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學者:有些派系利益集團選擇性報導令中港誤解加深

海外挺習黨媒多維網/丁學良稱,不清楚大陸媒體是否收到指示作此類報導,「至少有些利益集團,如果把香港描繪得是殖民主義對中國主權的挑戰,或把香港描繪得比實際更嚴重,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對於近年大陸與香港之間矛盾的日益突出,有香港學者認為,中港兩地的互相誤解主要是因大陸媒體的選擇性報導。

據香港媒體10月27日報導,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院丁學良教授認為,目前中港民間矛盾正處在歷史上最尖銳的時期。相對於香港對大陸的誤解,大陸對香港的誤解程度更深,也更普遍,誤解的來源則主要是大陸媒體的選擇性報導。

丁學良憶述,回歸前的香港,除小部分人對中共政權尖銳批評外,大部分民眾並不熱中參與政治。而在民間層面,已經存在對講普通話者的歧視。回歸後,除了小部分在大陸出生和長大的人之外,大部分香港人都在摸索與大陸人溝通的方法。

港人抗議大陸遊客來港購物

2005年,丁學良離港赴美,2008年回到香港,看到了中港矛盾的白熱化,他形容為「中港關係最糟糕的時代」。丁學良說,香港對大陸的敵意,主要源自大陸旅客、奶粉客、孕婦、跨境學童對香港空間的擠壓。他認為這些改變令那些與政治無關的人,日常也愈來愈難忍受。他表示,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歧視相比,如今香港民間對大陸人情緒的表達不再隱晦,表現得更具挑釁性和攻擊性。

同時,大陸民眾對香港的敵意也有增無減。丁學良認為,香港信息自由度高,能獲得關於比較接近大陸真實情況的信息,但大陸所有關於香港的信息都經過嚴格審查,大陸傳媒的一些行為令他深感不解。

2013年10月,一名從港大畢業的女白領劉涵在港遭遇車禍身亡,《人民日報》在14日發表文章《大陸生香港求學遇車禍死亡千人點讚稱「蝗蟲」》,在大陸網上廣為流傳,引起熱議。「大陸媒體背後水很深,關於香港的報導,不是你想報導就報導什麼,為什麼涉及香港的負面報導可以滾雪球……」丁學良表示,在大陸大部分信息都是受控制的,大部分人讀到這種信息,都會容易產生反感情緒,進而給香港人戴上「走狗」「漢奸」一類帽子。他說,大陸讀者看到的是有選擇的放大矛盾的報導。

丁學良稱,不清楚大陸媒體是否收到指示作此類報導,「至少有些利益集團,如果把香港描繪得是殖民主義對中國主權的挑戰,或把香港描繪得比實際更嚴重,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外挺習黨媒多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028/46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