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石濤:軍改受阻 劉源捨生取義 習近平如何面對

大家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石濤評論時間,我是石濤。

一月六號中午的時候,朝鮮據說發生了強烈地震,報導是這麼講的,發生強烈地震的根本原因在平壤時間中午的時候宣布,朝鮮成功的進行了一次氫彈的核子試爆,是在領袖金正恩親自下達命令的背景下進行的核子試爆,而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美國都已經證實在朝鮮境內發生了強烈地震,測得的地震的震級大概在四點九到五點零之間,是淺層地震。這種淺層地震現在已經完全被證實實際上朝鮮進行了地下的核爆炸試驗,核爆炸試驗本身並沒有提前通知美國、中國。在此之前曾經有消息說朝鮮已經有能力製造氫彈,當時的消息並沒有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在這個背景之下,在一月六號中午的時候,朝鮮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氫彈試驗成功,證明了自己核能力的提高。緊接著韓國召開國防事務特別委員會的會議,相信日本、美國都會接踵有所反應,因為如果朝鮮進行氫彈核子試爆並且成功又沒有知會任何相關的國家,事情就變得異常的嚴重。我們知道在國際社會當中,有關核武器的這種限制規定在聯合國安理會有著相應的國際規定,在一些小的國家或者被人們稱為極端不穩定的國家,當他擁有核能力的時候,其他大國,特別是對他們的信任度表示懷疑的時候,自然會引起非常緊張的這種氛圍。

朝鮮在我的眼睛裡,金正恩可能就有點像電影《老炮兒》裡面的那些官二代,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一樣,愣頭青兒,四六不通的,在這個背景之下,如果他擁有氫彈的話,對韓國對日本都會直接造成威脅,這就意味著在遠東地區出現了一種核武器的能力,這種平衡被打破,朝鮮擁有核武器之後美國的態度就變得至關重要,美國將如何面對朝鮮擁有這樣氫彈的能力?如何面對自己跟韓國、日本有著這種《戰略協防條約》的這種背景?在這個背景之下,跟中國之間的關係又將如何處理?

一句話,在朝鮮宣布自己已經成功進行了氫彈核爆,與此同時宣布在自己的主權沒有遭到侵害之前,他不會主動使用核武器的,也就變成說自己有條件擁有能力使用核武器,這就變成了在二零一六年起始的時候,遠東地區就變成了極其複雜的一個現實的狀況。我們知道今天的金正恩政權跟今天的中共政權已經交惡,兩國關係已經非常緊張了,在非常緊張的背景之下金正恩拿氫彈說話,就變成這種關係會更加緊張,也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本身和中國軍隊本身如果在美國軍隊和韓國軍隊面對著朝鮮核威脅而出現軍事行動出現軍事打擊的時候,中國將如何反應,所以這驟然就變成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本來說中國軍隊在去年年底就應該完成軍改的這項任務,五大戰區的人選結果出爐,這是當時講過的,可是六天過去了已經到了二零一六年一月六號,這個結果並沒有出來,結果看到的卻是劉源公開表示自己為了習近平捨身取義,那劉源的公開表示也就證明了我在節目當中一開始跟大家講的,習近平在軍改的問題上應該出現了程序上的錯誤,造成了劉源不得不捨身取義,為哥們兒兩肋插刀,如果習近平迫使劉源為哥兒們兩肋插刀,不就表明了在軍改當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礙和阻力了嗎?

這也就表明了在今天的軍隊當中並不象他想像的那麼流暢,而這樣的不流暢直接反映出劉源的去留和劉源在軍中的地位和習近平在軍隊高級將領當中、中將以上的將領當中,他有關軍改問題我個人認為遇到了莫大的阻力。阻力的原因我們跟大家講就是他犯了一個程序上的錯誤,他留著蛤蟆,沒砍蛤蟆在先軍改在後,而是軍改在先砍蛤蟆在後。當軍改在先的時候,原來被江澤民所樹立起來的系統的本身,你要打破這個系統的時候,而建立這個系統利用這個系統鞏固自己權力的江澤民卻依然存在的時候,你自然就會遇到它整體系統的抗擊,這是我在節目當中一再跟大家說的。

而在具體的過程中劉源遭到了包括范長龍在內的強烈的阻擊,這裡有著攤牌的含義,換個角度來講,范長龍在這種反腐的背景之下為什麼敢去阻擊劉源?而且劉源的退役也就成為事實,范長龍阻擊成功。擺在習近平面前的,現在又出現了朝鮮的局勢驟然改變,將如何面對?而中國的軍隊在這種軍改沒有結果的背景之下,劉源以捨身取義的方式證明了軍改的難處,未來是否出現更大的動盪,我們透過劉源前後離開軍隊,現在被披露出來的消息我們能夠感覺出習近平在軍改問題上他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我們看到最新的消息講,劉源在離開軍隊前告別講話當中,明確暗示自己退役是為了反腐而做出犧牲,不就意味著反腐本身遇到的阻力嗎?在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六號總後勤部召開黨委擴大會,當時的政委劉源發言正式表明自己將退役,明確說個人的軍旅生涯將畫上一個句號,而在會議當中劉源提出了四點建議,他說在思想政治以及行動上緊跟習近平為首的中央領導和指揮,牢記軍人的天職和使命;要認清軍隊上層的腐敗墮落、懶、散、疲狀況的嚴重性和隱患;第三,在軍改中要行動堅決的履行軍隊軍人的優良傳統;第四,要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和踐踏違反黨軍紀的行為進行抵制,要有為國為民做出一定犧牲的精神。

據說在過程中他又回顧了自己和徐才厚郭伯雄展開較量的過程,並對支持自己的已經退休的老將池浩田等人表示感謝,這裡面最值得看點的就是劉源提出的這四點建議,這四點建議當中他首先講思想政治和行動上緊緊跟隨習近平為首的中央領導和指揮,也就是同為紅二代的劉源在反腐當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他迫不得已以退休的方式,退役的方式來支持習近平軍改,也就變相的表示習近平的軍改在上層將軍當中,上將現在有三十多位,中將我們不知道具體的數字有多少,一定是在中將和上將的層面上軍改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作為同為上將又為標準的紅二代的劉源,在過去的從二零一二年薄熙來事件出現之後,他為習近平立了汗馬功勞,在軍隊當中,在剷除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的事情上劉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這個背景之下他又不得不退休,非常說明問題,說明了在軍隊的中上層軍官,高級軍官當中有關習近平的軍改頗有微詞,會有很多人未必持支持態度,所以這一句話裡面也就是講在很多人的思想上是不認同的,在政治上跟他是有分歧的。

那思想上不認同,你可以看作是個人上的不認同,有人的想法不一,觸及到個人的利益;而政治上跟習近平不認同的話,就牽扯到跟江澤民之間,跟習近平對壘的另外一方之間的政治關係;行動上跟不上就是因為自己利益受到傷害而故意拖懶,故意不去執行所謂的軍改的中央的概念。作為高級軍官來講,習近平是很難處理的,對吧?因為今天所觸及到的不是個人的貪腐問題,今天觸及到的是整個軍隊系統的問題,高級軍官的系統問題,觸及到高級軍官所有人的未來,也就是遇到的麻煩是習近平觸及到整個體系,而並沒有在反腐中斬除掉原來體系的根、原來的首腦時所造成的,外力造成了這些個體的將軍們之間在個人利益上形成一體的這種概念。

劉源在第二條裡面提到說,要認清軍隊上層的腐敗墮落、懶、散、疲狀況的嚴重性和隱患,這裡你應該講的是除了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之外,在整個軍隊上層都觸及到貪污腐敗、墮落、懶、散、疲塌的狀況,懶、散、疲是某種程度下在面對今天這種疾風暴雨式的反腐過程中,很多人求得自保而出現的狀況,而貪污和腐敗墮落是軍隊本身高級軍官在過去十五年裡存在的自然狀況,這就變成了在今天軍改過程中,上層的軍官直截了當的被劉源證明是習近平的阻礙,也就反襯過來,劉源在做退休的這件事情上本身上是迫不得已,也就作為一個反腐之人在軍隊上為習近平做了貢獻的人主動退休,也就堵住了別人的嘴。

第四條,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都要和踐踏違反黨紀、軍紀的行為進行抵制,這個情況就變得具有普遍性了,也就變成了在今天的軍委當中,在今天的軍隊的高級將領當中普遍存在著踐踏違反黨紀、軍紀的行為,面對這種情況他對別人的說法、勸告,以這樣的方式反襯出來這樣的事情的存在,要有為國為民做出一定犧牲的精神,表明了自己是犧牲,這裡面有著自我表態的,所以從劉源的四點建議當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是軍改習近平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而與此同時,在十二月十一號,習近平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高度讚揚劉源是先憂後樂、高風亮節、胸懷坦蕩,是他們一代人的楷模,這裡頭包括習近平,因為劉源大概也就比他大兩歲吧。用了「高風亮節」這個詞就顯得非常的扎眼。在這個告別會上包括習近平、李克強、軍委副主席許其亮都與劉源進行交談,並且代表中央政治局、國務院、中央軍委以最高規格的接待。這裡提醒大家,代表軍委出面是許其亮而不是范長龍,我們記得跟大家講過,許其亮在軍委當中是第二副主席,范長龍是常務副主席,但是在軍委的改革小組排名當中,許其亮是常任第一位副組長,而范長龍卻位居第二位副組長。

在習近平、李克強都出面的背景之下,理應由范長龍出面送劉源,但是這裡面充分的顯示出范長龍在高級將領當中,在軍委當中,跟劉源之間的衝突就變成了這種公開化,與劉源之間的衝突這是一種公開化。據說在交談當中習近平表明,按照政治表現按照各階段經歷的表現,劉源是完全有條件勝任軍隊領導職務的,許其亮和習近平設便宴宴請表示送劉源之意。

這裡面就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在裡頭,用了「高風亮節」,這個詞習近平曾經用在胡錦濤身上,在二零一二年十八大之後胡錦濤裸退習近平形容胡錦濤高風亮節,而當時的胡錦濤的高風亮節直接打擊的是江澤民,直接對壘的是所謂的老人干政的事情,當時的江澤民有著背後的他完整的江澤民的體系,包括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包括已經退休的老的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的人馬,包括軍隊當中的徐才厚、郭伯雄,整體加起來我們就能夠體會出當時的胡錦濤裸退,習近平給予高風亮節的說法有著相當的感恩的態度,這種感恩的態度不是胡錦濤本身有多大能力,而是胡錦濤的行為給習近平以藉口以說法,去打擊其他已經退休的黨政軍高官。

今天習近平用了「高風亮節」用在了劉源身上,從習近平的說法角度上也驗證了他自己在軍改當中遇到的莫大阻力,而這個阻力竟然用劉源的退休,一個政治合格,一個表現上合格,一個可以勝任軍隊領導職務的哥兒們卻退休了,用這樣的高風亮節的詞彙去表明劉源犧牲的精神,給習近平創造軍改的條件。更特別的就是許其亮露面而范長龍沒露面,不正表明了劉源的退休離任,直接被習近平打擊的可是有范長龍在內的人,因為以退為進,為哥兒們兩肋插刀,為習近平鋪好前面的路,去打擊對手。

范長龍不露面去歡送劉源的話,直接表明了范長龍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如果范長龍成為被打擊的對象,那也就變成了現在還沒有改變的軍委系統當中,裡面有相當的人數跟范長龍有著同樣的情感和想法,這裡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在軍委完全都是以改革小組的概念出現的話,許其亮露面去歡送劉源的話,也就變的順理成章了,可是問題是在於在報導當中,並沒有用軍委的改革小組副組長許其亮的身份,而是用的軍委副主席許其亮的身份,用了舊的機構的概念,不正凸顯出劉源與范長龍之間的衝突,也就反映出習近平與范長龍之間的衝突,這是非常清楚的,在這件事情上就表明了誰是阻力,誰是障礙,他遇到的問題。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消息,還是跟劉源有關,二零一五年八月初在北戴河的政治局和軍委的聯席會議上,軍改的草案第一次擺在檯面上,三委,當時叫做軍紀委、軍政法委、軍科技委的改革被列為軍改的第一步,當時劉源被列為改革後的軍委紀委書記的唯一的人選,並被安排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增補為中央軍委委員。這裡說的很清楚了,也就變成了在八月初北戴河會議上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之後不久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天津大爆炸,出現了天津大爆炸之後,八月十二號,其實很多事情出現了變化,而習近平、王岐山在天津大爆炸這件事情上我覺得表現出來的被打擊的那種概念相當深刻,我相信多少給他們後來的事情帶來了很深刻的影響。

而天津大爆炸軍隊背後的那種角色、那種味道很深,不了了之也表明了天津爆炸內在的水太深。到了二零一五年十月初,也就是習近平從美國回國之後,並沒有在九月二十七號之前中秋節之前砍掉蛤蟆,在這個背景之下,軍委會議上就增補劉源為軍委委員進行表決時,出現了十一名軍委委員五名贊成三名反對三名棄權,而在軍委的體系當中有一個關鍵的標準就是任何一件重大事情,贊成票要超過百分之七十五,在這個背景之下,贊成劉源成為軍委委員的票數僅為五票,不足百分之五十,所以就沒能通過。

文章提到說,到了十一月下旬中央軍委再次召開會議,討論增補劉源為軍委委員,在這個背景之下,表決結果是六票贊成,兩票反對,三票棄權,仍然沒有通過,大家知道在這個背景之下,他的麻煩就大了,報導當中特別提到說范長龍投了反對票,理由是劉源與軍隊中高層關係長期緊張。那我們注意到,如果在現任的軍委委員當中,兩次投票劉源都沒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范長龍說的理由就是劉源與軍隊中高層關係長期緊張是事實,范長龍說的並沒錯,但以此理由投了反對票就增加了劉源與軍隊高層將領之間的關係緊張的籌碼,變成了范長龍本身與劉源的關係就是緊張的。

這不就正好驗證了我跟大家講的,在習近平不能夠砍掉蛤蟆在先,而是在蛤蟆這件事情沒結果的背景之下增補劉源為軍紀委委員,范長龍如果不投反對票就變相的自己投個贊成票,然後讓劉源砍自己的腦袋,因為這一屆的軍委委員是在十八大的基礎上成立的,而十八大是江澤民獲勝,那你還在維繫著江澤民的體制下的整個軍委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下你要進行軍改,要把劉源升任為軍紀委委員,這不是明擺著跟人家攤牌,明擺著迫使人家利用這樣的軍隊當中高層將領的系統本身給自己添麻煩嗎?

那些投反對票的也好,投棄權票的也好,在這種外力的作用下,只要他有機會,他一定不會讓劉源上來,因為劉源的出現造成了徐才厚死亡,郭伯雄下台,谷俊山被抓,這幾個人卻與現任的軍委委員、在職軍人的高級將領直接相關,你不拿掉他們,卻又硬把劉源要往上拉,那就不可能給他拉成,也就迫使人家以這個系統的方式投反對票,因為在生死搏擊的過程中,你不砍掉蛤蟆,也就變相的給人家一個理由認為人家搏擊是有機會的,反過來你習近平還是不敢拿掉蛤蟆。

所以在我看來這就是前前後後最關鍵的原因,劉源上不來,為習近平而犧牲,既有他正的一面,也有習近平在做法中失誤的一面,所以這就是我說,為什麼我一再敦促必須要把江澤民拿掉,才是今天習近平真正能夠趟開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唯一的一個辦法。

那好,這期節目就到這裡,謝謝大家,再見。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107/67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