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新華字典可以扔了 百年語文第一書重新面世

陳丹青感嘆:「現在的孩子要能看到這部書,不知該有多高興呢!」——有了它就可拋棄新華字典。【物】,新華字典解釋是:東西;「我」以外的人或環境,多指眾人。字課圖說釋義為,凡生天地之間者皆曰物,分動物、植物、礦物。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1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劉樹屏編新星出版社

這是中國第一部中西合璧的百科字典,釋字趣味橫生,插圖精美絕倫。

 

1

 

 

百年語文第一書重新面世

 

1

 

 

這是中國第一部中西合璧的百科字典,釋字趣味橫生,插圖精美絕倫。

胡適童年讀著這套書成長。胡適曾說,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教科書,就是《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澄書》),這一部讀本在中國民教育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

在影響方面,不只是胡適,知名人士豐子愷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竺可楨、茅盾等都受惠於這套書。

時隔112年,《澄書》重新出版,再次發揮它的光熱。「這是一件想起來就足以興奮的事。」在《澄書》導讀中,媒體人、作家胡赳赳寫道。

作者

簡介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創製,得益於二人:一位是「澄衷蒙學堂」的創始人葉澄衷先生(1840—1899),一位是澄衷蒙學堂首任校長劉樹屏先生(1857—1917)。

葉澄衷是清末滬上巨賈,晚年時將家產捐了個乾淨,熱心賑濟、救貧和辦學,創辦「懷德堂」、「忠孝堂」、「義莊」等慈善機構,傾巨資創辦「澄衷蒙學堂」,對教育事業貢獻良多。

劉樹屏先生,運用博古通今之學問,傾力編撰而成此書。劉先生書文俱好、能辦事,民國後隱居不出,民國六年辭世。

流傳

民國小學堂的通行教材

《澄書》給胡適的印象深刻。中年時,他曾在一代名醫陳存仁的陪同下,到上海造訪澄衷學堂舊識,會見任職過校長的謝觀。

胡適說:「這一部讀本在中國民教育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胡適問謝,是否還能覓到一部。謝說:「我本來有兩部,一部在進商務編譯所時,作為編著《共和國民教育科書》的參考資料;一部藏在家中,我可把這部送給你。」據陳存仁觀察,胡適得書後,「摩挲了很久」,還寫了屏條送給謝先生以示感謝。

《澄書》於1901年初版,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學校語文課本,「其精神傳承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國民字課圖說》,同一時代還影響了《共和國民教育科書》」。從晚清到民國,這條線索可謂一脈相承,「如果要找語文教科書的根,就得找到《澄書》這裡」,胡赳赳說。

該書總共分為8冊,第一冊是「檢字類字」,相當於索引,其他七冊為字課圖說的正文,共選取了3291個漢字,插圖762幅。扉頁刊「蘇州吳子城繪圖,本學堂印書處印」。當時以石版印刷流通,很快成為全國各小學堂的通行教材,「幾十年間,其擴印之多、流布之廣,版本之雜,一時無二」。

扉頁所刊「蘇州吳子城繪圖」,「吳子城」是舊時民間對蘇州內城的稱呼,而目前可以考證,「蘇州吳子城」乃民間畫匠的化名。儘管是畫匠作品,其書法與繪畫藝術的典雅呈現,卻令人讚嘆不已。所繪圖畫分布各卷,風雨雷電、風土人情、世界各國、人文意趣等皆在筆下。

在版式上,《澄書》也一改線裝書通常規範,採用「六宮格」,「使之具有圖文合參、學養並重的含納之趣」。因此種種,《澄書》至今是收藏家的珍愛之物。

認知

至高無上曰天

《澄書》處在西學東漸、思想雜出的舊學、新學接壤之際,因此在書中留下了特殊的記號,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世界和中國地圖的插繪。

全書第一個字是「天」,簡說部分僅13個字,「腆平聲,至高無上曰天。天地,青天。」

「至高無上曰天,這就講出了宗教概念,讓孩子對天有所敬畏。接著,它講物理的天,天,積氣也,氣包乎地。這是中西結合,循序漸進地建立了人與天地萬物的聯繫。」出版人高曉岩說。

又如對於電的解釋,也很有意思:「陰陽二氣薄而生熱,熱而發光曰電」,「電速三倍於光,每秒約行五十七萬英里。動植及金類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則人造之電也」,講到了人可以發電。

再由電的概念擴大到雷:「陰陽二電摩盪空際,鼓擊而成聲者為雷。雷聲必在電後者,光行較速於聲。如施放火炮,先見火後聞聲也。避雷之法,勿近鐵器,勿著濕衣,勿倚高牆,勿開窗戶。屋高設防雷杆,可以引電入地」,為小學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識。

除了自然知識,在社會諸多方面,也加入了西方知識。

如對「議」字的闡述,「謂欲事合於義,必群相論議也。因引申為風議諫議之議。今中國有事上聞,輒歸部奏;泰西各國則歸上下議院公議」,字裡行間,申明了西方的議會制度。

現在來看,小學生從此識字,會感到有點困難,但仍然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胡赳赳認為,「當時學習的孩子受益匪淺。」

《澄書》不只是教人認得幾個字,而是涵蓋了語言、自然、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知識,被稱為「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在胡赳赳看來,現代教育分工太細,「語文只是語文,數學只是數學」,但其實,認知是一體的、全方位的,「你沒辦法分開」。《澄書》正是提供這種一體式的認知。

反響

伸張兒童的心靈自由

《澄書》是適合父母帶著孩子閱讀的親子讀物。對於兒童來說,這套書大有用處,對於為人父母者,亦能發揮作用。「最好是每天認識一個字,全部讀完,差不多要10年。」胡赳赳如是建議。

在網上,網友「半閒空間」也提出:「昔時發蒙之作,現今的家長們尤應補修,欲教育好"下一代",當先挽救缺少教育的"這一代"。」

在澄衷學堂,「性靈說」是被積極倡導的:「訓蒙以開發性靈為第一義。教者瞭然於口,聽者自瞭然於心;即或秉質不齊,亦宜循循善誘,不必過事束縛,以窒性靈」。

《澄書》正是在這樣的主張下產生的,它致力於培養人格,伸張心靈自由。

胡赳赳認為,今日之學校教育,聽話與服從上升為第一要務,心靈之自由、性格之淳然,反而如窒如盲,「回望歷史,反觀自身,《澄書》做到了一部原典該做到的品性。」

胡赳赳一再說明:「有些語言,你以為你在使用,但是你不知道它的本來意思,你根本沒有擦亮它。我們總是輕飄飄地使用,一旦你找到漢語的重量,你就不會這樣,你就會心生敬畏,下筆會感到有千鈞之力。」

在微博上,學者余世存感嘆:「中國人的文化標準中有一條即是認字,故傳統教育中能認字就是有文化的人,因為漢字中有做人的道理,有哲學、心理學、醫學……」。

余世存認為,當代人雖然讀了大學,但多半不會認中國字了;文字跟數字一樣,在我們這裡只是被利用的工具,我們還未生活在尊重其價值的文化里。綜合

附錄

澄衷學堂與《澄書》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裡有3291個漢字,762幅插圖,內容涵蓋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山川河嶽,地方小志,樂器武器,花鳥魚蟲,礦物金屬,日常生活,農業洪業,動物植物,人類活動,語言文字。

「澄衷學堂」從興辦到1949年的五十年間,先後培養了數千學子,其中著名人士便有豐子愷、胡適、李達三、李四光、錢君陶、夏衍、袁牧、竺可楨等。茅盾曾回憶,他童年所用的啟蒙教材,也是由母親為他選定的《澄書》。1902年秋,「澄衷學堂」第一任校長劉樹屏出任安徽蕪湖觀察使,校長一職遂由總教習蔡元培先生代理。

49年後,澄衷學堂漸革變為如今著名的上海澄衷中學。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16/37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