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國古代的跨海橋是怎樣建造的?

福建泉州洛陽江入海口處有一座氣勢宏偉的大橋,它就是洛陽橋。這是一座千年古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風景圖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1400 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 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洛陽橋風景圖

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梁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洛陽橋風景圖

「洛陽潮聲」,歷來是泉州的十景之一。遊客佇立橋上,在松蔭下看「潮來 直涌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另有一番情趣。 解放後,洛陽橋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舊橋,60年代於舊橋西面又 架了一座新橋,供機動車輛行駛以減少舊橋的壓力。近年,政府又撥巨資重修洛陽 橋,氣派非凡。如今新舊橋並駕江上,連同新建的鐵路橋,如三虹臥波,連峰齊美 ,十分壯觀。

古代是怎麼建造橋墩的呢?

洛陽江入海口江海交匯,風高浪急,波濤洶湧。要在大海上建橋墩,談何容易呀,尤其是在100O年前的古代中國。當時沒有水泥,更沒有鋼筋水泥可用,古代的建橋者們到底是怎麼建造橋墩的呢?

造橋者們在水底鋪設了一道石基,沿著橋的縱線拋下許多石塊,築成寬20多米、長達1千米的水下石頭長堤。單塊的石頭容易被海潮沖走,構成石基後,就不易被海潮沖走了。

可這些石基如何來凝固成一個整體呢?造橋者們想到了一種「生物建築法」,他們巧妙地應用生物物質來解決海底橋墩的凝固難題。原來,工匠們早就發現,海洋里生長著許多貝殼類動物,它們張著兩片殼,一片殼可以自由閉合,另一片殼則粘接在岩石上或別的貝殼上。它們是通過分泌一種黏性物質,將自己的一側貝殼粘連在岩石上的。一旦固定後,就不再會分離了。它們以此來固定自己,防止被海潮捲走,這是它們為了適應環境、求得生存的一種手段。貝類生長繁殖迅速,經過不斷的堆積後會在橋基和橋墩周圍形成密密麻麻、結結實實的「貝殼水泥」,不僅把橋墩和橋基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也把海底的橋基凝結成一個整體。根據這種生物學原理,建橋者們在橋基周圍放養牡蠣,讓它們生長、繁殖,分泌黏結劑,以此來固定橋墩。這種非常科學的建橋方法,就是今天來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洛陽橋建成100多年後,我國古代的建橋者又在福建晉江海灣建造了一座更長、更雄偉的跨海大橋——安平橋。安平橋比洛陽橋長得多,橋長是後者的4倍,橋墩達300多個。這個巨大的海上造橋工程,也應用了生物物質來建造橋墩。

自1053年洛陽橋建成以來,近千年過去了,洛陽橋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海水腐蝕著它,海潮沖刷著它,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橫跨海上。我們的祖先有如此先進的科學技術,這真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26/20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