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曹長青:南方朔的轉變啟示中國知識人

作者:
作為當代保守主義的奠基者,伯克以支持美國獨立革命和後期反對法國大革命著稱。在經濟理念上和伯克正相反的馬克思,曾以小人之心度伯克這個君子之腹,說伯克是受僱於英國君王而批評法國大革命,然後又是受僱於美國而批評英國。狹隘、極左的馬克思,完全無法理解一個真正自由主義者的視野和視人的權利高於一切的價值取向。

南方朔曾是台灣知名的統派評論家、國民黨意識形態的堅定支持者。但在過去幾年,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一個統派文人,轉變成支持台灣人民選擇權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最近,他在台灣《自由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香港要民主,台灣爭獨立」的專論,不僅旗幟鮮明地力挺香港雨傘革命,甚至贊同台灣獨立。

在這篇文章中,南方朔引用介紹的(美國獨立革命時期)重要英國政治家威廉.小皮特(William Pitt,不是老皮特)、知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等,就英國要武力鎮壓美國獨立革命而發出的異議聲音,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尤其具啟示作用。

威廉.小皮特是英國歷史上非常知名的政治家,他起碼創造了兩項記錄:一是24歲就擔任首相,是英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首相;二是他強力主張市場經濟,拜《國富論》作者亞當.史密斯為老師,對這位市場經濟理論鼻祖畢恭畢敬;在他兩次擔任首相期間,致力推行《國富論》倡導的降低關稅、世界通商的市場經濟政策。

埃德蒙.伯克同威廉.小皮特首相一樣,也是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體制的信奉者。他認為,「政府若企圖用任何手段操弄市場,就違反了市場經濟的原則。」

作為當代保守主義的奠基者,伯克以支持美國獨立革命和後期反對法國大革命著稱。在經濟理念上和伯克正相反的馬克思,曾以小人之心度伯克這個君子之腹,說伯克是受僱於英國君王而批評法國大革命,然後又是受僱於美國而批評英國。狹隘、極左的馬克思,完全無法理解一個真正自由主義者的視野和視人的權利高於一切的價值取向。

南方朔的文章介紹了當年威廉.小皮特、埃德蒙.伯克等英國知識精英,在面對美國要從英國獨立出去(獨立戰爭)時,他們不是從大國沙文主義的「大英帝國」出發,不是以民族主義的心態「反美獨」,而是視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權,高於「英國」國家利益。

英國知識先賢推崇的這種尊重個體選擇權的價值,給今天中國知識分子如何面對台獨、藏獨等,提供了最重要的思想依據和精神啟迪。南方朔先生的思想轉變,當屬典型一例。

南方朔先生曾為英國歷史學家保羅.詹森(Paul Johnson)的名著《知識分子》台灣版(《所謂知識分子》作序。該書的最後一句話是:

「任何時候我們必須首先記住知識分子經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必須把人放在第一位、、、、、、」。

2014年11月8日於美國

附錄:

南方朔:香港應民主台灣爭獨立!

近年來,我對十八世紀英國大改革時代的思想及政治極為重視,今天我們所謂的「激進派」或「基進派」(Radicals),乃是當時的常態。他們主張要改變就要從根本處改變。他們努力的對抗主權,主張自由、民主和人權,更難得的乃是他們能以自由民主的標準,關心國家的體制問題,美國的獨立建國就受到這些「激進派」很大的支持。也正是延續了這樣的民主精神,英國最近才會舉辦蘇格蘭的獨立公投。要不要獨立,乃是蘇格蘭人民的權利,英格蘭人沒有發言權。國家的聯合不是靠武力,而是要靠同意。

而這種民主的同意原則,在十八世紀就已由許多偉大的民主政治家和思想家深入的作過論證。當年美利堅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英國企圖對美利堅課徵印花稅,引起美利堅人民的反抗,英國重要的改革家、國會議員庇特(William Pitt)就於一七六六年在國會發表《我很高興美利堅人民起而反抗》的著名演說。他明言,「美利堅人民是英國的嫡子,而不是英國的私生子。」他明言向美利堅課稅,英國是無權的,權在美利堅人民自己。英王國的越權,只會摧毀了英王國和殖民地的信賴關係。到了後來,事情鬧大,美國主張獨立,英王國派凱吉將軍攻打波士頓,他又在國會主張將凱吉撤職,他認為靠蠻力完全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英王國也無權這麼做,訴諸武力只會毀掉英王國的正當性,「讓英王國砸掉自己」(The kingdom is undone.)。到了一七七七年,他甚至明白指出,英王國不可能征服美利堅人民的心,只是毀掉了英王國自己的民主價值。

「武力是醜惡且無用的工具」

除了庇特等政治家本於民主原則,同情或支持美利堅的獨立革命外,更重要的是,十八世紀偉大思想家、同時也是愛爾蘭選出的英國國會議員愛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在一七七五年三月廿二日的大會上,發表了為時三個小時的長篇演講,替爭取獨立的美利堅人民講話。他說,「雖然有人主張揮舞著軍隊如雷的大旗,但我寧願相信深思熟慮的經營而非武力。因為要保有如此眾多、積極,而有精力的美利堅人民,武力乃是醜惡且無用的工具。」他認為英王國對美利堅作戰,縱使戰勝也是敗了,因為這將使問題失去了溝通妥協的空間,也傷害到感情,再也無法補救。在作了這些論證後,柏克接著說了一句對英國政治影響極為深遠的絕世名言,他說道:

「政治上的寬宏大量在真正的智慧上並不少見,但一個大帝國和小心眼卻是並存的病害。如果我們意識到這種處境,我們就應該對何以如此有改正的熱情,我們對美利堅就應像對上帝祈禱時一樣,讓我們提高自己的境界,讓自己成為可信賴的偉大。」

正因為十八世紀,英國出了許多激進的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所以英國的民主人權遂能突飛猛進,他們也才本於自由民主的原則,同情並支持美國的獨立。一七七八年,英國的里奇蒙公爵,以及最激進的政治改革家富可士(Charles Jams Fox)才推動承認美國的獨立。

因此,十八世紀起,英國的改革家們,念茲在茲的,就是要促進英國的自由民主改革,他們也主張美利堅人民有權獨立建國,他們要讓英國成為一個足以「面對蒼天(Sursum Corda,拉丁文祈禱詞)的進步帝國」。而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北京對港人完全不信任

而中國的發展則完全不同。中國自古即是個君主專權的老帝國。它在國家衰敗時,就恣意蹂躪人民,而當國家處於順境,即所謂的「盛世」,雖然會賜與人民較多生活上、尤其是消費行為上的自由,但對公共事務則被少數官僚所壟斷,人民不容許參與。縱使現在由於媒體發達,它不得不開放某些低階事務,但攸關治理最巨的媒體自由、司法中立、政治的選舉被選舉等基本的權力,仍在一黨手中獨占,並以防止外國勢力介入作為理由。

就以香港為例,九七回歸至今,它雖說「一國兩制」,但其實「港人治港」的口號完全沒有落實,北京對港人完全不信任,港式的民主只不過是橡皮圖章式的民主,必須完全接受北京的規定。這種不信任港人的作風,長期累積的結果,終於在爭取真普選問題上正式引爆。北京的心態,真的像柏克所說,暴露出它做為一個新興的大帝國、卻小心眼至極的反動心態。如果北京不能答應香港青年的要求,北京必然徹底失去香港的人心,最後真正徹底失敗的乃是北京自己。

重建「大帝國、大心眼」格局

因此,我在此仍願引用柏克的名言,當前的北京,早已應該徹底改變「大帝國、小心眼」的心態,重新建立「大帝國、大心眼」的格局,重建中國的政治高度。一是讓香港人擁有真普選主權,港人的完全自治並不是洪水猛獸,港人的真普選只會有利於北京,幫北京加分;第二則是北京的政治遠見之大,也應像當年英國改革政治家和思想家支持美利堅獨立一樣,也支持台灣的獨立。台灣獨立和港人真普選一樣,北京將會贏得台灣人的感情,台灣獨立對北京是有利的。台灣若獨立,台灣被國民黨操弄的社會對立也可迎刃而解。

十八世紀英國優秀的改革家和思想家輩出,形成了「大帝國、大心眼」的新時代。不但英國的自由民主得以深化,也同時支持美利堅的獨立。這對中港台的改革人士,應有啟發吧!讓我們共同來迎接新的大改革時代!

(作者南方朔為文化評論者)

——原載台北《自由時報》2014年10月12日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11/47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