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封從德《六四日記》即將出版

1990-1991 草撰於法國巴黎
    2008-2009 刪訂補註於美國
    
    
    ----------------------------------------------------
    本書分兩部分。
    主題部分是正文約22萬字,附加部分是腳註,約5萬字。
    加上前言後記,共約30萬字。
    正文是每頁上部的大字,1990底至1991年4月寫於法國。
    腳註散見各頁下的小字,2008-2009年刪訂補註於美國。
    
    正文是我自己在18年前的記憶;
    腳註是十幾年的積累,參考了大量資料做的校訂。
    ----------------------------------------------------
    
    目錄:
    
    序言 2
    
    ---------------
    1、前面的故事 3
    
    八七年元旦,我被捕了 3
      獨自去天安門 3
      「民主不是賜予的」 3
      《十條》激發元旦遊行 4
      廣場三層人牆、灑水結冰 4
      歷史博物館前的小插曲 5
      遊行始於國際歌 6
      從旁觀到參與 6
      四個鴨舌帽將我推給武警 7
      中山公園派出所 7
      「不算審訊」 8
      北大環境中心六研究生 9
      鴨舌帽的陰影 9
      二十幾人的名單 10
      中學生的反抗 10
      營救與獲釋 11
      獲釋回校 12
      那次被捕後的一些經歷 12
      譚飛的憂鬱 12
      隔壁同學的自殺 13
      與柴玲的第一次長談 13
      胡耀邦下台 14
      與父母的爭議 14
      我的父母 14
      回校差點被開除 15
      準備出國與辦托福班 16
      88年行動委員會 17
    
    
    ---------------  
    2、偶然的倦入(4/15-18) 18
    
    4月15日 星期六 18
      計算機壞了 18
      我們的家 18
      柴玲生日、胡耀邦逝世 19
    4月17日 星期一 20
      去三角地看大字報 20
      七六年的天安門事件 20
    
    4月18日 星期二 21
      去天安門送麵包 21
      中國的大希望 22
      紀念碑演講的人 22
      新華門前 23
      「軍警來了!」 24
    
    
    ---------------  
    3、籌委會草創(4/19-24) 25
    
    4月19日 星期三 25
      三角地的一則通知 25
      晚上三角地的演講 25
      成立「北大籌委會」 26
      清華隊伍來北大 28
      籌委會的第一個決定 28
      熊焱與我去新華門 28
      沈彤說要警惕王丹 29
      熊焱新婚住在地下室 30
    
    4月20日 星期四 31
      籌委會第一天會議 31
      我們不會開會 32
      抗議「四二零血案」 33
      中午與熊焱去清華 33
      突然通知下午遊行 34
      王丹等人退出籌委會 35
      冒雨遊行、趙體國發火 36
      聯繫食堂、保薦郭海峰 37
      籌委會初期的恐怖氣氛 37
      柴玲的加入 38
      摸索如何開會 39
      丁小平因專斷而被罷免 39
    
    4月21日 星期五 40
      籌委會開始募捐 41
      學運期間我經手的錢 41
      第一次非官方大遊行 42
      各校到師大會師 43
      孟昭強指揮清華隊伍 44
      廣場秩序難以整合 45
    
    4月22日 星期六 45
      官方指定的警戒線 45
      再次與官方談判 46
      19校聯署請願書 46
      廣場悼念秩序井然 47
      「李鵬,出來!」 47
      提議攔駕遞交請願書 48
      下跪請願35分鐘 48
      激憤中寫血書 49
      士兵向北大隊伍衝來 50
      緩衝結構擋住軍警衝擊 51
      我下令「撤!」 52
      返校罷課、柴玲的投入 52
    
    4月23日 星期天 53
      中年人傳授經驗 53
      「新官僚」的形成 54
      來訪者的誤區 55
      彭嶸貼出公告召開大會 55
      籌委會一度機構重迭 55
      新聞導報與徐四民的大話 56
      任畹町、陳明遠的演講 56
      設立發言人制度 57
      成立全市高聯時機不成熟 58
      起草《北大學生憲章》 59
      柴玲引薦王超華 59
    
    4月24日 星期一 60
      丁小平和張智勇的問題 60
      北大全校學生大會失敗 61
      陳明遠李進進拯救籌委會 62
      熊焱替代郭海峰 63
    
    
    ---------------  
    4、五人常委制(4/25-28) 63
    
    4月25日 星期二 63
      籌委會改組競選 64
      王遲英、孔慶東、姬軍 64
      我的競選演講 65
      沈彤與王丹的演講 66
      「特殊身分」的進修生 66
      《忌禁的遊戲》 67
    
    4月26日 星期三 67
      四二六社論與學生的遺書 67
      張倫初次見面介紹戴晴 68
      五人常委否決四二七遊行 69
      鄧小平已調38軍赴京 70
      擴大會議推翻五人常委決定 70
      行政與立法二權開始分離 71
      智囊團與分籌委會 72
    
    4月27日 星期四 晴 72
      孔慶東和沈彤阻止我出校門 72
      〈我的民主宣言〉 74
      迎接遊行隊伍凱旋返校 74
      學三食堂應華江與女友分手 75
    
    4月28日 星期五 76
      罷課不罷學 76
      辦公地點成為問題 76
      彭嶸占用學生會房間 77
      自行車棚下的秘書處 77
      「占房風波」圓滿解決 78
      與官方學生會的關係問題 78
      自治會合法化的理論問題 79
      推動直選合法化 80
    
    
    ---------------  
    5、主持北高聯(4/29-5/6) 81
    
    4月29日 星期六 81
      王超華要求我主持高聯 81
      高聯開會情況 82
      吾爾開希抵制袁木「對話會」 82
      高聯的代表性問題 83
      成立三個關鍵部門 83
      「個人記者招待會」 84
    
    4月30日 星期天 85
      北大研會成功改選 85
      王丹開希任「掛名常委」 85
      我當選高聯第三任主席 86
      各校自治會合法化的情況 87
      我主張分批覆課 87
      對話代表按比例分配 88
      決定舉行新聞發布會 88
    
    5月1日 星期一 晴 88
      安排北高聯新聞發布會 88
      發言人宣讀九項聲明 89
      北高聯的對話要求 90
      郭海峰為參加假對話辯護 91
      孔慶東、沈彤想選掉王丹 91
      請熊焱「出山」 91
      高聯常委會形勢分析 92
      設定對話團相對獨立 92
      柴玲父親來看我們 93
      選拔對話代表引發改選 93
      趙體國的批評和方案 94
      三權分立的自然體現 94
      籌委會再度改選趨於穩固 95
      沈彤與孔慶東忿忿不平 95
      我和王有才對李祿的冷漠 96
      拾破爛爺孫的故事 97
    
    5月2日 星期二 97
      柴玲去找鄧小平未成 97
      五四遊行計劃拜託了歐陽 98
      熊焱組織選拔北大對話代表 98
      對話12條與袁木的反應 99
      張炳九與丁石孫 99
    
    5月3日 星期三 晴 100
      「一塔湖圖」 100
      丁校長贊同校園民主計劃 100
      高聯討論四套方案 101
      北大荒地方案差點通過 102
      最後通過遊行方案 102
      對話團成立大會 103
      吾爾開希的藏身地 104
      北大作家班起草新五四宣言 104
    
    5月4日 星期四 多雲 105
      五四遊行 105
      「袁木求愚」 106
      記者參加遊行 106
      始終沒找到高聯聚會點 107
      返校途中的口號 108
      ERIC與建築工人 108
      半路得知已宣布複課 109
      拒絕CBS衛星直播採訪 110
      北高聯好似空中樓閣 110
      趙紫陽溫和的亞行講話 111
    
    5月5日 星期五 晴 111
      柴玲王丹跟我一道辭職 111
      寫〈辭職書〉 112
    
    5月6日 星期六 陰 113
      北京圖書館 113
      去高聯交〈辭職書〉 113
      劉曉波來找我 113
      回北大交〈辭職書〉 114
      民意投票2/3繼續罷課 114
      回遙感所複課做論文 115
      導師「又看到了希望!」 115
      辭職後接受CBS採訪 116
    
    
    ---------------  
    6、低潮到絕食(5/7-13) 117
    
    5月7日 星期日 晴 117
      計算器硬碟又壞了 117
      認識「右派」沈澤宜 117
      38樓交〈辭職書〉 118
      到農工大找大哥 119
      沈老師的演講會 119
      廣播討論堅持罷課 120
    
    5月8日 星期一 121
      李淑嫻的錄音 121
      我決心改造廣播站 121
      學生罷課,老師罷教 122
    
    5月9日 星期二 多雲間 晴 122
      創辦北大自由論壇 122
      自由演講效果顯著 123
    
    5月10日 星期三 陰,小雨 123
      自行車大遊行 123
      人民日報門前抗議 124
      聲援北航 125
      便衣嚇唬柴玲 126
      清華學生廣播站 126
    
    5月11日 星期四 陰 127
      沈老師離京前給我名單 127
      翻錄磁帶徵集簽名 127
      教授們婉拒出山 128
      自由論壇上熊焱發火 129
      王丹柴玲等準備發動絕食 129
      對話一拖再拖 131
    
    5月12日 星期五 陰轉 晴 131
      廣播站、自由論壇時間表 131
      包遵信在民主沙龍演講 132
      學運組織反對絕食 132
      自由論壇上柴玲王丹倡議絕食 133
    
    5月13日 星期六 晴 晝25℃ 夜8℃ 134
      翻錄二百盤錄音磁帶 134
      彭嶸趙體國帶領宣誓絕食 134
      柴玲念《絕食書》 135
      《絕食書》帶來巨大衝擊 138
      去大使館邀請戈巴契夫 139
      開希搶先張智勇沮喪 140
      5點40廣場正式絕食 140
      兩桶黃漆寫「絕食」 140
      新聞聯播沒提絕食與對話 141
      高興旗同我一道制旗 141
      聽鄭義分析時局 142
    
    
    ---------------  
    7、廣場廣播站(5/14-19) 143
    
    5月14日 星期日 晴 晝22℃ 夜10℃ 143
      帶黑色大旗到廣場 143
      絕食要求:平反與對話 143
      柴玲與絕食初期的同學 143
      黑旗營造哀兵之勢 144
      廣場急需廣播站 145
      任畹町給我一篇文章 145
      蔡詠梅借錢採購廣播器材 145
      包遵信同蔡詠梅很熟 146
      售貨員一下子熱情起來 146
      廣播站功率不夠理想 147
      忽然得知對話開始了 147
      官方拒絕現場直播 148
      我的妥協方案:語音直播 148
      事後的分析與當時的情況 149
      組織混亂源於絕食的非組織性 149
      絕食非組織性源於高聯懸空 150
      十二學者來廣場 151
      反對戴晴的妥協方案 153
      將話筒交給開希 154
    
    5月15日 星期一 晴而多雲 晝22℃夜15℃ 155
      「柴玲要自焚!」 155
      絕食團指揮部已經成立 156
      廣播班子與民主共性 157
      抓住一個造謠的便衣 158
      知識界遊行聲援絕食學生 159
      熱情的售貨員 159
      校醫說絕食可進流質 159
      幾乎同絕食者一樣 160
      我第一次暈倒 160
    
    5月16日 星期二 晴 晝溫27℃夜溫14℃ 161
      新聞聯播報導絕食 161
      救護車「生命線」 161
      勸阻絕水 162
      廣播站成了廣場的中心 162
      到學運之聲廣播站協調 163
      閻明復來到廣播站 163
      趙、戈談話意味深長 165
      阻止衝擊大會堂 166
      柴玲暈倒,我暫代主持大會 167
      李祿主持會議的才幹 167
      與市紅十字會交涉 168
    
    5月17日 星期三 多雲 晝30℃夜15℃ 169
      趙紫陽的書面講話 169
      兩個廣播兩個聲音 170
      對王超華的不解 171
      北大對廣場的支撐 171
      新聞自由與名人上街 172
      又見沈澤宜 173
    
    5月18日 星期四 陰有陣雨 晝26℃夜12℃ 173
      轉移絕食同學上車避雨 173
      很快可能與高層「對話」 174
      指揮部幾乎全都暈倒了 174
      與李鵬會談開希失言 175
      熊焱講得最好 176
      閻明復透露趙紫陽舉動 177
      我裝備了一輛指揮車 178
      我提議馬拉松絕食 179
      《科技日報》 179
      防備黃衣幫將公共汽車開走 180
      我終於徹底垮了 180
    
    5月19日 星期四 多雲 晝26℃夜12℃ 181
      北大第一醫院 181
      拜託護士藏好文件 181
      在醫院裡勸同學復食 182
      新聞聯播李鵬與學生會談 182
      大部分同學堅持絕食 183
      半小時前宣布了復食 183
      李祿得到密報 184
      我與李錄的分歧 185
      重新投票大多堅持絕食 185
      學生組織對局勢的影響力 187
      李鵬楊尚昆宣布戒嚴 187
    
    5月20日 星期六 晝25℃ 夜15℃ 188
      在北大聽李鵬《戒嚴令》 188
      戒嚴時刻的北京街頭 189
      耿力是李祿的中學同學 189
      北高聯取代了指揮部 190
    
    5月21日 星期日 晴 晝27℃ 夜17℃ 191
      第二次「狼來了!」 191
      難以通行的通行證 191
      兩個「財務部」 192
      一次「未遂政變」 192
      火車送來的糾察隊 193
      王文用我的學生證取錢 193
      李祿堅持轉入地下 194
      李祿廣場上的婚禮 195
      指揮部成員分散躲藏 196
      回絕食團廣播站見到沈老師 196
    
    5月22日 星期一 多雲 晝27℃夜15℃ 197
      開希亂喊撤,我離開廣場 197
      在北京站遇到一位作家 198
      在天津準備設立秘密電台 199
      天津大學和南開「籌委會」 199
    
    5月23日 陰,陣雨 星期二 晝29℃夜14℃ 200
      決定回到廣場 200
      聯席會議「任命」指揮部 201
      妖風暴雨毛幽靈 202
      王文要當副總指揮 203
    
    
    ---------------  
    8、廣場指揮部(5/22-6/2) 204
    
    5月24日 星期三 晴 晝30℃夜14℃ 204
      廣場指揮部成立誓師大會 204
      聯席會議和指揮部雙重架構 205
      我決定整頓廣場財務 206
      北高聯只留下九千元 207
      財務統一入口和出口 207
      外高聯財政部長李耕耘 208
      連勝德的委任狀和「政變」 208
      海運學院特糾與張健 209
      第一次財務後勤大會 209
    
    5月25日 星期四 晴 晝28℃夜15℃ 210
      後勤部長王剛 210
      廣場財政吃緊 210
      帳蓬和手提步話機 211
      八頂軍用帳蓬 211
      李祿主持營地聯席會議 212
      四大方案 212
      崔健與搖滾樂在廣場 213
    
    5月26日 星期五 晴而多雲 晝33℃夜18℃ 214
      投票結果97%要堅守廣場 214
      我建議責任常委制 214
      財務、後勤部長的調整 215
      楊濤來廣場推動空校計劃 215
      我補充空校計劃實施方案 216
      沈老師潑了一盆涼水 216
      李祿也反對空校計劃 217
      王丹的叔父•「逼宮」 218
      法國電話要送捐款 218
    
    5月27日 星期六 晚小陣雨 晝32℃夜16℃ 219
      乘地鐵參加聯席會議 219
      柴玲不讓連勝德進去 219
      原計劃堅持到6月20日 220
      指揮部建議提前撤離 221
      劉曉波力薦開希作人民發言人 222
      安排傍晚七點的記者會 223
      記者會上宣布30日撤出廣場 224
      廣場上的自由論壇 225
      回北大促高聯轉捐款 226
    
    5月28日 星期日 陰 晝29℃ 夜16℃ 227
      途中給張伯笠兩千元寫書 227
      黑名單與「40本護照」 228
      全球華人大遊行 228
      澳門東亞大學37.5萬港元 228
      柴玲準備南下發動自治 229
      在蘇公家廟家裡採訪 229
      廣場議會上柴玲提出辭職 230
      楊濤提空校反成整頓總指揮 231
    
    5月29日 星期一 晴 晝30℃夜17℃ 232
      楊濤要回北大 232
      張智勇搭建小帳蓬 232
      潘毅與香港物資聯絡站 233
      民主女神遇到財政赤字 233
      記者會介紹財政情況 234
      招集財務後勤大會 235
      完善財務制度選舉財務部長 236
      建立三個小組「財務糾察隊」 237
    
    5月30日 星期二 晴 晝32℃夜17℃ 237
      女神像與規劃圖 237
      記者會上介紹新財務部 238
      姚曉燕得到母親的支持 238
      新財務部的效力 239
      岑建勛帶來香港捐款 239
      整頓廣場會議 240
      取消通行證換用工作證 241
    
    5月31日 星期三 陰晚有雷陣雨 晝28℃夜17℃ 241
      沒能實施整頓計劃 241
      整頓廣場糾察力量的困難 242
      媒體中運動的名實脫節 243
      在北京飯店接受香港捐款 243
      每日財務公報 244
      警局前工自聯要求放人 244
      波士頓大學錄取通知書 245
      王府飯店三方協調會 245
    
    6月1日 星期日 晴 晝28℃夜16℃ 246
      柴玲和我凌晨遭綁架 246
      指揮部帳內的對質 247
      郭海峰偷錄對峙內容 248
      剪斷線路、灌醉保全 248
      外高聯罷免連勝德 249
      記者會講述綁架情況 249
      王運則解決送水問題 250
      六部口郵局查捐款 250
      三方聯合記者會 251
    
    
    ---------------  
    9、最後的時日(6/3-4) 252
    
    6月2日 星期五明 晝33℃夜18℃ 252
      回北大搬兵 252
      001與北大糾察隊 252
      在北大買T恤衫 253
      焚燒《北京日報》 253
      四人絕食行動開始 254
      秘密總部三人踫頭會 255
      我們的幾個保全人員 256
      空城計得不到多數支持 256
      持久戰與啟蒙目標 257
      李祿準備取代柴玲 258
      財務制度修正案 258
      政策推行部和T恤衫 259
      木樨地警車撞死三人 260
      辛苦情報處與台灣簽名 260
      神秘的愛華會主席 261
    
    6月3日 星期六 陰 晝32℃夜20℃ 261
      繳獲的槍械交給警局 261
      請高聯派人加入指揮部 262
      開希要作副總指揮 262
      廣場宣誓與民主大學 263
      「他們真開槍了!」 264
      開希講話後「暈倒」 264
      轉移財務部 265
      為指揮部留下五千元 265
    
    6月4日 星期日 陰,下午雷陣雨 晝30℃夜20℃ 266
      轉移指揮部新建廣播站 266
      紀念碑上堅持非暴力 267
      同仇敵愾,死守廣場 268
      「談判」還是「斡旋」? 269
      四點正,廣場燈滅 270
      四君子勸撤 270
      口頭表決,撤離廣場 271
      心理分析 272
      他最希望是我死了 273
      李祿帶隊折回廣場 274
      六部口坦克壓死11同學 274
      西四路口無力組織 275
      青天白日,四具橫屍 276
      怒燒《解放軍報》社標語 277
      死亡數字二千七? 277
      解散指揮部疏散外地同學 278
      北大博士生的故事 279
      去導師和丁校長家求助 280
      小白兔 280
      後記 282
      「六四」後的逃亡經歷 282
      海外流亡的情況 283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16/12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