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你不懂的段子手:權力的遊戲

2月中旬第一次見小熊貓的時候,他為了構思一條段子創意,頭一晚凌晨兩三點才睡。他已經這樣憋了好幾天。兩個月後再見他,創意還在難產當中。這段時間都夠現實中的熊貓生個小寶寶了。

小熊貓沒有助手。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會向任何人求助,也不會詢問任何人的意見。他所有的創意都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他會把碰到的各種有趣事情記在一個小本上面。

‌‌「小熊貓因過分投入創作而罹患抑鬱症‌‌」是業內流傳甚廣的消息。

@偉大的安妮|微博粉絲920萬+

被稱為‌‌「段子王‌‌」的賴寶曾表述過創作壓力與抑鬱的關係:‌‌「我們每期之前攢稿子,連續幾個通宵,絞盡腦汁地想怎麼讓觀眾笑,那種折磨是特別摧殘人的。讓人哭容易,讓人笑很難。‌‌」這似乎印證了李鐵根的說法,‌‌「寫段子純屬個人愛好,並非職業,假如這種職業真實存在,那麼無疑是世界上最無聊的崗位……每個段子創作者都有過憋段子的經歷,這對他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來說,都是極為有害的。‌‌」小熊貓本人否認了抑鬱症的傳聞。‌‌「抑鬱症是我對外界的一個藉口,因為我效率比較低,比較注重品質,做得比較慢一些。‌‌」

但他承認,確實有過焦慮和緊張的時刻。‌‌「那時我會停下來,靜一靜。如果你對這件事產生很大的焦慮感,你為什麼還要做這件事,為什麼還要讓自己不開心?‌‌」

白洱說,他基本不會逼著小熊貓交稿,萬一超過死線,他就付毀約金,但絕不向甲方妥協。

‌‌「我相信內容為王,我一定會堅持內容為王。有人為了掙錢可以犧牲一切,我一定不能犧牲。我可以少掙錢。‌‌」如何把廣告和創意在段子中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段子手必修的學問,也是三家公司所要面臨的業務問題。牙仙廣告是其中唯一一家不在這個過程中對段子手進行指導或干預的,白洱帶著那種特有的驕傲認為創作者應該獨自解決這個問題。樓氏文化走的是另外一個極端,廣告內容由公司的策劃人員製作完成,段子手無需費心也無權過問,只要負責發布就可以。

鼓山文化採取了配合的策略,公司把客戶的需求翻譯成創作需求,段子手們需要做的是把商業語言轉化為大眾語言。

隨著行業的發展,分工越來越明確。一些大牌的段子手,甚至會有自己專門的團隊完成全部製作,形成流水線的工作程序。

同道是其中最好的例子。作為鼓山文化旗下的頭牌,他在銅雀的建議和協助下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從創作的痛苦漩渦中解脫出來。

‌‌「開始是我自己畫,後來就不畫了,太辛苦,太花時間了。創意要想半天,畫起來還要六到八個小時。‌‌」

在確定了人物設計、創意方向後,同道在銅雀的建議下成立了工作室,團隊包括兩個助理、兩個畫師,如果工作量大,畫師還會把一些繪畫的工作外包出去。

目前,同道已經徹底把微博的內容製作全部交給了工作室,成了甩手掌柜。‌‌「我就是看一看,把握一下大方向。‌‌」

疊代

有趣的是,白洱和小熊貓都非常不喜歡‌‌「段子手‌‌」這個稱呼。

在白洱看來,段子手是一個品質不高的工種。他更願意用‌‌「創意人‌‌」、‌‌「作家‌‌」、‌‌「畫師‌‌」來指代旗下的段子手們。

白洱和小熊貓認為,粉絲需要段子,卻並不需要段子手。我問白洱,如何解釋段子手所擁有的海量粉絲?他的回答是:泡沫。

行業的現狀並不能讓白洱滿意:‌‌「是的,我們保證了很高的品質。但你覺得我們在微博上做一個圖,然後隨便講幾個通俗易懂的笑點,然後插幾個廣告,是一個很高尚的事情?它只是一個渠道廣告而已。說得粗淺一點兒,站台邊一個廣告牌而已。說我們的廣告牌挺好看的,一年賺挺多錢的,這個並不能讓我們沾沾自喜。‌‌」

白洱所創立的商業模式實際上非常傳統,其與普通廣告公司的區別主要在於擁有段子手這一核心競爭力。

銅雀在這個基礎上看得更遠,他認為,僅憑在社交媒體上發廣告的時代終究會過去,有必要繼續開發段子手的原創價值,並在各個內容領域尋找突破口。

他認定,這正是段子手行業疊代的方向所在,事實上他已成立圖書、動漫、影視等子公司去包裝段子手,配備專屬負責人。他說,‌‌「你可以把我們看成是一家經紀人公司。‌‌」

雖然從數據上看,目前,植入、轉發廣告仍然是段子手的主要盈利模式,但段子手的影響力正在從社交平台向外蔓延,事實上,位於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正在慢慢脫離段子手的身份——小熊貓憑藉影響力和人氣,成了一家O2O軟體的合伙人;

同道的工作室正在籌備有關星座的十二本圖書,網絡劇已經做出了樣片;同道本人的全部精力則都在一個APP創業項目上,公司已經有四十餘人的規模,其人生目標是在三十歲之前讓公司上市,段子手身份帶來的月均百萬廣告流水,只被他看作是‌‌「零花錢‌‌」;

作家馬伯庸是段子圈內老一輩的代表人物,他正在銅雀的配合下籌備電影《風起隴西》的拍攝計劃;

‌‌「眼睛長在屁股上‌‌」是售樓先生簽下的第一批段子手,這個23歲的年輕人剛剛大學畢業就完成了轉型,成為網絡劇《名偵探狄仁傑》的主編。

@眼睛長在屁股上|微博粉絲126萬+

與社交平台的微妙關係,也逼迫著行業轉型的速度。

段子手們曾和新浪微博保持著良好的關係。2013年後,段子手群體就成了新浪微博活躍度的支撐點。雙方進入了為期一年多的蜜月期:段子手會得到微博資源上的傾斜和照顧,比如出現在新用戶初始關注對象的推薦名單上、更多上熱搜榜的機會;而當微博更新版本、舉辦微博之夜等活動時,段子手也會發文捧場。但隨著段子手們所占有的蛋糕越來越大,新浪微博的態度開始出現轉變。首先,段子中夾雜的廣告受到越來越嚴厲的審查,出現購買連結的會被刪帖,甚至有降權的危險。

更為致命的是,一項政策正在流傳:社交平台要求從段子手的廣告收入中抽成30%,這項被業內人士戲謔的‌‌「保護費‌‌」政策,一旦強行推出,對段子手們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

事實上這種情況並非第一次出現,早在2013年,‌‌「冷笑話精選‌‌」和‌‌「微博搞笑排行榜‌‌」就因為拒絕廣告分成被刪號。

對於段子手而言,廣告也並非創意變現的最佳模式。

一直以來,在段子手和粉絲之間,接廣告是一個彼此心照不宣的事實。如小熊貓所說,‌‌「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我在做廣告,我也不會說。否則,大家一定會覺得不尊重他們。‌‌」

儘管段子手們在創作時付出了心血,當他們知道收入將被曝光時,普遍表現得忐忑不安,害怕粉絲無法理解。

一名段子手在接受採訪後要求我們把他從報導中剔除出去。他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大家都知道我們在賺錢,但不知道我們賺了多少。如果他們發現我們賺了很多錢,那你覺得大家會咋想?‌‌」

最糟糕的情況是廣告出現質量問題。屆時段子手的信譽將受到影響。

2014年,小馬甲曾經轉發過一條有關‌‌「御守‌‌」的廣告,聲稱‌‌「良心推薦‌‌」。該‌‌「御守‌‌」號稱來自日本,十分靈驗,但事後粉絲們發現,它實際上產自國內的一家山寨廠商。儘管小馬甲隨後刪除該微博,但此事成為粉絲們長期爭論的焦點,在一些八卦帖內被頻繁提及。相比商業化腳步的輕快,段子在題材上的選擇則相對固化,數年來,一直局限於家長里短和娛樂等領域。

@谷大白話|微博粉絲481萬+

谷大白話專注翻譯美式脫口秀4年,在他看來,脫口秀、段子‌‌「三俗‌‌」與‌‌「積極向下‌‌」的特點,與題材的嚴肅並不衝突。

谷大白話說,政治、族群、同性戀等話題是美式脫口秀中的常客,2012年的美國大選在各種深夜脫口秀中幾乎被調侃了一整年,導致有一半美國年輕人從脫口秀中獲取與選舉有關的信息。

谷大白話還舉出了美國9.11健康法案(ZadrogaBill)的例子,該議案一直被共和黨人阻礙,最終通過,被認為和2010年該提案搬上囧司徒每日秀有密切關係。主持人Jon Stewart甚至得到了白宮發言人的稱讚。但在國內,政治是段子中甚少觸碰的題材。‌‌「段子手不會去碰政治,他們不敢碰,太多碰了的被刪號,導致收入來源沒有了。‌‌」銅雀有點兒懷念2013年的新浪微博,他覺得那段時期的話題中‌‌「有意義的事情‌‌」更多一些。售樓先生對此倒不以為意,他的理解是:‌‌「我們關注的是社會,國家大事自然有國家領導人來管。‌‌」

段子的靈魂

‌‌「血液從右心室經動脈血管流出,造成肺部突然膨脹,反覆多次地迫使血液中的空氣猛烈地從肺部呼出,由此產生一種響亮而含糊不清的嗓音;同時,膨脹的肺部一邊排出空氣,一邊運動了橫膈膜、胸部和喉部的全部肌肉。並由此再使與之相連的臉部肌肉發生運動。就是這種臉部動作,再加上前述的響亮而含混的嗓音,便構成了人們所謂的笑。‌‌」

這是笛卡爾在《論情感》中對笑的描述。毫無疑問,引人發笑是段子亘古不變的基本屬性,也是段子最重要的意義。

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的傳播形式賦予了段子更深一層的意義。

段子正在變得觸手可及,它已經滲入到睡前、醒後、上下班途中、吃飯時的各個碎片時間當中。段子變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段子的形式也正在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段子不再局限於有著起承轉合、伏筆包袱的完整故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寫日常。

段子手‌‌「粽粽粽粽粽粽粽‌‌」(下稱七粽)是日常派的代表人物,她的微博數量幾乎是小熊貓的十倍。多的時候,她一天能發五十多條,大部分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加上哈哈哈哈。休閒璐寫的也全是日常生活。她記錄了自己在泰國遊玩的經歷,以及自己結婚與離婚的過程。她媽媽這麼評價她的微博內容——‌‌「不要老在網上寫月經,多寫寫高雅的事情。‌‌」

@休閒璐|微博粉絲71萬+

但粉絲就是買單。這些絮絮叨叨的生活記錄,就像是過往生活中一天到晚都開著的電視機,內容是其次,帶來的陪伴形式才是粉絲們所需要的。

段子手正在走進粉絲的生活。一個好的段子手會懂得如何和粉絲互動,給粉絲抽獎,發禮品;人氣高的段子手會得到粉絲的擁護,如小馬甲有132個粉絲群,人數達萬人以上。小熊貓的粉絲群,一天能有上萬條聊天記錄。

段子手的影響力深遠莫測:網絡語言的流行、中二和呆萌傻缺氣質的風靡都有他們推波助瀾的因素。

‌‌「大咕咕咕雞‌‌」是白洱目前所簽約的最後一個段子手‌‌「伐開心要包包‌‌」、‌‌「你感受一下‌‌」、‌‌「炸裂‌‌」、‌‌「噴了‌‌」這些流行的網絡語言源自他創作的段子,但這遠不是他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大咕咕咕雞‌‌」非常神秘。他不接受採訪,偶爾發照片,用的也是別人的照片。他在微博的自我簡介是‌‌「敘事詩人‌‌」,公司在他的介紹欄里則只是寫了個‌‌「?‌‌」。我要他的老闆白洱用一句話介紹下他這個人,結果白洱說:‌‌「我看不透他。‌‌」

我唯一知道有關他的確切信息是:男性,三十多歲。他的段子一直在描寫日常生活,但又有著從現實中抽離的扭曲感。於是,他持之以恆地構築出了一個大型荒誕世界。

比如‌‌「遠方‌‌」這個詞,大咕咕咕雞經常提到,每一次的意義都很模糊,每一次都讓人產生新的感受。

有時,遠方是對中產階級的假模假式文藝腔的嘲諷——青年美工小李突然不見了!辦公室亂成一鍋粥。小李在桌子上留了一個紙條寫道:壓力好大,我要去遠方了。再見!老闆暴怒,叫來小李的男朋友小張,小張使用蘋果行動電話定位功能,直接找到小李位置!定位顯示小李在家裡床上躺著看電視。

有時,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朦朧的意境,如詩《七月》——‌‌「有一段時間我們仰臥河底,在另一個角度看時光流淌。你將所有的遠方稱為河流。‌‌」

更荒誕的是,在《武漢某幸福中產家庭里一個狗的波瀾壯闊大計》中,一隻狗也提出要去遠方,舉了各種理由,還向主人要五千塊錢作路費,體現出一種對狗生的迷茫——‌‌「青年一個狗的路在何方?‌‌」

‌‌「上帝派我來這個世上,我的使命是什麼?‌‌」一個狗激動,前手們激烈比劃。

‌‌「我要出去,我必須出去!去尋找靈魂!尋找自我!‌‌」‌‌「解構,打亂,重組,‌‌」‌‌「尋找!尋找!尋找!‌‌」‌‌「找到真正的我!‌‌」一個狗繼續激動。

怎麼樣,你感受一下?也許你會說,這都是些什麼鬼!我似乎無法反駁。但它們實際上可以用蘇聯文學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寫作方式來解釋。

這個理論的現實基礎是:生活是機械、呆板的,感受是奢侈的,大部分人的人生會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單調、乏味、麻木不仁的漩渦當中,造成‌‌「事物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知道它,但卻對它視而不見‌‌」的情況。

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陌生化——使事物複雜化,增加感受難度,從而延長感受時間。通俗地說,就是換一個角度和邏輯來觀察生活,達到和生活初次見面的體驗,以此讓人們的感受從麻木不仁的狀態中驚醒過來,重新回到原初體驗的準確觀察和感受狀態。

如笛卡爾對‌‌「笑‌‌」的描述,就是典型的‌‌「陌生化‌‌」手法。

而這正是大咕咕咕雞的風格所在:常常以女性,甚至貓、狗的視角去觀察生活;用詞夾雜英文、黑話(如‌‌「行動電話‌‌」)、方言(如‌‌「昏古七‌‌」)、自造詞(如‌‌「你國‌‌」);行文大量使用口語;敘事時不停切換鏡頭;場景之間採用碎片化處理……

這些讓人神魂顛倒的特徵,是他被粉絲們稱為‌‌「靈魂特師‌‌」(比大師更高一級)的原因。事實上,這也是典型的陌生化創作手法。雖然大咕咕咕雞本人從未承認過這一點,但在他的一條段子裡我找到了蛛絲馬跡——小劉常年在陝博作假講解,故意胡說八道,指鹿為馬,把漢代的說成宋代的,把銅的說成金的,把男的說成女的,把反賊說成皇帝,把驢說成馬,用自己編造的故事欺騙外地遊客,反響極壞!許多遊客回去以後上網一查,才發現被騙了,氣憤異常!群眾舉報如雪片紛沓而至後,小劉被陝博保衛處抓獲。小劉說:我沒錯,我就是想讓你國生活陌生化,讓遊客產生思考。我是在行善,do good。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GQ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12/55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