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每週懂一點人情世故(3) 世界上到處都是「聰明」的傻子

作者:

第十章

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雙贏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為人處世懂得謙讓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為退讓往往是更好的進步的基礎;待人接物能夠寬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為便利別人是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在美國農村,住著一個老頭,他決定讓兒子成為不平凡的人。於是,他找到美國當時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洛克菲勒說:「對不起,我沒有時間考慮這件事情。」老頭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後,老頭又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總裁先生說:「不可能,這裡這麼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銀行總裁爽快地答應了。

世界上最出色的生意就是這樣談成的,因為給對方提供了利益,所以到最後自己也收穫大利。人際交往的實質是什麼?就是利益交換,這和人要吃飯雞要啄米一樣簡單。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我們一定要拋開「個人利益就是所有」的陳舊觀念,當然你可以「利己」,但利己卻不一定非得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很多的合作模式,最後都能得到雙贏的結果。

中國人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人忌諱將利益和朋友聯繫起來,以為如果承認了利益是友誼的前提,就會被貼上「勢利」的標籤。其實人生中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謀取共同利益的過程中結交的,利益越一致,關係越深厚。儘管人與人之間有各種矛盾,但利益的凝聚力會使雙方去磨合、修復,自動尋求平衡。

對每個人來說,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先利人再利己,最終做到既利人又利己,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只有懂得捨棄小的利益,讓人一步,惠及他人,才能迎來別人對你的回報。當我們對別人讓利的時候,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實惠!

莊吉集團的創始人之一鄭元忠是改革開放初期溫州有名的「電器大王」,後來,他選擇了服裝業,成立了一家服裝公司,但卻一直沒有做出大成績。

一次偶然的機會,鄭元忠認識了同樣搞服裝的陳敏,兩人一談,相見恨晚。於是,兩人在商量後成立了溫州莊吉服裝有限公司。

不久,吳邦東也加入其中。三人在公司各司其職,各有所長,被業界稱為「黃金三角」。

當時,對於誰當董事長的問題,三人都看得很開。按股份,鄭元忠是理所當然的董事長。但是,鄭元忠卻選擇讓陳敏來當董事長。正如他日後所說:「服裝該由懂服裝的人來做,陳敏是當時溫州服裝界數得著的少帥,又是服裝商會副會長,三個人中肯定他最行,而且也年輕。」

三人從一開始組合就達成一致:莊吉的權利在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裁負責制。公司絕對不安排任何人的家族成員。有一次,陳敏的侄子大學畢業後,想到莊吉來工作,被陳敏拒絕了。如今的莊吉,股權清晰,事事由董事會集體決策,已經創造了許多第一:全國第一家利用品牌做質押貸款的民營企業;溫州市第一家民辦服裝文化研究所等等。莊吉還與中國美院、杭州絲綢學院等多家科研單位合作,成功地把莊吉定位於高層次的服飾品牌。

有人說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型的社會,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可以表現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也表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互利和雙贏應該是經營者始終要牢記的最高準則和追求目標。尤其是創業的時候更需要藉助別人的力量,這就需要合作。尋找一個好的搭檔,才能夠迸發出無限的能量,才能各得其所。

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全能冠軍」,任何人都得憑靠身邊的朋友和關係才能做成事情,比如一件複雜的工作憑藉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此時就必須有一種團結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在生意場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一個普通人只有放進團隊中才能彰顯力量,做出不一般的成績,所以要想讓自己更好的發展,就要有跟人合作共贏的決心。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大批人在幫忙。那些電影明星,都有製作群;而那些歌星,也都有幫他們作詞、作曲的人,以及幫他們推廣的唱片公司,這些人的成功不僅僅憑藉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團隊的力量,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個「合謀的時代」。

成功者都深諳這個道理——成功是靠組織、靠團體,而不是靠個人。他們一旦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會是自己單槍匹馬地去解決,而是找他們的夥伴一起來商量,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如此,大家都得到了實際的利益,而成功也變得更加容易。

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沒有知己,但是一定要有很多互利的朋友。你們不一定在生活中很談得來,但是在生意上你們一定要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你想贏得朋友,那就必須在你們之間有種互利關係,這是穩固你們關係的一個根本。有了互利的朋友,你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華人首富李嘉誠說:「如果利潤10%是合理的,本來你可以拿到11%,但還是拿9%為上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後續的生意源源而來。」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互利的經營觀念。互利的目的是尋求更多的機會、財富以及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這正是人際交往與生意場上的最高境界。

做人要真誠,處世要變通

做人無點真懇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段圓活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做人沒有一點真誠,就成了一個老滑頭,無論做什麼事都讓人感到虛假。為人處世如果不懂靈活變通,也會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木頭人,無論做任何事都會處處碰壁。

我有個當公務員的朋友,跟我講過一件小事——他們單位有個同事,模樣忠厚老實,長得特別有「欺騙性」,不管誰看到他,都覺得這個小伙子很實在,一臉善相。所以,他剛進政府做文職工作的時候,跟同事相處得很好,聊得也投機。大家一高興,幾個同事湊了點錢,就給他舉行了一次歡迎宴。在酒宴上,年輕人豪爽地連干數杯,在感謝眾人美意的同時,許下承諾:「第一個月的薪水發下來之後,我一定請諸位去省城最好的飯店大吃一頓。」眾人也都豎起大拇指,說他前途一定光明。

兩個月很快過去,薪水都發了兩次,同事們數次對他進行暗示,這位年輕人充而不聞,當初答應的還請一事,早就拋到腦後了。在他看來,原來的承諾不過是隨口應酬的客套話而已,不足掛齒。但是在別人眼中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初來乍到就一點不真誠,竟敢玩虛的、說話不算數!同事們黑了臉,認定這小子是個大滑頭,就開始整他,讓他負責最煩心的工作。

做人不真誠,總是華而不實,朋友就會疏遠你。時間久了你會被帖戴上騙子的標籤,後果嚴重。事實就是這樣,真誠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最重要的一項品質。但是,如果一個人固執呆板,處世不懂得變通,同樣會到處撞牆。因為開車需要拐彎,為人處世同樣需要轉動方向盤。

有位推銷員跟某老闆約好了,坐了五個小時的車去向他推銷公司的產品。到了目的地,老闆的秘書把他攔住了,說老闆有事出去了,今天沒辦法見面。這名推銷員眼珠一轉,抬起一腳就把門踹開了,老闆果然就坐在裡面,見他踹門,站起來吼道:「你怎麼這樣?」推銷員也生氣瞪著眼,說:「我坐了五個小時來給你談生意,幫你掙錢,你卻這麼拒絕我,難道平時你就用這種態度對待自己的客戶嗎?」老闆哈哈大笑,立刻變得友好起來,說:「不錯,跟我對脾氣。」兩個人坐下促膝長談,很快就談妥了合同。

全世界沒有一本銷售教材會讓人伸腳把客戶的門踹開,他不但這麼做了,還成功地搞定了一宗大生意。因為他知道,銷售的雖然是商品,但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他在來之前,仔細查看了這名老闆的資料,發現他是一個江湖氣很足的人,講義氣,不按規矩出牌。所以,當秘書拒絕他入內時,他馬上就明白,這可能是老闆有意試探他。於是他調整策略,破門而入,果然大對老闆胃口。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一個人不懂變通,那就是一個呆子。我們都知道刻舟求劍的故事,這就是一個學富五車的人不懂變通的活例子。船已經走了,那個所刻下的印記自然也變化了,靠這樣的死腦筋又怎麼能夠找到自己的寶劍?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不懂變通就會變得迂腐不堪,如同沒有生命的雕像和傀儡,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會不得要領,做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傻事來!

雖然處世需要變通,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丟掉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成了隨風而動的牆頭草。或許剛開始給人一種聰明伶俐的好印象,但決不會長久。太滑頭了讓人討厭,太死板了也沒人喜歡。針對不同的人與事,善用變通之法。比如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富有幽默感、擅長調動氣氛的人,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嚴肅得像一個領導,字字講究、枯燥無味,大家都會對你敬而遠之。

做人就像種田,最後收成才是評定的標準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歌姬、舞女如果在晚年嫁人做良家婦女,那麼曾經的風塵生涯對後來的正常生活不會有什麼妨礙;一生堅守貞潔的少婦,若在晚年耐不住寂寞而放縱自我,那前半生的清苦也都白費了。所以俗語說:「觀察一個人的節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後半生。」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本來很牛的成功人士,在壯年時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美名遠揚,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的。但是,好不容易熬到快要回家養老的時候,他撐不住了,幹了一樁罪大惡極的壞事,因為這件事落了個名聲掃地,甚至被砍了腦袋。這樣的人其實是最愚蠢的,本來眼看著都活到人生的最後了,為什麼偏在這節骨眼上憋不住,拉泡屎搞臭自己的一生?

一個人的名聲怎麼樣,往往不看他的從前,而是看他現在和今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晚節不保的例子,最著名的當屬大漢奸汪精衛。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孫中山鬧革命,為推翻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還曾冒死刺殺攝政王。那時的他,可謂知名人物,有著很好的名譽,受天下人的推崇與敬佩。豈料到了後半生,他卻不顧民族大義,甘為日本人的走狗,落一個遺臭萬年的漢奸罵名。

一個人混到這步田地,再輝煌的過去又有什麼價值呢?完全化為糞土,變得一文不值!

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需謹記這一忠告,尤其是那些在官場混的人,更需要處處小心、時時注意。哪怕你榮耀了一輩子,如果最後犯個大錯,可能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哪怕一個以前做盡錯事的人,但如果他痛下決心洗心革面,仍然是浪子回頭金不換,能夠獲得大家的原諒。如果他再做一些善事,就能夠獲得眾人口中的美名。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是讓人尊敬的老領導,眼看就要退休了,卻被查出貪污受賄,接受國法的審判。

中石化集團原總經理陳同海因受賄1.9億餘元,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陳同海犯事並突然辭去中石化領導職務是在2007年,當時已59歲,距離功成身退的60歲大限不過幾個月時間。晚節不保,是每個人最懊惱的事情,因為明明離功成身退只有一步之遙,卻在最後關頭一失足成千古恨。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類似的話:「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意思就是說,對於在事業上遭受失敗、事事不順心的人,應當體諒他當初的本意是為了奮發上進;對於事業成功感到萬事圓滿的人,要看他在以後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節。這就告訴我們不要為一時失敗而懊惱,更不要為一時的得意而忘形,因為還未蓋棺定論,遠不是喝慶功酒的時候。

有一些人,以前毫不起眼,我們都覺得他沒什麼能力,也就是個普通人,最後卻突然像吃了激素一樣勇猛無比,連連發力。接二連三完成艱巨的任務,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當具體到某項工作,道理亦如此,只有最後的結果可以證明一切。不管前期有多少失誤,別人不理解、競爭對手的冷嘲熱諷,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堅持努力,做出好的結果,一切的非議都將煙消雲散!由此可見,做人做事就像種田一樣,最後的收成才是評定的標準,那個時候勝負才見分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磨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17/37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