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獻媚林彪?文革政治旋渦中的第38軍

38軍自1969年翻身,換防至京畿地區後,就陷入政治鬥爭的旋渦中。有感於對38軍的歷史,尤其這支部隊在文革期間的表現,多有誤傳,本文作者余汝信在其博客撰文,梳理38軍在文革中的史實。

楊成武提議38軍調防保定,此議是否有向林彪示好之意?圖為1985年5月,楊成武重返瀘定橋

對38軍的歷史,尤其這支部隊在文革期間的表現,多有誤傳,實有予以澄清之必要。

38軍,文革期間的番號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八軍」。其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1縱與2縱、6縱,合稱林彪「三虎」,同為公認的東野主力。追溯至更久遠的歷史,其112師334團的前身,為1928年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平江暴動後創建的紅5軍之一部,113師338團的前身,為1932年吳煥先等重建的紅25軍75師一部。1937年8月,兩部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的兩個營。112師335團和113師337團,前身亦為以紅軍幹部為骨幹組成的115師一個營和一個補充團。該軍114師,前身則為東北軍111師,1942年起義投奔中共,後改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

「三虎」之中,1縱、2縱與林彪的淵源遠不及6縱。6縱16師,即後來的43軍127師,其歷史可溯源至北伐戰爭中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即中共早年掌握的第一支正規部隊——「葉挺獨立團」)。1926年,林彪從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分配在該團當見習排長,從此與軍事生涯結緣。

弄清歷史淵源,是重要的。不要老說38軍與林彪本人如何如何。如果非要說什麼林彪嫡系,真正算得上的,只有一個127師。說38軍是林彪嫡系,怎麼不說它是彭德懷賴以起家的老底子?1縱在東北戰場確實打得好,原因一是其基礎好,二是林彪指揮得當,與其是否嫡系,並無必然聯繫。

1953年7-8月,38軍返國,集結於吉林省境內長白山地西南端。軍領率機關駐通化市內,所轄112師師部,位通化市郊廟溝;113師師部,位山城鎮;114師師部,位海龍。1967年2月15日,軍委電令:「奉毛主席、中央命令,為了更好地保衛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加強戰備」,決定對陸軍第21、69、38軍的部署,作出調整:

21軍,由山西移駐西安、寶雞地區,由北京軍區調歸蘭州軍區建制。駐甘肅平涼地區之陸軍第62師,歸還21軍建制。

69軍,由河北保定地區移駐山西,接替21軍防務。

38軍,由吉林通化地區移駐河北保定地區,接替69軍防務,由瀋陽軍區調歸北京軍區建制。

軍委又令:「以上部隊接到命令後,應迅速做好行動準備,儘快開動。21軍、69軍務於3月5日以前全部到達指定地區,38軍務於3月8日以前全部到達指定地區」。

三個軍的連環調動,牽動大,時間緊。據38軍軍史稱,2月15日凌晨4時許,受領移防預先號令。當日,軍部分主要領導即乘飛機先期到達。16日0時15分,受領瀋陽軍區轉「部署調整」電令,18日19時12分,先頭部隊第334團1營乘火車離開通化,從下達預先號令到第一列列車發出,中間僅有三天時間。

所以,據該軍軍史,可以確切得知,38軍調防保定的時間,是1967年2月,而不是在「文革前夕」,時距毛澤東解決北京市委「獨立王國」,已近十個月。

38軍移駐保定地區後,代號改為4800部隊。時軍長李光軍,年48歲,政委王猛,年47歲,皆為38軍的新人。

李光軍,江蘇睢寧人,新四軍——三野出身。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2縱6師17團團長,後任由6師整編的21軍63師師長,1956-59年曾赴蘇聯總參高等軍事學院學習四年,回國後歷任39軍副軍長、64軍軍長,1964年由大校晉少將,同年接替鄧岳,任38軍軍長。

王猛,河北鹽山人,八路軍——二野出身,在二野16軍46師歷任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1954年調任長春第二政治學校政治部主任,1961年任校政委,正軍級。同年二政校撤銷,向瀋陽軍區政委賴傳珠要求回野戰部隊,未有正軍職務可以安排,降任38軍副政委,在所不計。1964年與李光軍同時晉升少將,1966年12月,接替於敬山任軍政委。

1968年「楊余傅事件」後批「華北山頭主義」,鄭維山說,38軍調防保定,是楊成武提議,得毛澤東批准。楊成武此議用心何在?是否有向林彪示好之意?筆者不好妄自揣測。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楊成武此舉,卻應了一句老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38軍的到來,成為楊所支持的北京軍區的一大麻煩。

關於保定的軍事地位,明末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有云:「重山西峙,群川東匯。宣府、大同為之屏障,倒馬、紫荊為之阻隘。聯絡表里,翊衛京師,誠重地也。在昔河朔有難,保定恆先受之」。

上世紀50年代初,河北省會、省軍區、69軍軍部同駐保定。1958年,省會、省軍區搬至天津。1966年4月間,中央醞釀天津為直轄市,河北省會、省軍區再由天津回遷保定。

1967年1月,河北省軍區和69軍介入保定地區文革。2月11日,宣布有三萬餘人的「河北省工農榮復轉退軍人紅衛兵保定八一造反總司令部」(「八一總部」)為反動組織,出動27個連隊,以武力強行取締了「八一總部」等多個群眾性組織,逮捕1200餘人,入獄238人。

38軍初抵新防區,於2月24日奉命與省軍區一起擔負保定地區的支左任務,成立支地辦公室。軍黨委分工,第一書記、軍長李光軍管「三支兩軍」,常委、副軍長劉海清、副政委邢澤輔之,並主管保定市支左,擋在第一線。第二書記、軍政委王猛管軍內,對外不出面。

介入保定地區支左之初,38軍尚無一定之見。自1967年4月以後,以「八一總部」平反與否為導火線,保定造反派組織重新洗牌,組合成「工總派」(即「農大造反團派」)和「工籌派」(即「革命紅樓派」)兩大派系,較穩健、保守的「工籌派」得到省軍區的支持,受省軍區排斥的較為激進的「工總派」,主動對新來乍到的38軍示好,尋求支持,38軍與河北原當權勢力無任何牽連,在感情上亦傾向於「工總派」,與「工總派」一拍即合。

38軍與省軍區(當時稱保定「兩軍」)在支持誰的問題上各持己見,漸行漸遠,裂痕加深,終致水火不相容。與省軍區榮辱與共的北京軍區,對38軍頗有微詞。保定兩派也各恃有軍隊方面支持,衝突四起,武鬥不斷。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於1967年6月22-23日發生在保定市內的河北農業大學,兩派近萬人大規模混戰,雖得38軍和省軍區趕至現場試圖平息,但未能奏效,造成7人死亡,近300人受傷(其中部隊數十人)。

為解決保定問題,八月,中央通知保定兩派代表進京匯報。期間,兩派代表與「兩軍」——河北省軍區馬輝(司令員)、曾美(政委),38軍李光軍、劉海清簽訂了雙方關於立即制止武鬥的協議,武鬥稍歇,但兩派矛盾未能根本消弭。

1967年12月至翌年1月間,陳伯達在北京軍區代司令員鄭維山、政委李雪峰等陪同下到河北各地視察,為省革委會的成立清除障礙。時駐河北各軍、省軍區均傾向於各地較保守一派,唯獨38軍支持激進派,陳等急於穩定局勢,在保定等地的講話中,未免站在北京軍區立場,對38軍支持的一派作了嚴厲批評。如鄭維山1968年1月6日在邯鄲炮14師駐地接見兩派群眾組織代表和駐軍負責人時就說:「農造團頭頭崔士林,他父親崔田民(余註:軍委鐵道兵第二政委),崔田民利用501狂派(余註:指石家莊鐵道兵學院「鐵道兵團」),伸向石家莊,是河北的反軍罪魁禍首。崔士林利用造反團來破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他是插到保定和各縣破壞大聯合的,各縣大聯合都被破壞了,五月份以來對付群眾,對付河北省軍區和北京軍區……」。

「農大造反團」為「工總派」核心,是得到38軍支持的,陳等講話雖然都沒有明點38軍的名,但無形中給38軍造成了壓力。

惟北京軍區各人知道,38軍是毛澤東本人批准調至保定。毛澤東、林彪對38軍的態度如何,鄭、李等人揣摸不透,不好太造次。與其和38軍硬頂著干,不如退一步以避其鋒芒。

1968年1月28日,鄭維山、李雪峰聯名簽發致毛澤東及中央的《北京軍區關於建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的請示報告》,建議在省革委會成立同時,省會由保定遷至石家莊,其理由是「石家莊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頭,工人階級隊伍比較堅強,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翌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即發文批准鄭、李的報告。

到了1971年1月華北會議期間,李雪峰在「我的檢查」中檢討了此事經過:「在河北省革委會成立前後,陳伯達直接出面在籌備會上講話,進一步打擊三十八軍,壓迫另一派群眾組織。他策劃了省會搬家,先由他出主意,我和鄭維山同志同意,兩人聯名寫了報告,用他編造的搬家理由,欺騙了中央」。

不及兩載,河北省會三易其坡,也真夠折騰的了。事後有人說,這是鄭、李故意讓38軍難堪,此說似乎不無道理。石家莊是63軍軍部所在地,河北省革委會組成人員中,63軍軍長張英輝、省軍區馬輝、曾美同為副主任,而其他各駐軍首長,包括38軍軍長李光軍,則只是常委,這安排本身,就很難說沒有親疏之分。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發生。楊成武是鄭維山的老上級,現突被撤職,無疑打了鄭一記悶棍。鄭自顧不暇,稍舒緩了38軍的壓力。3-8月,中央在北京舉辦保定兩派代表、兩軍參加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保定班,學習班長達五個月,在中央的督促下,由改組後的軍委辦事組出面做兩軍工作,兩軍、兩派都各作了一些讓步,通過協商,8月中,成立了保定地、市革委會,地區革委會主任,由38軍副軍長劉海清擔任。

10月,李光軍突接調令,平調至武漢軍區任副參謀長。李的調動過於匆促,顯得有點不大正常。據張雲生說,調離李光軍是楊成武當軍委辦事組負責人時提議的,楊並提議由63軍副軍長徐信遺補空缺。報至林彪處,林不同意徐信到38軍,有意在本軍提拔劉海清升任軍長,壓下了此事,並由此對楊成武產生戒心。李光軍的正式調動,已是在楊成武被撤職大半年之後,內情究竟是否如張雲生所言,今天已難以考證。但北京軍區不喜歡李光軍,應是事實,是劉海清而不是徐信接替李光軍任軍長,亦是事實。

11月,省軍區機關最終隨省會搬遷由保定移駐石家莊,38軍壓力再大減。

1969年,是38軍翻身的一年。

2月間,北京軍區政委謝富治召王猛到京,當著鄭維山的面宣布:保定問題,由38軍負全責,北京軍區不要介入,河北省革委會不要介入,河北省軍區更不要介入。今後,保定問題直接報告謝富治。謝沒有說明,這是那一方面的決定,但王猛可以感覺到,不可能僅是北京軍區層次的,應該是中央的決定。

這一決定由謝富治來傳達,頗為微妙。其時,北京軍區政委共三位:李雪峰、謝富治、劉格平。李為兼任,劉常駐山西,實權已向謝轉移。同年12月,中央對北京軍區黨委作了調整,謝富治、李雪峰、鄭維山、陳先瑞四人為軍區黨委書記,謝排名於首。謝對38軍較為放手、支持,處事似比鄭、李公道,事情在向對38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保定成了38軍一家天下後,王猛對兩派都採取了嚴厲的高壓政策。7月,38軍和保定地區革委會聯合發出「七二二」布告,提出了兩派制止武鬥、上交武器,無條件回廠、回校,按系統、行業、班組搞大聯合,堅決鎮壓反革命等一系列強制性措施,8月10日,地區公檢法機關軍管會在保定市體育場召開「堅決鎮壓反革命分子宣判大會」,十萬多人參加,38軍、北京軍區和保定地、市革委會的負責人到會講話,會上宣判,對抗「三個布告」的兩名「行兇殺人犯」死刑。高壓態勢之下,8月底,保定地市實現了「三結合」,到10月,收繳武器工作基本結束,武鬥工事全部拆除,武鬥人員全部返回原單位,武鬥停歇。

軍事工作方面,38軍此時也受到軍委的格外青睞。1969年2月24日,軍委電示稱,經毛澤東批准,決定將38軍組編為摩托化軍。編成:軍轄三個摩托化師和軍直炮兵團、火箭炮團、高炮團各一個。師轄三個摩托化團和坦克團、炮兵團、高炮團各一個。翌年10月,全部完成組編任務,38軍成為全軍首個摩托化軍。

1969年10-12月,63軍從河北移駐山西,軍領率機關從石家莊移駐太原。原被北京軍區視為「刺頭」、「驕傲自滿」的38軍沒有被攆出河北,反而,「華北山頭」的「老大」63軍離開了河北,這真有點兒諷刺意味。翌年3月,38軍黨委第一書記、政委王猛增補為河北省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小組成員,38軍負責人首次進入河北省核心領導層,這在前兩年也是不可能的事。

1970年8月,在廬山九屆二中全會上,陳伯達翻車,李雪峰、鄭維山均受牽連。12月10日,38軍黨委報告軍委辦事組並中共中央,「檢舉揭發陳伯達反黨罪行」。38軍黨委的報告,意在借批陳一吐自調防華北後所受的烏氣,今天看來,報告一如當時的眾多揭發批判材料,不乏牽強附會、言過其實之詞。惟毛澤東正愁沒有攻陳的炮彈,38軍報告正中下懷,即於12月16日批示:

「林、周、康及中央、軍委各同志:此件請你們討論一次,建議北京軍區黨委開會討論一次,各師要有人到會,時間要多一些,討論為何聽任陳伯達亂跑亂說,他在北京軍區沒有職務,中央也沒有委任他解決北京軍區所屬的軍政問題,是何原因陳伯達成了北京軍區及華北地區的太上皇?林彪同志對我說,他都不便找三十八軍的人談話了。北京軍區對陳伯達問題沒有集中開過會,只在各省各軍傳達,因此沒有很好打通思想,全軍更好團結起來。以上建議,是否可行,請酌定」。

毛澤東口頭常言「實事求是」,這個批示,就十分不「實事求是」。其一,陳伯達以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組組長的身份去河北各地協助解決兩派紛爭,並非越權。平息地方兩派紛爭,不是北京軍區的「軍政問題」,北京軍區也絕無可能去阻止一位政治局常委的所為,何況,陳的所為符合當時「大方向」。其二,毛澤東一句「林彪同志對我說,他都不便找三十八軍的人談話了」,將原與此事無關的林彪扯了進來。林彪是否真的對毛說過這樣的話,大有疑問。對38軍,對北京軍區各軍的矛盾,林彪其實十分注意避嫌,從不表態。根據目前根據目前已知的材料,自38軍調至保定,林彪從未到過該軍,從未召見過該軍的任何幹部,該軍的負責人,亦從未單獨求見過林彪。這也是「9·13事件」後38軍各負責人能安然擺脫干係的重要原因(至於《571工程紀要》將38軍列入「借用力量」,僅是林立果一廂情願,與38軍本身無關)。

無論如何,38軍的批陳報告,使毛澤東找到了一塊「石頭」,砸向了陳伯達、鄭維山、李雪峰。毛批示當月,王猛獲提升為北京軍區副政委。次年7月,經毛、林同意,中央調王猛任國務院國家體委革命委員會主任,並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王在任期間,對江青等插手體委漸生反感,有所抵制,江也不悅王,欲借「四屆人大」之機提拔莊則棟取代之,王樂得離開體委,「四屆人大」前夕,調回部隊任武漢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人幫」倒台後,應國務院有關負責人要求,於1977年2月,重返國家體委任主任(軍內職務保留),1981年7月,再回部隊,升任廣州軍區政委,1985年以大軍區正職待遇離休。

文革奉行體育外交,王猛對外以國家體委主任身份幾乎天天露面,聞名於世。知情者言,以王猛的才幹,80年代本可更上一個台階。惟以筆者愚見,王雖不滿陳伯達、頂過江青,在國家體委亦做了不少好事,卻也支持過保定地區造反派。就因為這後一條(這本是文革客觀環境所致),在主軍的鄧小平心目中就大打折扣。王猛能以大軍區正職「安全降落」,相對於他的同儕,已屬萬幸。這些,已是後話。

1972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徵詢對三支兩軍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根據《通知》所附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三支兩軍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軍隊在已建立黨委的地方和單位,陸續撤銷「三支兩軍」機構,撤回人員。前於1971年接替劉海清任保定地區革委會主任的38軍副政委徐煒,亦於中央《通知》發出後的翌年3月調回部隊。在軍隊主政的高峰時期,38軍除22個團分管保定地區23個市、縣的「三支兩軍」外,還抽調幹部戰士到京中央國家機關、大專院校「軍管」、「軍訓」,如當時的軍參謀長朱月華,就曾奉命到京任國務院對外文委軍管小組組長。

1974年,全國「批林批孔」。江青要抓「批林批孔」、批所謂林彪軍事路線的典型,抓到了38軍。江青派工作組到38軍113師338團8連進行「批林批孔」試點,給8連送「批林批孔」材料,形勢所迫,38軍也不得不派人到8連「總結經驗」,這些「經驗」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多次發表,8連聞名全國。當年7月28日,王洪文、江青請北京軍區三位負責人和38軍的四位領導到北京北海仿膳堂吃飯,第二天,王洪文、江青、陳錫聯、紀登奎等到38軍呆了一個晚上,召開河北省及駐保軍、地主要領導及338團8連全連參加的接見會,王、江講話、贈書,江青又作「順口溜」夸38軍,折騰了好一陣子。但以後的事實證明,江青等所為,徒勞無功。表面虛與委蛇,是沒有辦法的事,關鍵時刻,軍隊不可能與他們走到一塊。

1974-76年,「批林批孔」又「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保定地區武鬥、混亂再起,河北省委、省軍區難以遏制,中央不得不再次動用早已脫離地方「三支兩軍」的38軍。1976年11月15日,以北京軍區第二政委秦基偉為組長,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劉子厚、38軍政委王丕禮為副組長,北京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吳岱、河北省軍區司令員馬輝、38軍副軍長李連秀為成員的「中央解決保定問題領導小組」進駐保定。38軍奉命於11月16日對全區各武鬥據點實行武裝包圍,之後,收繳槍枝、拆除工事、解散武鬥班子,12月13日,保定集中500餘人赴京參加由解決保定問題領導小組舉辦的「學習班」,同時,由省委、38軍組建的聯合工作組進駐保定,配合地、市委工作,形勢迅速好轉,保定此一文革的「重災區」,方根本結束了十年的反覆動盪。

責任編輯: 王君  來源:余汝信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02/63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