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港台娛樂 > 正文

預測:謝霆鋒和張栢芝半年內玩完

 

一、「色情照」事件回放

  被港媒稱為「臘腸陳」的陳冠希,豬年歲末終於以強勁爆料引起香港娛樂圈大震盪——1月28日凌晨,主角疑似陳冠希和TWINS成員阿嬌鍾欣桐的床上艷照被人在香港某網上論壇曝光,然後迅速流入內地,由於此次陳冠希的艷照外泄事件波及面更廣,影響更加惡劣,涉及娛樂明星包括Maggie Q,鄧麗欣,周麗淇,張栢芝,Rosanne,蕭亞軒,謝凱珊,蔡依林,鍾欣桐,陳文媛在內14名女星等,而且內容十分火爆,因此該事件連續三天內成為華語娛樂圈最具搶眼的八卦頭條。

  二、娛樂策劃人剖析整個事件 指出該事件涉嫌集團炒作

  

網友關於該事件的反應也十分強烈,大家集中的焦點都在該事件中的「照片」真與假的問題上,而記者2月2日就該問題採訪了唐海威等幾位國內資深的娛樂策劃人。在他們的眼中我們又看到了該事件的另一面。他們關心的焦點已經不在照片的真與假,而在於該事件的操作流程和步驟,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事件是否涉及到「預謀炒作」的問題上,他們向記者道出整個事件的諸多「疑雲」,並解析其中顯為認知的「娛樂內幕」。正所謂:行外看熱鬧,行內看門道!

  (1)、該事件涉嫌有預謀的「集團炒作」

  關注此事件的資深娛樂策劃人唐海威,同時也是國內知名娛樂宣傳團隊——頭條新聞工作室負責人。他給記者道出諸多事件「疑雲」,並直接指出該事件涉及有預謀的幕後「集團炒作」。據唐海威介紹,在這個事件上的操作上,存在諸多的專業技巧,是一個比較高明的娛樂策劃,但是在策劃中也存在諸多的疑點,暴露了整個事件的幕後策劃的蛛絲馬跡。他指出:

  疑點1:twins、陳冠希集結髮片,時間敏感

  該事件處於敏感的藝人發片期,這個事件是28號在香港開始傳播,而在此之前,作為事件的主角之一Twins阿嬌的新專輯《桐話妍語》於1月10號正式面試,此事正值唱片宣傳期;而陳冠希主演的新片《跳出去》也發片在即,這部影片由由哥倫比亞投資,原定5月1日在大陸上映,正處於面世的前期預熱階段,而陳冠希本人在事發後,前往美國避事。但卻異常地突然在自己的品牌BLOG上發布新片造型,而並不回應此事;另外由英皇投資,Twins阿sa與周杰倫主演的《大灌籃》正值宣傳期。這些發片的敏感期爆出該「色情照」事件,不免讓人有預謀之嫌。

  疑點2:事件當事人態度和行為違反常理,令人琢磨

  該事件照片已公布,當事人的經紀公司立即大喊冤枉誓報警抓凶,並指出有人移花接木。正常普通人都知,要有效的破案和取證,最急切需要的應該是面談「色情照」事件中的各位男女主角,了解有關相片的拍攝 (假設是真的)時間、地點、有何其它人在場、拍攝工具或儲存工具曾經有什麼人動過,盡最大努力還原事實真相,以追查線索,以最接近相片流出的源頭。香港警方一直想找該事件的主角了解情況,但是一直遭到當事人和經紀公司一致的有意迴避,使得整個事件的破案渠道嚴重堵塞,為何當事人信誓旦旦要破案,而背後卻有意不配合呢?這種態度和行為十分蹊蹺。

  疑點3:發照片步驟井然有序,符合炒作步驟

  大家都能觀察出來,這次「色情照」的發布是一個有計劃的發布,如果說是陳冠希照片外泄於普通人手裡,那麼大家假設自己是這些照片的獲得者,那麼我們肯定是一開始把全部發布急於發布,或者選擇其中最知名的女藝人張栢芝首先公布,而不是一開始就爆出知名度較低的陳文媛和阿嬌的艷照,然後再繼續放出張栢芝、容祖兒等知名度高的藝人艷照以擴大事件關注。這種發布照片的步驟和順序顯然是有意安排,逐進的配合和推薦整個事件的進一步升級,這完全符合一般的炒作步驟和事件升級要求,因此不排除幕後集團操作的可能性。

  疑點4:各種商業信息植入事件報導中,事前刻意安排

  同時只要大家認真觀察會發現,這次新聞報導中,一些企業以及產品等商業信息多次曝光,如某香腸的PS廣告圖、照片中品牌相機、陳冠希博客回應爆出的品牌筆記型電腦相繼在整個事件中曝光,而且整個事件的新聞報導稿件內容,具體闡述事件的文字不是很多,相反更多文字多為被植入諸多商業信息和各種正值宣傳期的唱片和影片信息,因此這種以娛樂事件為線索,植入商業產品信息的娛樂整合行銷思路漸漸明朗,這也是這次新聞事件別於以往炒作事件一個亮點。這裡面是否涉及一些企業的經濟利益,是否是一次有意的商業與娛樂營銷結合的安排也值得深思。

  疑點5:各界高層齊出動,是在否為事件造勢?

  國內的網民應該很清楚,在相對自由網際網路上每天都有千千萬萬人張貼其它各類似有問題的相片,之前的陳慧琳浴照等也從未這樣轟動過,而這次香港警方的做法,出動高層直接對話,兩個同樣事件,採取不同執法態度,這是否選擇性執法?而且香港演藝協會、英皇集團的高層也齊聚表態徹查此事,澳門賭王也出面表態,要是以往,只要演藝協會出面,如劉嘉玲事件、阿嬌遭偷拍事件中應該是眾明星也會紛紛出來表態。而這次而其他香港的明星藝人好像是此同時被封口,不願出來面對評論此事,難道陳冠希的人緣不好?還是大家心知肚明。一切謎雲有待揭開……如果說這是一個幕後集團的預謀炒作,那麼為何如此的暴力和色情?

  (2)、明星們為何不擇手段策劃「炒作」新聞

  據參與數位港台知名藝人唱片企划行銷和策劃的另一策劃人戴先生介紹: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國際資本的介入,使得這兩年的中國娛樂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速食文化」的到來,使得藝人及其作品的周期替代周期越來越快,這使得傳統宣傳包裝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發展趨勢和速度。如果一個藝人持續半年沒有足夠的新聞曝光率,那麼她將很快被大眾遺忘,其商業價值業將大大降低,因此不管對藝人而言還是對娛樂公司而言,新聞曝光率對整個行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新聞曝光率沒有跟上,藝人都很難在這種高節奏的「速食文化」狀態下生存。可以說在娛樂行業,不管正面消息還是負面新聞,有新聞總比沒有新聞好,只有充足曝光的新聞才是具有真正宣傳價值的新聞,而且大眾永遠喜歡看明星出事;他們對八卦新聞的關心完全是身不由己的條件反射,因此近幾年各路娛樂明星和娛樂公司為了迎合大眾網民的口味,增加藝人及作品的高曝光率,都一直在請人策劃藝人炒作新聞,由於卻反專業和系統考慮,很多炒作手法顯得有些黔驢技窮,如 「吸毒」、「潛規則」、「裸照」明星負面新聞都屢試不爽,都希望以此來提升藝人及作品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

  三、獨家預測:鋒芝戀半年內玩完?

  臨近採訪之際,記者問及他們對這個事件女主角張栢芝的看法和見解,唐海威毫不隱晦的指出:在這個事件中張栢芝是一個受害者,從張栢芝的艷照中的迷離的眼神可以判斷張栢芝是被灌藥後所拍攝,她在整個事件中是一個犧牲品,是整個事件升級的一個工具,而謝霆鋒目前對此事表現很不屑,其實難掩其內心的憤怒,相信在不久將來,頂多半年之內,這對「金童玉女」將玩完。同時指出,那些藝人生活應該檢點,顧及自己的公眾形象和公眾影響力;而當記者問及該事件幕後誰是主謀時,唐海威開始委婉回應:誰在這過程中鬧得最厲害,獲利最多,誰最有可能是主謀。而其他幾位策劃人也給了類似相同回答,他也希望藝人們顧及公眾形象,並指出:新聞炒作只是藝人價值提升的一時輔助而已,真正的演藝生命源自藝人自身的人品和作品,同時還以一句禪理告誡當前那些浮躁的藝人「世人本無物何處惹塵埃」。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遼一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08/7470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