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致癌植物」不能養?

「促癌植物」就不能養嗎?

既然實驗表明這些植物含有促癌物質,那麼這些植物還能養嗎?可能這是眾多養花人士心中的疑慮。事實上,對於這些含有促癌物質的植物,在正常養護過程中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從本質上面來說,這些促癌物質都屬於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是植物體產生的一大批結構和種類複雜、並不直接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化合物。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從橡膠到香料,從精油到植物中提取的藥物,這些物質基本上都來自於植物次生代謝產物。次生代謝產物的存在,除了能夠起到吸引昆蟲傳粉及植株間信息傳遞的作用外,最為重要的作用是賦予植物抵抗外界環境侵襲的能力。

以開頭提到的鐵海棠、變葉木為例,當它們的葉片或枝條受到損傷時,可以看到損傷處有白色液體滲出。這些乳汁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降低動物取食時的適口性,同時在滲出後可以封閉傷口,減少微生物入侵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和它倆同屬於大戟科的橡膠樹,同樣具有白色的乳汁,而這種乳汁的凝結產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橡膠了。由此可見大戟科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較為豐富,因此也可以理解為何名單中有一半植物都屬於大戟科了。

這些起到防禦作用的次生代謝產物,一般都是存在於植物體內,只有當植物體發生損傷時才會被釋放出來;同時,還需要動物體攝入這些物質,才能起到毒害或驅離的效果。或許有的朋友會問,是否促癌物質可以以揮發物的形式被人體吸入而產生促癌的風險呢?事實上,這種風險是很低的。

這是由於促癌物質並非易於揮發的酯類、烷烴類等,分子量較大,因此揮發性較差。同時促癌物質多為水溶性物質,這在含水量較高的植物中更進一步限制了其揮發能力。因此促癌物質通過揮發而被人體攝入的量是微乎其微。對虎刺梅揮發性成分檢測的實驗也表明,其揮發性物質中並未檢測到促癌成分。由此可見,對於這些含有促癌物質的植物,在栽培養護過程中儘量減少損傷,避免接觸植物分泌物;在侍弄過植物後注意洗手,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接觸到促癌物質。同時為了安全起見,名單內的植物不宜在臥室等和人長期共處的空間內擺放。

var browVersion=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如何安全地種植有毒植物?

除了名單上的這52種「促癌植物」,我們身邊還不乏其他具有毒性的植物。其中夾竹桃就是比較有名的一位。夾竹桃導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報導幾乎每年都能看到,而幾年前「夾竹桃致癌」的傳聞更讓夾竹桃成為了不被人待見的植物。事實上,「夾竹桃致癌」只是因為其有毒、並且在氣溫較高時有異味而被訛傳出的「莫須有」的罪名。在對夾竹桃揮發物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並不含有致癌或促癌成分。與此相反的是,夾竹桃揮發物中的主要成分水楊酸甲酯和丙烯酸,都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因此夾竹桃是一種良好的庭院樹種和行道樹種。

夾竹桃的毒性,主要來源於其莖葉中含有的多種強心苷類物質。這類物質在被攝入人體後可以導致心肌收縮顯著加強,過量攝入則會導致心律紊亂,嚴重的導致死亡。不過,夾竹桃中含有的強心苷類物質與上面提到的促癌物質一樣,平時都安靜的存在於植物體內,並不會揮發到空氣中。只有在誤食其枝葉,或是其分泌物接觸黏膜時,這些強心苷類物質才會被機體吸收,從而顯示其毒性。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生物探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10/32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