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紐時:重金屬污染驚人 中國大陸食物鏈正受到重大威脅

作者:

河南省的一名農婦在制鉛廠附近的農土中勞作。

一項研究顯示,中國重要的稻米產地遭受了嚴重的重金屬污染,而農田靠近工礦企業的情形正對中國的食物鏈構成重大威脅。

在《「有色」米——湖南衡東縣稻米重金屬污染調查》(Cadmium Rice: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China’s rice crops)一文中,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的研究人員對湖南省一座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園附近的農田、閒置土壤、地表水和稻米進行了採樣。湖南是中國水稻產量最高的省份。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些點位的土壤鎘含量超過國家健康標準200倍。這是一條新的證據,表明在幾十年的快速工業化和經濟高增長後,中國部分土壤出現了嚴重退化,而此類證據正在越積越多。本項研究採集的所有稻米樣品中,只有一份里的鎘含量沒有超出中國設定的食品安全標準。

自從2013年廣東省的一份政府報告稱44%的稻米樣品出現了鎘含量超標,並引起人們的關注以來,「鎘米」在中國已經成為了廣為人知的名詞。不過,綠色和平組織的這項研究把「鎘米」概念擴展到了「砷米」、「汞米」和「鉛米」上。在這四種有毒物質中,只有汞的含量顯得相對安全。

隨著「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國正在奮力搶救足夠的耕地,並保持較高的糧食自給水平。但除了產量之外,中國是否能保持土壤的健康仍是一個問題,」綠色和平組織的媒體主任唐大旻通過電子郵件接受採訪稱。

該研究試圖查明鎘的來源——近期的另一項政府研究顯示,中國7%的土壤遭受金屬污染。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很多採礦和冶煉大省同時也是產糧大省。從該組織提供的兩張地圖中可以看到,用色彩標出的省份中,金屬冶煉區和產糧區彼此靠得很近。

「鎘污染的主要來源是冶煉廠的排放,」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的土壤專家陳能場表示。他的說法跟綠色和平的研究結論相吻合。

研究稱:「根據閒置土壤樣本的分析結果,五種金屬元素(砷、鎘、鉛、錳和鋅)的濃度彼此間有顯著的關聯性,表明很可能來自同一個主要的污染源。這五種金屬在該區域閒置土壤中濃度的升高,很可能主要是由此工業園的排放造成的。」

文中稱,這些稻米的「鎘含量最值得關注,除了一個樣本之外,其他樣本的鎘含量均超過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稻穀中鎘含量限值(0.2 mg/kg),最高的一個樣本超出22倍」。

在接受電話採訪時,陳能場說:「通過食物攝入鎘是一個小劑量慢性中毒的過程。人體累積鎘的速度非常緩慢,但排泄和排出鎘的速度更慢。鎘的半衰期大約是17至38年,也就是說,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會減少一半。一旦進入人體,鎘基本上就會一直留在體內——就算不是一輩子,至少也會有大半輩子。」

「被人體吸收的鎘大約有三分之一會累積在腎臟,另外四分之一累積在肝臟。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巨大。一般來說,一個人一生不能攝入超過2克的鎘,」他說。

德博拉·布盧姆(Deborah Blum)上周在《紐約時報》的Well博客中寫道,稻米是中國人最喜愛的糧食,但也極易受到污染,因為它很容易從土壤中吸收金屬。

稻米是「世界上最廣泛消費的糧食之一,也是大自然中非常容易吸收金屬化合物的物種之一,」布盧姆寫道。她指出,美國也存在鎘和砷污染稻米的問題。但是,研究發現,德克薩斯州稻米中的污染水平「沒有高到足以引發警報的地步」。

上周,中共政府首次披露,該國五分之一的農田遭到了污染。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504/39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