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郎咸平被曝已簽約做藝人出場費20萬 成劉謙同事

劉謙梁朝偉張曼玉、郎咸平這幾個名字你會想到什麼?


記者今日在瀏覽某演藝經紀網站發現,平日裡在媒體上以觀點獨到著稱、曾炮轟德隆系、痛斥國有企業MBO改革失敗、力推企業經理人要講信託責任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竟然出現在其中,與梁朝偉、劉謙、SHE組合等當紅一樣也出現在「加盟藝人」之中。郎咸平教授曾在不同場合號稱自己要 「上春晚」、「頂替趙本山」。難道真是邁出了這一步?

  根據網站上提供的信息顯示,提供的資料基本為郎咸平的個人檔案和語錄等。記者按照網站上提供聯繫方式,致電該網站,一位姓孫的工作人員介紹,「郎咸平的出席講座出場費用為20萬元,時間基本為一小時或一小時二十分鐘。」

 在與郎咸平簽約公司演出部工作人員吉女士的眼裡,郎咸平參加的活動是「演藝活動」。目前報價為20萬元/場次(每個場次約1小時),價格幾乎沒有下調的餘地,「郎咸平出場價格一直在上漲,從5月份15萬元/場次上漲到最近20萬元/場次。」與演藝明星獲取利益方式相同。

  吉女士告訴記者,郎咸平的出場價格一直在上漲,5月份報價15萬元/場次,這已經是平常的價格了,最近的報價為20萬元/場次,而且價格幾乎沒有下調的餘地,還有繼續上漲的架勢。短短2個月的時間,郎咸平的出場價格就上漲了5萬元。據了解,2008年郎咸平的出場價格大概在12萬元/場次,兩年的時間上漲到現在20萬元/場次,每場次上漲了8萬元,漲幅高達近7成。

  觀點頻遭質疑 「爆炸性」言論濫用學術自由?

  「這些走穴的經濟學家為賺取出場費,就要譁眾取寵才能吸引眼球。」張陶偉認為,郎咸平早期有些觀點還是比較客觀、謹慎的,但越往後他的觀點越情緒化,越玄乎。

  這或許與社會的需求有關,就此張陶偉認為問題也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當前我國處於利益多元化的時代,利益多元化的機構甚至比歐美還要複雜,所以郎咸平的觀點或許迎合了某些人的利益訴求。他與明星製造的效益模式基本相同,郎咸平沒有像騙子一樣告訴人們,把100萬元放在他那裡投資,可以穩賺 30%,而是明著告訴民眾,一張票多少錢,愛來不來。「可往往越是這樣,越是有觀眾,在我國就是這樣,無論你提出什麼觀點,都會遭到褒貶。」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中國經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730/17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