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長平:新「黑五類」改變中國

作者:

《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美國 「以『網絡自由』為號召,以維權律師、地下宗教、異見人士、網絡領袖、弱勢人群為核心,以期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滲透中國基層,為中國的』改變創造條件」。這種說法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中國真正的挑戰來自哪裡",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所美國所所長袁鵬。文章一開始就斷言說中國"真正的難題不是國際和周邊局勢,而是內部的體制變革和社會生態;真正的威脅不是軍事衝突,而是金融、社會、網絡、外交等非軍事麻煩。"應該說這個判斷不無道理。接下來,作者卻大談美國的中國戰略,指出美國會利用這些麻煩來阻止中國的崛起。

在提出被簡稱為」維教異網弱「的新"黑五類"人群之後,文章的結論是,"中國宜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和戰略觀念,將國家安全防範的重心由局部的外在軍事衝突風險轉向全面的內部體制機制重塑。"在很多人看來,這無異於說,要嚴厲控制和打擊新"黑五類",防止他們被美國利用來顛覆中共 政權。

文革時的"黑五類"是專政的對象

以國家利益和政權穩定為名,將一部分人從民眾中分離出來,作為防範和打擊的對象,而且剛好是"五類人",這自然讓人想到"黑五類"。那是"文革"期間為一部分公民確立的政治身份,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簡稱"地富反壞右"。被戴上這些帽子的人及其家庭成員 ,失去了大多政治權利,成為專政對象。他們隨時可能被拉出來批鬥、毒打和羞辱,在求學、求職、晉級、分房、醫療等各個方面的機會和福利都被剝奪,還被要求進行靈魂的自我改造。而與之相對的"紅五類",即政治身份為工人、農民、商人、學生 和革命軍人的人(簡稱"工農兵學商"),則在社會資源占有和利益分配上公然擁有更多的特權。在"文革"高峰期,紅衛兵變本加厲,私設刑堂和拘押場所,致使"黑五類"慘遭迫害。1979年,中共作出對"黑五類"摘帽的決定。

專制政權的慣用伎倆有兩個,一是對外塑造敵人。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灌輸仇恨意識,充分 誇張和想像,製造一個或多個陰險狠毒的國際敵人。二是對內挑撥分裂,劃分等級,挑起群眾鬥群眾。袁鵬先生的這篇文章,體現的就是這種思維。仿佛恐怖的昔日重新降臨,難怪網絡一片唏噓。

但是世易時移,新"黑五類"與老"黑五類"大不相同。老"黑五類"基於階級立場,通過多數人對少數人實行專政,肆意剝奪他們的公民權利。新"黑五類"則是基於權利意識,是為自己和大多數人主張公民權利的人。尤其令人矚目的是,一個政府不僅不能保護將弱勢人群,還將之視為威脅國家崛起的障礙,正如網絡人士評論的那樣,是一種赤裸裸的納粹思維,也把大多數人納入了維穩範疇,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與人民為敵"。

表達異見是"與人們為敵"?

事實上統治者不需要袁鵬先生的提醒,早已經將"國家安全防範"的重心,由外在的軍事衝突轉向全面的"內部體制和機制塑造",這就是廣為流傳的"維穩經費高於軍費"的統治狀況。這種狀況能持續多久,連統治者內部都日夜焦慮,更不用說接受袁先生的建議,繼續"轉向"和擴大"塑造"了。

值得注意的是,新"黑五類"和袁鵬先生有著共同的判斷和籲請,同樣認為應該"轉向全面的內部體制和機制塑造","為改變中國創造條件"。區別在於,前者是為了維護統治者利益,主張打壓新"黑五類";後者是為了維護公民權利,視新公民權利為社會的希望所在。也正如袁先生所說,新"黑五類"正在改變中國,將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公平正義與財富,而不僅僅是維護新"紅五類"統治利益的所謂"國家的崛起"。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03/25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