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專家:中國大陸倒閉潮非僅源於美金融危機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聽 節目反饋
推薦給朋友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節目長度:3分36秒 下載mp3

近期,中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潮席捲多個省份,尤其珠三角地區壞消息頻傳:三家香港零售業上市公司被清盤,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團旗下、擁有6500多名工人的東莞兩家工廠宣布倒閉,家電生產商百靈達宣布關閉內地的附屬公司和廠房等等。伴隨企業倒閉,有關工人大批返鄉的傳聞也不斷。

對此,美國資深經濟分析師,經濟學博士簡天倫先生指出,中國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確實在進一步惡化,目前形勢很嚴峻,尤其是就業形勢。

他說:(錄音)「中國現在的環境實際上整個在惡化,民營企業、小企業,現在很多虧損,倒閉潮現在是越刮越響,尤其是廣東這些地方,民營企業還有外資企業一家一家的倒閉,所以這個現在是相當嚴重,有的是幾千人的工廠嘩就倒了,現在已經很多萬人的都在倒閉風潮中失業,這可是很大很大的影響。」

對於這些企業倒閉的原因,大陸媒體一直宣稱是美國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實體經濟,導致企業紛紛關閉。但根據倒閉的合俊集團的財務報表,上半年的虧損就已經高達2億港元,那時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爆發。合俊管理層也承認,能撐到下半年已經不容易。

對此簡天倫指出,中國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並非美國金融危機,是源於大陸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融資困難,加上國外對中國產品的檢測費用增加,都是導致中國企業大規模倒閉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長期內需不足,完全靠出口拉動而形成的製造業產能過剩。

他說:(錄音)「由於中國是外向型出口導向的,使得GDP大幅的增加,占50%左右的過去的增長都是靠出口,由於這樣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所以中國製造業的產能大大地擴張,而現在由於這個國外經濟不景氣,還有一個就是原來擴張過度,產能過剩,所以在當需求下降的時候,中國的這些產業,產能過剩的一些產業就非常非常的危險,很可能要倒一大批,比方說製鞋業啊就倒了很多,現在在廣東那邊倒很多,那恐怕還會繼續倒。」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明顯減緩,經濟學家預計,隨著外部需求的繼續減弱,中國的增長會進一步減緩。另據來自大陸教育部的信息顯示,2008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創紀錄的559萬人,但由於2007年還有70萬-80萬大學生未能就業,因此2008年中國將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員。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羅娜、餘音採訪報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02/10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