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驚心動魄!男子單手拉住跳橋女 2人懸在護欄外

現場驚心動魄

女子因感情問題想不開,她獲救後,緊張了半天的人們為成師傅熱烈鼓掌

成華清和付啟中都是奉節縣「兄弟電器」的空調安裝工,前天中午12點過,他們在一家餐館裡忙著穿線,成華清的工作完成後,一邊走出餐館外休息,一邊還催促著付啟中動作快點,兩人肚子都餓了。沒想到,隨後發生的這件事,讓他完全忘了餓肚子的事。

懸大橋上有個黃色人影

前天中午12點過,成華清和付啟中在一家餐館裡穿線,這是當天上午他們的最後一個客戶。一群人從成華清身邊跑過,似乎很激動地議論著什麼。他順著大家跑的方向望去,只見百米外的李家溝大橋上,圍了很多人。而大橋的外緣,隱約出現了一個黃色的人影。

「快去看,有人要跳橋了!」周圍人的喊聲讓成華清心裡一驚。他跑上前兩步,繞過了餐館門口的柱子,終於看清了橋上的情景:一位穿著黃色上衣的女子,正懸在大橋外緣。

「付哥!把東西拿出來,那邊橋上有人要跳橋!」還在餐館裡安裝空調的付啟中開始還沒領會到是什麼意思。成華清跑進去把他拉了出來,隨手還提上了高空作業時所用的安全帶這些工具。

成華清當時解釋說,安裝空調時所用的保險工具,這時救人最管用了,而付啟中幾乎沒有考慮,就馬上去開摩托車。雖然當時兩人距離李家溝大橋直線距離只有百米,但要繞路到橋上,還要些時間。

一路狂奔,付啟中開車,成華清就坐在後面,同時將安全帶繫到腰間。他想的是,先作好準備,等會兒一到現場,下車就可以去救人。不時有圍觀者的喊聲傳來,成華清一邊作準備,心裡一邊嘀咕:「妹兒!再堅持10分鐘,馬上我們就到了!」

抓跨過護欄拉住女子手腕

不到10分鐘,付啟中開的摩托車就來到了現場。此時,奉節縣警局的警察和消防大隊的救援官兵已拉起了警戒線。穿戴好安全繩索的成華清撥開人群,跨過了警戒線,警察上來攔他。「我是裝空調的,這種(情況)救人用得上我!」

大橋邊緣的輕生女子只有20歲左右,不停地哭喊,情緒十分激動。大家一直在勸說,但女子始終不肯上來,而且開始向大橋外側移動。

考慮到成華清穿的是便裝,容易接近女子,身上也做好了安全保護,還有高空工作的經驗。警察和消防隊員稍微退後,讓成華清在前面。可能是情緒一時失控,只見女子的身體突然往外縮,整個人瞬間往下掉。

當時在場圍觀的群眾,包括大橋下的人,都齊聲發出驚呼。更讓大家吃驚的是,女子並沒有落在橋下消防隊員鋪設的氣墊上,她雙手抓住了大橋外緣凸出的鐵桿,身體完全懸空。

此時已經容不得猶豫了,成華清跨過大橋護欄,右手抓住護欄,左手去拉女子。就在成華清的左手剛剛碰到女子右手時,對方的右手突然鬆開。幾十米的橋下又是一陣驚呼,不過女子還是沒有落下去,因為成華清的左手已經穩穩地抓住了她的右手手腕。

救空中換手成功救人

當時的情形只有靠得最近的成華清能說得清楚。

「我推測這個妹兒的心情當時肯定很矛盾。她一邊說『叔叔,你鬆手吧!』,她的左手卻死死地拽住水泥墩上凸出的鐵桿!」成華清感覺女子在有意識地將自己的身體往下蹭,可抓住鐵桿的左手卻始終沒鬆開。

「妹妹,再堅持幾秒鐘!」成華清左手抓住女子,可沒法將她往上拉,手開始慢慢地滑了起來:「可能是這幾天奉節的天氣有點大(熱),抓了一會兒,手心就開始冒汗,手上有些滑了!」

堅持了三四十秒後,成華清向橋邊的救援人員和同事付啟中大喊,讓他們抓緊安全繩。他握住護欄的右手也鬆開,一把抓住女子的左手。這一瞬間,成華清又鬆開左手,用左手抓住了大橋護欄。這樣一換手後,成華清就可以放心地用力了,右手很快就把女子往上拉了一段。接著,橋邊的眾人一起幫忙,這才把女子拉了上來。見到女子獲救,在場圍觀群眾中爆發出掌聲。雖然救人的驚險過程只持續了大約1分鐘左右,但對於輕生女子和成華清來說,這一分鐘太漫長了。

女子獲救後,交給了她父母。據介紹,女子是因不滿家人對其感情的阻止,心裡想不開而輕生。在救人後,成華清和付啟中則返回橋下的餐館,繼續中午沒有完成的工作。

揪心黃衣女子懸在大橋護欄外。

危險大橋高几十米,稍有不慎,成師傅和女子都會掉下去。

昨天下午5點,記者打通了付啟中的手機,接電話的卻是前天救人的成華清。

「他(付啟中)在窗戶外面裝空調,沒法接電話。」兩位空調安裝師傅和往常一樣還在外面上班。成華清今年37歲,但從事空調安裝工作有20年了。付啟中今年40歲,當空調安裝工也有10多年時間。

成華清說,當時他發現有女子要跳橋後,就下定了去救人的決心。「幹了這麼多年高空作業,只要做好保護措施,救人沒有問題!」

成華清還告訴記者,當時他最擔心的是,女子在他們趕到之前就跳下去了。「真是很緊張,不過還是把人救起來了!」成師傅對於救人表現得很謙虛:「我們在那裡,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吧!這是該做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重慶晨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425/39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