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像樊勝美爸媽那樣的父母,還有孝順的必要嗎?

《歡樂頌》裡的所謂「孝」,就是個賣女貼兒的笑話。

《歡樂頌》裡最有討論價值的,其實不是22樓五個女孩的愛情觀和人生走向,而是看似人情練達心思通透,實則被糟糕透頂的原生家庭壓得喘不過氣的樊勝美。

讓我們從頭說起。

《歡樂頌》一開始,樊勝美給人的感覺,是三句話就能把人看透的精明,以及看破不說破,處處為室友著想的善良溫柔。

隨著劇情推進,她的拜金和虛榮也慢慢被暴露出來。

相親時面了個帥氣的小公務員,不願意和他一起按揭買房,回來和室友們吐槽對方腦子瓦塔了。

遇到了自己大學時期的同學王柏川,明明動了心,卻因為覺得對方條件不夠好,逼自己放棄。

只能不斷催眠自己,自己是不愛對方的,自己是有底線的,有原則的,不能嫁給一個沒車沒房還在創業的男人。

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劃分為兩塊:有錢人,和沒錢人。

對前來關心自己的安迪說,自己和她是兩類人,她隨便就能買一套房子,自己理解不了。

如果現實中我們身邊有這麼個人,大部分人都會不喜歡吧?男生會覺得拜金虛榮,女生會覺得綠茶心機,在兩邊都不可能有討好。

但是啊,人會走到某一步,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在樊勝美這個故事裡,痛苦的根源是父母。

父母重男輕女,長子的買房結婚生孩子的錢,全部要身為妹妹的樊勝美出。

哥哥沒錢花,母親要求樊勝美找同事借錢都要接濟他。

樊勝美沒有錢。沒有錢怎麼辦呢,母親就要她先把房租退了,錢給哥哥花,自己先住到公司去。

好不容易湊足了錢給哥哥打過去,難免沒有什麼好神色。就這樣,還要被無盡索取的嫂嫂在背後諷刺:「越有錢越小氣」。

等哥哥因為把人打壞了,闖禍了,丟下父母去避風頭。尋仇的人衝到樊勝美父母家裡去打砸,走投無路的父母帶著孫子到上海來投奔。

你以為她父母會因為覺得兒子不成器,而更關愛女兒一點嗎?

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性別就是唯一區分孩子高下的標準啊。

父母到樊勝美住處,先埋怨女兒住得太好,兒子有家不能回。

然而兒子的房子是女兒想辦法湊錢買的,女兒至今還在租房。兒子有家不能回也不是因為沒地方住,就是因為遊手好閒惹事生非。

進了屋,先埋怨女兒買太多衣服,不能換錢,不能接濟自己哥哥。

樊勝美拿不出錢給哥哥打的人墊付醫藥費,要父母把哥哥的房屋所有權狀給她(注意,這房子花的全是樊勝美自己的錢),父母不給。理由是「房子不能在你嫁人以後跟了別人的姓。」

到這裡,他們的邏輯仍然是【女兒會嫁人,女兒是外人,一點東西都不該給女兒留】

封建時代都過了那麼久了,還抱著這種思想,簡直可笑。

哥哥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全家香火的延續了。雖然這位哥哥一事無成屢屢闖禍,但就是比辛苦掙錢養全家的妹妹要好,要討父母喜歡。

在這對父母的邏輯里,拿女兒填兒子理所當然。即便為了錢把女兒逼得走投無路在電話里直接崩潰,都不會讓他們心疼。

樊勝美是這個家庭里唯一能養家的,她需要錢,需要能帶她跨越階級的婚姻。所以她不敢相信愛情,不敢去戀愛,不能接受和一個普通男人一起掙錢還房貸。

試錯永遠需要成本,沒有成本的時候,拜金就成了最穩妥的選擇。

樊勝美其實不算拜金,只是走投無路。

這合理嗎?不合理。

這常見嗎?很常見。

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這樣的故事。

女兒剛剛開始實習入不敷出的時候,要求每月寄錢回家給弟弟存著買房。

這種人,是有的。

哥哥逼著半工半讀念到研究生的妹妹退學。父母為了要彩禮錢,聯合哥哥大鬧婚禮,就為了把23歲的女兒賣給想娶老婆的韓國男人。

這種人,也是有的。

這都是普通人的故事。

章子怡呢,則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女兒的娛樂圈例子:有點能耐有點出息,就會被父母和哥哥壓榨到只剩最後一點點價值。

她出身貧寒,上學時連完好的衣服都沒有,但就是成了家裡唯一出息的孩子。在她成名之後,哥哥章子男馬上就指著她的名聲成立了「子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當起了妹妹的經紀人。

從此錢問妹妹要,公司靠妹妹名氣撐。

這位哥哥鬧出的事先後有,在妹妹剛出名時,指責成龍借章子怡炒作,差點害得章子怡剛剛有起色的事業毀於一旦。

這是2001年時候的新聞。近一些的,還有去年冬天章子男砸了妹妹的求婚現場,並發朋友圈炫耀。行文中直接說章子怡是不正常的女子。

而對於兒子大鬧女兒婚事,章子怡的父母依然是袒護的,說沒這回事,感情好著呢。

怎麼樣,是不是和樊勝美的家庭氛圍很像?

再點開著名的豆瓣互助小組「父母皆禍害」,你會發現除了重男輕女之外,來自不稱職的父母的壓迫,比比皆是。

除了重男輕女,那些年那些不稱職的父母做過的事情,還有很多(以下所有實例來自網絡搜集)

1、直接肉體傷害(這個就不說了,把孩子打死打殘的新聞大家肯定不是沒看過)

2、間接人格傷害(以辱罵孩子、侵犯孩子隱私權為主)

3、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父母間的矛盾、爭吵、家庭暴力)

4、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利用子女的「孝心」與同情心,單方面滿足自己的需要)

而這最後一點【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看上去似乎無關痛癢,甚至有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只是為孩子好,但是事實卻是,他們無法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終生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下。

陳喬恩是最典型的例子。

陳喬恩媽媽對陳喬恩的管教,是非常非常嚴格的——嚴格到直接打巴掌。

陳喬恩這麼多年以後上節目,提到這段事表情依然不放鬆。

考試考不好,非常恐懼回家,寧願去鬼屋。

在《旋風孝子》的節目裡,說小時候被打怕了,聽到腳步聲都會非常恐懼。

這是最恐怖的——身為孩子做錯了事,或者一旦觸怒父母,得到的不是關心疏導和講道理,而是突如其來的暴力和羞辱。三觀和人格還不健全的孩子,該怎麼去承受來自成年人的怒火。

這就是壓迫。這就是虐待啊。

在這種家庭里成長起來的親子,其實關係也會很僵,而且永遠沒有良性溝通。

陳喬恩當平面模特的時候問媽媽意見,媽媽也沒有好好和她商量,直接就說不好。直接按自己對女兒的要求來。

這直接導致了陳喬恩去台北打工後不和家裡聯繫,靠一個人艱難度日。

多年以後和母親關係依然不親近。母親試圖和女兒聊天,問女兒為什麼不撒嬌。陳喬恩說「這是哪一出?我從小就沒和你撒過嬌。」、

而陳喬恩的媽媽,其實也是關心孩子的,多年以後意識到當年太嚴厲對女兒的傷害,想彌補。寫了親筆信讓做節目的人當場念出來。

陳喬恩當場就聽哭了,還掩飾,說自己比較女人的一面就是淚點低。

她母親在旋風孝子裡,也說自己想打開母女的心結。

看上去好像是皆大歡喜的和解結局。但是修復親子關係,並沒有那麼簡單。

陳喬恩媽媽依然說,自己不知道怎麼對女兒好,怕女兒覺得自己做作。

兩個人在車上,根本無法聊天。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傷害是終生的,不可逆的。

打過的巴掌永遠是拍在了孩子的內心深處。說出的刻薄話也永遠留在了孩子記憶里。因為自己人生不順而遷怒過的事情,並不會因為父母日後醒悟或彌補而消失。

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也無法選擇自己以什麼方式成長。

但父母能做到。

這也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中國傳統的「孝順」,講究的是子女對父母無條件的愛。但這種愛,其實應該建立在父母對孩子先付出了無條件的愛之上。

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父母,還渴望有一個百分之百逆來順受的孩子來當自己的僕人,這可能嗎?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網易娛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08/73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