈的態度引起了部分網友的極大不滿,一度有多名網友與她筆戰,雙方炮火不斷升級。有網友勸誡「紅鑽帝國」不要談論這個話題,以免被以傳播謠言的罪名拘捕,「你畢竟只是懷疑,真相你永遠不知道,把你抓起來理由很充分!」

也有部分網友進行了質疑,「法律對言論自由和造謠有沒有什麼定義啊?」有網友指出「紅鑽帝國」並沒有自己編造什麼東西,而是和很多人一樣轉載和引述,雖然態度激烈,但並非故意造謠。

還有網友指出,就像沒有證據證明有人在商場被淹死,同樣也沒有證據證明「紅鑽帝國」是「故意擾亂公共秩序」,既看不出故意,又看不出有公共秩序被擾亂,畢竟只是一個當地論壇。

編外

記住這些災難

這次降水從18日下午17時開始到20時30分前後減弱,濟南市區1小時最大降水量達151毫米,2小時最大降水量達167.5毫米,3小時最大降水量達180毫米,均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大值。由於降雨過於集中,而濟南市地勢南高北低,強降雨形成的徑流迅速從南部匯入市區,導致馬路行洪嚴重,高峰時主要街道上洪水滾滾。

據資料顯示,1962年7月13日至14日,濟南也曾出現過一次短時特大暴雨,最大點雨量321毫米。1987年8月26日至27日,濟南出現罕見的特大暴雨,小清河上游出現了特大洪水。當時的暴雨中心在市區,解放橋最大點雨量340毫米。降雨從8月26日12時起至27日3時止,中間間歇兩小時,實際降雨歷時13小時。濟南市市區平均降雨量達315毫米。

----------------------------------------------

冰川退縮草原荒漠化 祁連山保護渴望春天

 

祁連山美景

祁連
 
幻燈圖集:祁連山生態嚴重破壞

感受母親山之痛

祁連山歷來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山,這是因為祁連山生態狀況直接影響著河西走廊的生態變化。在全球升溫的大背景下,由於人們的濫伐、濫牧、開礦、過度開發水資源等掠奪性開發,已經使得祁連山難以負重。由於冰川雪線上升,出現了草原退化、荒漠化加重、出山徑流減少等現象,許多動植物資源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一幕幕現實的場景呼喚著人們切實去關心祁連山。2007年6月,本報特派記者驅車千里深入祁連山脈,實地踏訪祁連山冰川及生態狀況,並懷著沉重的心情寫下這組專題報導。

雪線:急劇退縮的生命之線

背靠青藏高原,橫貫河西走廊全境的祁連山一向被稱作河西走廊的「母親山」,冰雪融水孕育了56條內陸河,匯集而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造就了河西數千年的富庶與繁榮,而今還養育著近500萬人口、800萬頭牲畜、70多萬頃耕地、上百個工礦企業。可是,隨著全球升溫和人類活動的加劇,祁連山出現了嚴重的雪線上移、冰川退縮現象,祁連山西段西北坡170條冰川中,95%的冰川都在以每年平均4.9米的速度退縮。

一路西行:祁連雪線似隱還現

6月7日,我們乘車沿著312國道向西進發,一路上,祁連山脈在我們的眼前綿延。

雖然這條路曾經走了許多遍,但還是期待著能有新的發現,所以我們特別關注車窗外遠處山頂的雪線。在烏鞘嶺,終於見到了遠山頂上的一抹白色,她是那麼的縹緲、遙遠,無法觸及,瞬間即逝。

祁連山是甘肅河西走廊南側的一群平行排列的褶斷塊山脈,長900公里到1000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6座。晴朗的夏天,祁連山麓的居民能清晰地看到一條黑白分明的界線橫過山腰。線以上是銀光閃爍的冰雪世界。這條界線,稱為雪線。雪線是冰川學上一個重要的標誌,它控制著冰川的發育和分布。只有山體高度超過該地的雪線,每年才會有多餘的雪積累起來,年深日久,才能成為永久積雪和冰川發育的地區。祁連山脈共有冰川3066條,總面積2062.7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高原冰川,冰川儲量達1145億立方米,其融水為河西走廊綠洲生成水源基礎,被譽為「高山水庫」。

對於祁連山的雪山冰川,古人在《重修肅州新志》中也有記載:「南山積雪,冬日不消,倚天則玉筍嶙峋,映晶則瓊光璀璨,萬里一色,照耀華夷,舉目遙看,恍如清輝。」

6月11日下午,酒嘉地區剛剛停歇的一場降水使得祁連山雪峰分外迷人,站在嘉峪關的大街上就可以看到100多公里外的祁連山雪峰,湛藍的天空下,羊脂一樣的雲朵之間,皚皚白雪連綿不絕,氣勢如虹,罕見此景的我們看得有些痴了。而當地一位姓王的老司機卻告訴我們,平日裡有雪的山峰少多了,而且那些雪峰也越來越遠,雪線也越來越高,像今天這樣的美景也只有在滂沱大雨之後才得一見。 GIGI



雪線逐漸退縮



巡山時遇上河水上漲就沒有路了
--------------------------------------------------------
水利部:淮河流域各省全部超標排放污水



新華網7月27日電  中國水利部淮河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06年淮河流域化學需氧量(COD)入河排放量及超標情況、流域省界斷面水污染情況以及2007年排污監測結果。數據表明,淮河流域各省全部超標排放,水污染相當嚴重。

據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汪斌介紹,入河排污量的超標排放成為水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2006年流域內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入河排放量,最為嚴重的是河南省,排放量為32.74萬噸,超目標責任書0.92倍、超水功能區限制排放總量2.05倍。山東省排放量為12.2萬噸,是唯一完成目標責任書的省份,但對照水功能區限制排放總量,仍超標1.8倍。

淮委採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水質目標,對2006年淮河流域44條主要跨省河流的46個省界斷面水質進行綜合評價,水質達標率只有43.2%。最差的是江蘇省出境的斷面,4個省界斷面水質達標率僅為21.3%;河南出境的16個省界斷面水質達標率為58.1%,指標最好。另據介紹,2007年上半年監測的近600個入河排污口中,超半數以上排污口超標排放。

汪斌說,目前淮河流域每年入河污費水排放量為44億噸,COD平均排放濃度達到194毫克每升,2006年COD排放量為85萬多噸。要實現2010年COD入河排放量46.6萬噸、濃度在110毫克每升左右的控制目標,任務艱巨。當前首要任務是確保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日前在向全國人大環境執法檢查組匯報時表示,淮河治污十年來,水污染防治總量控制目標沒有按期完成。

汪斌說,對照「目標責任書」中規定的指標,2006年COD入河排放量超標0.35倍,對照水利部門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控制目標(38.2萬噸),超標1.23倍。淮河治污十年,「九五」和「十五」水污染防治總量控制目標都沒有按期完成。 

------------------------------------------

湖南旱情蔓延擴大 已有60餘萬人出現飲水困難(組圖)

 
  7月8日,湖南邵陽縣一村民在為生活水源發愁。湖南邵陽縣連日高溫無雨,地處高旱山區的南山村遭受旱情肆虐,全村小溪斷流,30多口山塘見底,200餘畝農田開裂,100多村民飲水發生困難。據了解,全縣高旱山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中新社發李愛民 攝
  7月8日,湖南邵陽縣一村民在為生活水源發愁。湖南邵陽縣連日高溫無雨,地處高旱山區的南山村遭受旱情肆虐,全村小溪斷流,30多口山塘見底,200餘畝農田開裂,100多村民飲水發生困難。據了解,全縣高旱山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中新社發李愛民 攝



  中新社長沙七月十日電(記者傅煜)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讓湖南大部分地區紛紛「喊渴」。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今日通報,湖南旱情幾天來迅速蔓延擴大,目前已有六十餘萬人出現飲水困難。

  六月二十五日以來,湖南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水庫、山塘蓄水量明顯少於往年。至七月九日止,該省應蓄水量為一百八十三點三億立米的兩百零四萬處水利工程,僅蓄水一百零一點一八億立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少蓄三十點六億立米,為一九七三年有蓄水資料記載以來倒數第二位。

  降雨量和蓄水量的嚴重不足導致湖南十四個市州、一千餘個鄉鎮均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其中,長沙、常德、岳陽、湘潭等七市州旱情較為嚴重。

  目前,湖南因旱共造成四百四十一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六千八百多個村民組六十餘萬人、二十萬條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四百四十八座水庫、十一萬處山塘乾涸,九百二十七條溪河斷流,二千八百九十多個機電井出水不足。

  旱情發生後,湖南各級政府和防汛指揮部迅速發動群眾,先後出動抗旱勞力一百七十餘萬人,投入六萬餘台電動機、四十三萬多條水車等機具全力抗旱救災,岳陽市的平江、臨湘、華容等地已實施了人工降雨,抗旱劑陸續發放到受旱較為嚴重的地區。

  氣象部門稱,本月十至十四日,湘西北和湘東北地區將迎來一場強降雨過程,這場及時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旱情。
----------------------------------------

湖南旱情蔓延擴大 已有60餘萬人出現飲水困難(組圖)

 
  7月8日,湖南邵陽縣一村民在為生活水源發愁。湖南邵陽縣連日高溫無雨,地處高旱山區的南山村遭受旱情肆虐,全村小溪斷流,30多口山塘見底,200餘畝農田開裂,100多村民飲水發生困難。據了解,全縣高旱山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中新社發李愛民 攝
  7月8日,湖南邵陽縣一村民在為生活水源發愁。湖南邵陽縣連日高溫無雨,地處高旱山區的南山村遭受旱情肆虐,全村小溪斷流,30多口山塘見底,200餘畝農田開裂,100多村民飲水發生困難。據了解,全縣高旱山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中新社發李愛民 攝



  中新社長沙七月十日電(記者傅煜)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讓湖南大部分地區紛紛「喊渴」。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今日通報,湖南旱情幾天來迅速蔓延擴大,目前已有六十餘萬人出現飲水困難。

  六月二十五日以來,湖南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水庫、山塘蓄水量明顯少於往年。至七月九日止,該省應蓄水量為一百八十三點三億立米的兩百零四萬處水利工程,僅蓄水一百零一點一八億立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少蓄三十點六億立米,為一九七三年有蓄水資料記載以來倒數第二位。

  降雨量和蓄水量的嚴重不足導致湖南十四個市州、一千餘個鄉鎮均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其中,長沙、常德、岳陽、湘潭等七市州旱情較為嚴重。

  目前,湖南因旱共造成四百四十一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六千八百多個村民組六十餘萬人、二十萬條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四百四十八座水庫、十一萬處山塘乾涸,九百二十七條溪河斷流,二千八百九十多個機電井出水不足。

  旱情發生後,湖南各級政府和防汛指揮部迅速發動群眾,先後出動抗旱勞力一百七十餘萬人,投入六萬餘台電動機、四十三萬多條水車等機具全力抗旱救災,岳陽市的平江、臨湘、華容等地已實施了人工降雨,抗旱劑陸續發放到受旱較為嚴重的地區。

  氣象部門稱,本月十至十四日,湘西北和湘東北地區將迎來一場強降雨過程,這場及時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旱情。
----------------------------------------------
 

淮河安徽花家湖彭崗段出現塌方險情



淮河安徽花家湖彭崗段出現塌方險情
  


  新華網安徽鳳台7月27日電(記者 程士華 孫聞)27日17時許,花家湖彭崗段大堤再次出現嚴重內脫坡險情,武警安徽合肥支隊迅速趕往緊急搶險。截至記者發稿時,險情已得到基本控制。

  記者在現場看到,垻頂上一條長達70多米的裂紋清晰可見,較寬處可以插進一個手指。武警安徽合肥支隊200餘名官兵正在緊張搶修,用沙袋和木樁加固堤壩,現場氣氛十分緊張。

  正在指揮搶險的鳳台縣水利局工程師牛濤告訴記者,由於堤壩已經歷了20天的高水位浸泡,堤壩已變得極為鬆軟,今天17時突然從底部斷裂,然後逐漸延伸到垻頂,裂縫的外側部分已經與內側部分完全脫離,對內側堤壩喪失了支撐的作用。如果不抓緊時間在堤壩內側做好護堤,在外側做戧體,堤壩隨時可能發生完全崩塌,導致潰堤。

  牛濤說,花家湖今日水位達到24.44米,比26日上升了約0.03米,而且,當淮河第四次洪峰經過淮南禹王段時,花家湖水位還有可能會再升高10厘米左右,花家湖防汛形勢將變得愈加嚴峻。

------------------------------------------------

中國今年雷擊致死已達403人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記者 孫俠)記者27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截至7月26日,雷擊已造成全國403人死亡,與去年全年雷擊死亡人數持平。

  今年雷電災害發生偏多,據中國氣象局不完全統計,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雷電災害事故2525起,其中,因雷擊引起的火災事故52起。上半年的雷電災害還造成了大量建築物、電力設施和電子設備損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0萬元。

  中央氣象台27日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預報,預計27日到28日,青海東部、甘肅東部和南部、寧夏、陝西大部、山西大部、內蒙古中部偏南地區、河北西部、四川大部、廣西南部以及新疆西北部、西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雷電天氣。

----------------------------------------

廣東韶關遭遇大旱 15萬畝農田或將絕收



廣東韶關遭遇大旱15萬畝農田或將絕收
乾旱的田裡根本無法插秧

  本報記者 彭衛 實習生 鄭麗娜 攝影報導

  深井見底,山塘乾涸,土地龜裂,插秧無水……

  記者從韶關水利局三防指揮部了解到,持續的高溫少雨,讓韶關各地15萬畝農田遭遇不同程度的旱災。有關部門預計,隨著高溫少雨天氣的持續,旱情還將進一步擴大。

  A 旱情

  土地龜裂連花生都拔不出來

  當記者驅車來到曲江區大塘鎮火山村的時候,村民劉七金正在他的花生地里犯愁。「半個月沒下雨了,花生地硬得像石頭一樣,花生根本拔不出來,而且部分已經發黃。去年我家兩畝花生收穫了600多斤,榨油賣了2000多元,現在就算強行用鋤頭把花生挖出來,這種沒水分的花生也榨不出什麼油來。」劉七金無奈地說。

  賣花生的錢劉七金是準備給兩個孩子做開學的學費和生活費用的,現在變得沒有著落了。然而,那九畝稻田到現在仍插不了秧才是劉七金最緊張的。在劉七金的田裡,長時間的高溫少雨已經使得田地板結,並形成條條裂縫,裂縫最寬的足有5厘米。

  村長劉石清告訴記者,往年這邊的農田都是靠小坑水庫放水灌溉的,可是小坑水庫的水卻遲遲沒到,火山村周邊有不少香瓜死於地中,花生無法拔出,約3000畝農田無法插秧。

  井水抽乾生活用水也成問題

  這裡的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是靠家裡的深井,可如今火山村42戶農家的井裡幾乎都抽不出水來,而這些近10米的深井在平時蓄水最起碼也有七八米深。偶爾能抽出的井水大多已經發黃,「在泥漿里抽出的水能不黃麼?」村民無助地直搖頭。

  剛開始村民們還從山塘中挑水來應急,可現在山塘水也只有1米深了,再抽水魚就保不住了。現在村民們只好去鄰近的下鍋村去挑水。由於下鍋村有一條小溪穿過,山塘水比火山村充裕一點。但下鍋村的山塘能頂多久?周圍的村民心裡也沒底。

  全市受災十五萬畝農田待哺

  乾旱並非僅發生在曲江一地,韶關的武江、樂昌等地也旱情嚴重。在典型的石灰岩山區樂昌沙坪鎮,因為已近一個月沒有下雨,沙坪鎮的一萬多畝玉米地已有7000多畝因旱成災,預計減產三成。另外,該鎮還有5000多畝花生、6000多畝紅薯也不同程度受災,預計將分別減產五成和兩成多。更為嚴重的是,旱情還影響到了沙坪鎮20多個自然村共3000多人的生活用水。

  B 對策

  緊急行動增雨放水疏渠管水

  為了緩解旱情,韶關市各有關部門緊急行動起來:氣象部門已經準備好人工增雨彈,一旦發現積雨雲達到足夠的厚度,就立刻實施人工降雨;水利部門也積極指揮山河調度,加大水庫放水量,所有水電站發電將服從灌溉需要。另外,各地鄉鎮幹部都已經深入抗旱一線,組織農民清理溝渠,協調用水。

  目前,曲江區小坑水庫已經將水庫的出水量調至最大。

  C 探源

  少雨高溫農用溝渠無錢養護

  韶關為什麼會在大澇之後遭遇大旱呢?劉主任告訴記者,少雨、高溫、渠道不暢是引發此次大旱的主要原因。

  根據韶關市水利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韶關的降雨量比往年下降兩成,在收割播種的7月,韶關市各地的降雨量普遍不到往年的1/3。在韶關市區,7月的降雨量僅為8.2毫米,而往年7月的均降雨量為139.00毫米,即便在降雨最多的樂昌,7月的降雨量也不到往年的一半。

  持續的高溫也是導致大面積乾旱的重要原因。本月以來,韶關市氣溫持續在35攝氏度以上,導致水分蒸發過快,水庫蓄水明顯減少。

  另外,渠道淤塞又使得山塘水庫的水無法及時到位「解渴」。據悉,自從水費和義務工取消之後河道長期無人護理。不少溝渠不僅「三面光」沒有實現,而且滲水厲害,雜草叢生淤積嚴重。

  劉主任說,過去農村灌溉溝渠的維護主要靠徵收水費,水費取消後水利部門的工作被集中到了重點水利工程這一塊,農用溝渠的養護被轉移給了地方政府,可是粵北不少縣市的財政捉襟見肘,農田水利的建設養護有心無力。

---------------------------------------

組圖:長江三峽庫區遭遇垃圾污染

 

組圖
2007年7月24日,一清漂員在長江三峽奉節縣水域打撈漂浮物。

組圖
2007年7月24日,重慶奉節環衛部門派出10隻清漂船集中打撈漂浮物。

  2007年7月24日,進入主汛期的長江上游連日暴雨,大量水上漂浮垃圾湧入三峽庫區,對庫區水環境造成污染和航運、旅遊帶來影響。為保證長江航運和庫區水環境安全,三峽庫區重慶市、湖北省沿江各區縣加大清漂力度,每天打撈水上垃圾百餘噸,以確保三峽大壩電廠運行安全和庫區水質清潔。(周會)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729/4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