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傅桓:大陸閱兵的闡釋及其分裂

作者:
因為持有解構閱兵的理論常識,也形成了對閱兵的反感乃至於憎惡的情緒,這與擁戴閱兵、高唱祖國頌歌的人形成了對沖。而在這兩種陣型的對壘中,反而是那些以為能置身之外的人捲入其間。對范瑋琪等台灣藝人的咒罵,就是第三條道路及娛樂思路被政治斬斷的表現。

外界對閱兵的闡釋與看法中,展現了極其深刻的分裂,觀點與立場尖銳衝突

紛紛擾擾之間,對15年閱兵的闡釋與看法基本上落定。在這些闡釋當中,展現了極其深刻的分裂,觀點與立場尖銳衝突,人群對閱兵的理解幾乎不存在中間地帶,贊彈指間,左右猶如刀鋒一樣涇渭分明。而且在對立衝突的強度上,又是達到了新的高點。

對閱兵的批評,流布於外國媒體的主要基調中,主要是將閱兵看作是炫耀武力,而不是和平紀念。而在社群媒體上,持有政治反對立場的文章公開傳播。它們使用了兩種理論來源支撐論點,一是傳承紅色基因的血統儀式,二是鞏固民族主義歷史敘事的手段。

這兩大類解讀的線索,可以稱為對現政權進行毛主義解讀的途徑。這種看待問題的角度,並非首次出現,它在2012年9月15日前後遍布全國城市的反日遊行時被評論者捕捉。而在當時,習近平剛剛上台,這種批判視角超越了一般的改良期待立場,卻未能引發更多附和。

歷經意識形態化極其濃烈的三年演變,經歷了包括但不限於「七不講」在內的具體而微的政治化進程,三年前被斷言的紅色血統論,以及透過它而批評的毛主義崇拜的席捲重來,持觀望態度的人開始意識到:習近平的統治方式背後,閃現著毛主義的思想資源。

大閱兵提供了一次機會,成為近三年來針對毛主義及其追隨者製造中國情境的階段性總結。在這些闡釋者看來,他們發現了習近平理政思路的規律、思想來源及未來走向。而在很大程度上,當局對歷史的態度與做法,佐證了批判者的闡釋,成為闡釋學上的景觀。

但是在另一個維度上,對閱兵及當局的理解完全相反。它被看成是激動人心的強國成果展,「屹立於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復興」、「沒有祖國你什麼都不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等宣傳口號的實體陳列。「民族自豪感」與「為祖國喝彩」貫穿在這類理解當中。

嚴格說來,這類對閱兵的理解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依舊是長期以來宣傳灌輸的集中爆發。但是對需求方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理論認知,只要能激發出民族自豪情緒就是最大的目的。一個持久的宣傳體系及其暈染過程,與情緒觸發的群氓烏合之眾非常匹配。

因為持有解構閱兵的理論常識,也形成了對閱兵的反感乃至於憎惡的情緒,這與擁戴閱兵、高唱祖國頌歌的人形成了對沖。而在這兩種陣型的對壘中,反而是那些以為能置身之外的人捲入其間。對范瑋琪等台灣藝人的咒罵,就是第三條道路及娛樂思路被政治斬斷的表現。

一方面是意識到政治力量的人群,在表達訴求時竭力避免政治化;同時,無論怎樣委婉的聲音,只要存在的時間足夠長,就會必然落入政治干涉的地步。這是對閱兵的兩類闡釋、兩種情緒在更普遍範圍內的展現。話已至此,又回到何處去的問題上,又落入窠臼了。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909/6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