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女知青集體出賣貞操只為進城上大學

—一個知青帶隊幹部的直白——記念知青上山下鄉運動45周年

作者:

毛澤東臨終前1976年2月,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問題的信上批示「知青問題,宜專題研究,先作準備,然後開一次會,給予解決。」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決」。1978年《全國知青上山下鄉會議紀要》指出: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知青下鄉運動,「缺乏整體規劃,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鄉知青中的不少實際問題長期未能解決。」就是對這場運動的總結。1978年10月到1979年1月,雲南數萬知青組織請願、遊行和罷工、絕食,要求回城安置。1979年2月,中央終於承認在雲南的知青有資格回城。不到三個月,十幾萬知青離開雲南。全國各地紛紛跟進。1981年底,國務院知青辦併入國家勞動總局,各省、市、自治區也仿照辦理。至此,歷時20餘年的(嚴格意義的運動應該是10年),這場主要起於大躍進後困難時期,高潮於文化大革命經濟停滯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消失也結束了。無數事實表明,「1968年開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是文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對長達十年的文革、史無前例的中華民族大劫難,包括《文革的伴生物——知青上山下鄉運動》,隨著歲月的前行,竟然也在總體認識上非常模糊甚至混亂。

進入21世紀以來,主串流媒體掌控話語權,比如,天津中老年時報2011年10月14日刊登部分知青<北大荒青春影像>感懷,標題歲月如歌。內容:回首往事,最憶是青春。……這也是一種記念,一種幸福,一種感動。開闢專欄:刊載知青撰寫「無悔青春」、「插隊憶趣」、「捕魚拾趣」、「科爾沁——丟不掉的情」……那麼,事實真的如主串流媒體所言嗎?那些非正常死亡的知青地下有知,她們會對我們說些什麼呢?他們曾經是我們的朋友,夥伴,如果她們有權利重新選擇生活,她們會選擇知青嗎?她們會無悔嗎?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說實話,除了媒體的大肆宣傳,又有多少人是發自內心,自覺自愿地走上這條路的呢?人們應當還記得1979年知青大返城,下鄉知青在各級官員面前苦苦哀求的情景。事實上,大多數知青因為上山下鄉而失去了求學、就業機會,這代人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工農兵學員,加上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的知青,充其量不過百餘萬人,相對於上山下鄉的2000萬人實在少得可憐。

在就業方面,待業是伴隨他們返城的新名詞,他們中的幸運者以不相稱的年紀進入國企從學徒工、臨時工做起,在專業技術上的熟練程度並不優於比他們年輕得多的後代人。而還有相當多的返城知青長期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自謀生路,還記得媒體報導,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知青賣大碗茶嗎?當改革更加深入一步的時候,這代人的年紀使他們在國營企業的體制改革中首當其衝,下崗這個新名詞又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這代人的肩上。如今他們已步入老年,不少人靠著微薄的社保生活。

也許他們有許多懷舊,但青春在他們畢竟是一種被劫掠,這才是回城多數知青的生活寫照。親歷那場運動的老知青,應該把歷史真相和自己的真實感受講出來,讓人們更好地總結教訓。每一個人不能放棄自己的歷史權利,就像要保護我們的財產權利一樣,去保護我們歷史的權利。每一個人的記憶彌足珍貴,每一個人的歷史都不應遺忘。這對當下以及我們的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知青對「有悔青春」和「無悔青春」的爭論,成為知青群體中對那一段特殊經歷的分歧意見。「有悔」者,痛感時代對整整一代人的深重折磨,他們感慨磨難、追撫傷痕和命運的不公。「無悔」者,深感知青經歷使自己磨練了意志,加速了成長。筆者下鄉的賈家大隊現任書記和我說,有一個瀋陽知青成為當今企業家,他出資招待原一起下鄉的瀋陽知青回到下鄉地待了三天,他在座談會上高呼,「我感謝領導和鄉親們,沒有當年在盤錦的磨難,就沒有今天我的成就,」面對現實,前者發出吶喊和譴責;後者,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成為知青群體的幸運兒,他們選擇與接受和諧社會的召喚。請問媒體,有知青經歷的成功者能有多少?進入二十一世紀,媒體的宣傳,政府的支持和呼應,一部分知青選擇了遺忘,知青大都對下鄉生涯並不忌諱,因為共同的記憶和體驗,五六十歲的人會有一種懷念青春的情結,所以他們寧願忘記痛苦,用紅色眼鏡來看過去。這種情誼對他們按照下鄉插隊的地域形成立各種各樣的聯誼會、網站等組織起了重要的作用。知青強調他們在這個運動里得到的一些有價值的青春記憶很正常。但是要分開主觀和客觀。

正如,一個女知青所言,「歲月如歌有喜歌和悲歌,我們只能把悲歌埋在心底,現在人已老了,樂樂呵呵多活幾年,要不,又能怎麼樣?……」話語中的無奈,躍然紙上。10餘年前,成都知青的聚會活動上,一條「青春無悔」的橫幅被不同意見者扯下:「無悔?你們無悔你們就回去!」漸漸步入晚境的知青們,現在生活條件、經濟狀況較好的知青,大多不會再計較那段經歷蒙受的損失,他們更願意和媒體保持一致;享受晚年的快樂!(僅天津市知青組織的qq群就有數個,活動以唱歌、跳舞,打球為主)。那些在上山下鄉過程中家庭遭受喪子女之悲(和我一起下鄉的知青小於就因治療不及時,大腦炎七天後死亡),知青遭受離異之苦、傷殘之痛,以及終身失去升入大學及錯過遇到知音機會的男女們,他們回首上山下鄉的往事時,又怎能「無悔青春」,不把現狀中的嘆息歸咎於上山下鄉運動?

一個民族如何對待曾經的歷史,是一個民族成熟與否的標誌之一,更是民族團結的紐帶之一。媒體對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採取選擇性的回憶以及洗白歷史都是對民族、對後代子孫的不負責任。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射出每個人前行的歷史軌跡,多數人是轉瞬一逝的流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還有某些人是體制下的人造星,歷史長河中只有屈指可數的人或群體是恆星。在20世紀的中國歷史上,知青群體是一顆永遠發光的的恆星,他將永遠運行在中國歷史的軌跡上,照耀著未來的中國人民前行的腳步。

(三)

沒有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就不會有紅衛兵運動的偃旗息鼓;知青運動的返城風暴是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

1968年12月22日,「偉大領袖」發布最新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由此展開。在約十年的時間內,共有超過一千七百萬青年離開家鄉奔赴農村和山區。今年是知青上山下鄉運動45周年,大陸知青自我紀念再掀高潮,一些報刊也相續進行了報導,如何認識和評價這場運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曾是一名1974年鞍山市知青帶隊幹部,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上,今年觀看北京「復興之路」展覽,「實事求是」匾額赫然在列,願意對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再談看法。

一、發動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主因

1、結束紅衛兵運動:文革初期,毛澤東曾十一次在天安門接見和檢閱到京的紅衛兵,表示對他們的支持和希望,壯大起來的紅衛兵在毛澤東紅司令指揮下所向披靡,為毛澤東的戰略部署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紅衛兵運動就不會有1968年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除台灣省外)。紅衛兵運動為各個省市相續成立的革命委員會功勞顯赫。各地方成立的紅衛兵在隨後的運動中大都分成兩派(造反派、保守派),北京各高校大都分為天派,地派兩大派別,匪夷所思的是每一次中央文革領導對北京兩派的講話,兩派都歡呼,兩派領袖傳達講話內容,都是傳達對自己派有利的方面,雙方各取所需,為了摽榜自己這派更忠於毛澤東,兩派從來沒有停止過派性鬥爭。以清華大學為代表的清華井岡山兵團與清華4.14兵團爭吵不斷,武鬥不斷,毛澤東的「鬥、批、改」已經轉化為造反派內部的互鬥,為此使毛澤東對紅衛兵從希望到十分失望,「鬥、批、改」結束遙遙無期。從1968年7月底起,毛澤東派解放軍和工人的宣傳隊進入大學,強行制止派性、恢復秩序,緊接著就掀起了上山下鄉運動。可以說,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是迅速結束紅衛兵運動的關鍵一步,宣告成立兩年多的紅衛兵運動完成了歷史使命壽終正寢。

2、意識形態:毛澤東認為中共建政十七年以來,中國的學校教育是資本主義、修正主義教育,青年越來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脫離革命理想,因此,他們必須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才能成為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紅衛兵無休止打派仗間接驗證了他的看法。與此同時,上山下鄉還能為縮小「三大差別」(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做貢獻。

3、經濟領域:⑴中國農村歷來落後,發展農村和邊疆地區,需要城市青年把知識、文化、科技帶下去,而邊疆是「反帝反修的最前線」,需要增加防衛力量,建立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就是基於這樣的考量。⑵解決城市青年就業和城市人口膨脹等問題,據說失業只是資本主義社會固有問題,在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不存在。為此從1956年起上山下鄉就和解決失業「結合」起來了,為此,黨中央樹立了「邢燕子,侯雋,---」等典型人物,成為國人學習的模範,那時被稱為知青上山下鄉。三年文革,全國抓革命是實,促生產是虛,不可能通過大規模投資擴大內需提供職崗。同時,大學停辦,高中縮招,初、高中積壓的畢業生必須安置,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為一篇報導的編者按語中發表的毛澤東指示,這篇報導的題目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裡吃閒飯」。結合當時蘇修亡我之心不死及「備戰、備荒、為人民」的需要,疏散大量的城市人口,減輕城市供應負擔是必須的。

毛澤東發動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可以達到上述三個目的:⑴結束紅衛兵運動,⑵遮掩可能出現的大面積失業困局,⑶解決城市人口膨脹問題,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真可謂「一箭三雕」。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能夠達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人物眾多,但毛澤東能調動全國百姓呼應已達爐火純青地步,實為當今世界第一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至於將城市人口和青年精英送往農村——工業化的相反方向,會造成怎樣的歷史後果,在文革沒能按預期設想情況下結束,只能先行一步,解決當前問題。後續問題如給李盛霖信所言,容「統籌解決」。

二、知青返城風暴是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力

4、毛澤東去世,四人幫被捕,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失敗,也預示著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社會的現實是知青通過上山下鄉,在廣闊天地他們認識了農村,通過認識農民而真正認識「與工農相結合」,通過嘗到「再教育」而意識到「再教育」的實質內涵,從宏觀上,知青上山下鄉完全與現代化背道而馳,通過簡單的農業勞作怎麼可能進至科技化?開荒種地、揮鐮收割怎麼比得上機械化操作,知青的青春熱血揮灑錯了地方,對於國家來說,除了「浪費」一代人的智力,還支付了巨大的道德成本,動搖了「實事求是」這一社會之本。筆者在青年點就遇到某些知青為了躲避下地勞動,為了早日回城編盡瞎話,方法和手段無所不用。文革結束,1979年2月,雲南勐臘農場千餘知青跪地向農墾總局局長哭求:「我們要回家!」開啟了全國知青的返城風暴。各地知青返城請願成為最大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北京知青返城後,政府不能安排工作,知青們賣大碗茶謀生,成為當時媒體競相報導的話題,現在前門老舍茶館還保留著二分錢大碗茶的傳統,只是現在青年人已經不知道當初的來歷了。在人民幣貶值的今天,二分錢居然能在首都買碗茶,不能不說是當今社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78年李先念說:「國家花了70億,買了四個不滿意。」——青年不滿意、家長不滿意、社隊不滿意、國家也不滿意。迫使政府認識到不發展經濟必然帶來的政治後果,從而推動政府工作重心從意識形態向經濟建設轉移。返城知青成為結束文革,促成經濟改革開放的生力軍,這是不言而喻。

三、進入國家領導層知青群體的意義

5、知青運動結束已45年,1,800萬知青大都進入垂暮之年,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產生的中央決策群體有一個鮮明的時代特色,即有一部分人具有知青經歷,按照任何事情一分為二的觀點,上山下鄉的正能量就是上山下鄉「運動」使毛澤東的紅衛兵走近現實,特別是居廟堂之高的高幹出身紅衛兵知道了中國的現狀,如果說毛澤東是最接近農民的領袖,那麼上山下鄉運動使知青特別是高幹子弟知青們接通了中國農村、農場的地氣。

迄今為止,規模如此巨大、影響如此深遠的上山下鄉運動與文革一樣在「復興之路展覽」淡化處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1977~79屆,只有43.9萬知青進入大學,加上其他渠道進入「上層建築」的知青,估計總數不會超過百萬。1/18的成才率,既是1700萬多知青的個人不幸,也是整個國家的災難。著名知青作家葉辛指出「在知青群體中產生知青作家群,但是我們這代人幾乎沒有優秀化學家、物理學家、醫學家,蹉跎歲月給整整一代人造成了很大傷害,有許多沒有還清的債」。在黨的十八大產生的有知青背景的高幹子弟進入國家領導層是距知青作家群體後最大的收穫,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於已經進入垂暮之年的知青來講,當前知青的回憶大多為知青親歷,筆者手頭就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局限於下層個體親歷,即便涉及宏觀整體,亦受到「必須克制」的局限,尤其必須面對出版那道嚴審雄關,多少資料由作者本人就「自覺」過濾掉了。失去資料等於失去準確判斷的前提,現在知青的多數人還在世界,再不抓緊時間搶救性搜集這場運動的第一手資料,到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在進行考古挖掘,實在有點對不起知青們付出的熱血與青春。「淡化」,「屏蔽」不是對歷史負責的表現,特別是知青的佼佼者已經進入國家最高領導層,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是一個時代沉重的話題,也是許多八0後父輩的話題,揭開一個民族烙下心靈創傷,也許很痛苦,但是只有這樣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該是「實事求是」給出黨和政府層面答案的時候了。

四、記念知青上山下鄉運動45周年

沒有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就不會有紅衛兵運動的偃旗息鼓;知青運動的返城風暴是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誰要是不為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終結而高興,誰就是沒有心肺;誰要是追憶「如歌歲月」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誰就是沒有頭腦」。

6、無論個人如何「無悔青春」還是媒體如何「歲月如歌」,它畢竟標誌一個「永不復生」歷史時代的結束。21世紀的中國人民應該知道:沒有「文革」,就不會發生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知青本人和他們的家庭為國家的穩定、為國家分憂解愁做出了最大的犧牲,在「廣闊天地戰天鬥地」為當地人民做出的成績,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告慰非正常死亡、長眠在地下的知青閉上雙眼,永遠不會有再第二次上山下鄉運動。讓中華民族的後人永遠記住他們——20世紀獨一無二的上山下鄉知青群體。在20世紀的中國歷史上,知青群體是一顆永遠發光的的恆星。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愛思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618/57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