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紅朝也危險 明朝滅亡導火線:毛御史討小老婆

如果用蝴蝶效應和馬掌釘連鎖來分析明王朝的滅亡,那麼,這個立國兩百餘年、曾經威震東方世界的老大帝國,它的滅亡竟然和一個高級官員討小老婆有關。這個官員叫毛羽健,是一位御史。本文摘自2008年第7期《書屋》,作者聶作平,原題為《帝國的黃昏:晚明人與事》。

崇禎帝畫像(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比一比,看看我們誰更窮

歷史上,帝王將相鬥富故事層出不窮,最著名的莫過於西晉的石崇與王愷:一個用蠟燭當柴燒,一個用糖水涮鍋;一個用香料塗房子,一個用赤石脂搞裝修;一個把門前四十里路用錦緞圍起來,一個針鋒相對,乾脆就圍五十里。帝國大首長司馬炎對這種荒唐行徑不但不加制止,反而覺得有趣得緊。就在這些達官貴人炫富比賽之時,帝國子民卻饑寒交迫,呼號於途。於是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看上去強盛一時的西晉帝國只維持了極為短暫的時光。不過,權貴們鬥富是常態,而比一比、看一看我們誰更窮——或者可以稱為鬥窮——則是非常態,這樣的奇蹟,就出在怪事如麻的晚明。

崇禎年間,天下鼎沸,關外女真漸成氣候,關內民軍勢成燎原,崇禎像個救火隊長一樣憂心如焚,最終仍免不了做個勵精圖治的亡國之君。究其原因,固然有大廈將傾、獨木難撐之窘,但其時國家財政之捉襟見肘和以崇禎為代表的高級官員們的集體哭窮似乎更有直接關係。

甲申年正月,「流賊」李自成西安建立農民政權,他的百萬大軍懷著必得天下之志從西安出發,經軍事要地宣府、大同進逼北京,並相繼攻陷了平陽和太原,帝國的心臟北京城已指日可下,大明的局勢可以說到了火燒眉毛的窘狀。無計可施的崇禎特地召見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戶部、兵部的官員們,討論放棄寧遠,調吳三桂緊急入衛北京。吳襄提出,如果吳三桂進衛北京,大約需要一百萬兩銀子的軍費。一百萬銀子在畢生儉樸的崇禎眼裡,是一筆龐大得令他肉痛的數字。他差點從龍椅上跳了起來:哇塞,怎麼要這麼多錢?吳襄於是就為他一筆一筆地算,算到後來,崇禎閉嘴無語了——他實在無法忍受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子,為此,崇禎只得放棄了這一原本還算不錯的計劃。

為了堅守京師,籌餉是一件大事。召見吳襄之後,崇禎多次向戶部提出要解決這一問題。但此時的大明王朝已是苟延殘喘,國庫的存儲竟然僅有區區四十萬兩。戶部官員面對崇禎嚴厲的責罵仍然無計可施,而與此同時,崇禎個人的財產卻豐厚無比。為此,大臣們反覆上疏懇請,希望崇禎拿出屬於他個人的內帑以充軍餉,所謂內帑,說白了就是屬於皇帝個人的私房錢。但這無疑是要崇禎的命,他向大臣哭窮說:「內帑業已用盡。」左都御史李邦華著急了,也顧不得是否當眾頂撞聖上了,他說社稷已危,皇上還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幹什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崇禎默然良久,依舊哭窮:今日內帑難以告先生。說罷,像是為了給他的哭窮增添一點生動的細節,他竟潸然淚下。

國庫沒有錢,皇帝有錢不想出,想要再殺雞取卵或竭澤而漁地從老百姓頭上搜刮已經既沒有充足的時間,也沒有充足的地盤了。這時,崇禎萬般無奈,只得要求文武百官無償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都對拿錢來保衛自己的家天下不樂意,又有幾個官員肯跟自己的口袋過不去呢?國丈周奎既是崇禎的岳父,也是當時最有錢的富豪之一,可當募捐的司禮監太監徐本正到他府上勸捐時,雖然徐哭著勸了半天,周依然不為所動。最終,徐憤然說:老皇親如此鄙吝,朝廷萬難措手,大事必不可為矣。即便廣蓄多產,後來何益?崇禎知道後,只得密令周奎,要求他捐十萬兩,以便起個表率作用。老丈人周奎年歲雖大了些,可對自己的銀子一點也不含糊:你皇上都不出錢,哪裡又該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出呢?只是這話他不敢說出口,而是一個勁哭窮,聲稱即使勒緊褲帶也只能捐一萬兩。崇禎認為一萬兩委實太少,至少得兩萬兩才夠意思吧。周奎不敢討價還價,卻暗地裡進宮向女兒求援,於是周皇后背著崇禎給了他五千兩,可就是這本身出自崇禎內帑的五千兩,周奎也只捐了三千,餘下的兩千反成了他的外快。

其他後台不如周奎那麼硬的大臣們,儘管個個富可敵國,卻紛紛裝窮,甚至在自家的大門上貼出「此房急售」的字條,表示他們家裡已經窮得只能賣房子度日了。魏藻德出任多年首輔,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他知道一分錢不出肯定說不過,於是含著眼淚捐了五百兩銀子了事。總之,自天子到大臣的集體哭窮,這是大明王朝上演的最後一幕鬧劇,鬧劇的導演就是天子崇禎。其情其景,相當於一家有限公司突然遇到經濟危機,董事長崇禎自己私人有錢,可他不願拿出來,而是要求員工們勒緊褲帶為公司募捐,而這些被董事長軟硬兼施的員工們最好的對付手段就是哭窮:董事長啊,我們家裡窮得一天只吃兩餐稀飯,老鼠都餓得直咬自己的尾巴,我雖然愛公司,可我們無能為力啊。

與此相對照的是另一樁耐人尋味的事:李自成圍攻北京時,住在彰義門外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把平生的全部積蓄——白銀四百餘兩——全部捐獻給朝廷,充作軍餉。這位可憐的老人從戶部捐款出來時,耳畔響著轟隆隆的炮聲,那是圍城的李自成部隊在攻城,老人站在街上,忍不住號啕大哭。崇禎聽說此事後,下令封老人為錦衣千戶。然而這個慷慨赴國難的老人的錦衣千戶只當了一天。因為次日崇禎即自盡於煤山,大明江山宣告易主。

李自成攻占北京,從崇禎宮內搜出的白銀即多達三千七百多萬兩,黃金和其他珠寶還不在內。為了節省一百萬而丟掉三千七百萬乃至無法估價的萬里江山,這本是一筆再簡單不過的帳,可自幼聰明好學的崇禎到死也沒有算清楚。至於崇禎的老岳父周奎,果如徐太監所言,一個月前周奎多捐一文也肉痛的家財,一個月後都在夾棍威脅下送進了農民軍大營,從周家抄出的現銀就多達五十三萬兩。魏藻德的下場更慘,他被鐵匠劉宗敏抓走,幾十年來搜刮的財產成了民軍的戰利品,他本人的腦袋也被夾棍夾破,在極度痛苦中哀號而死,其子也被砍作兩段。總之,在明帝國這隻病入膏肓的恐龍徹底倒下之前,這些寄生於恐龍體內的寄生蟲們以集體哭窮的方式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末路。這場哭窮運動讓人想起一則寓言:幾隻猴子共同抬一塊石頭,其中一隻猴子想,即使我不用力,他們也會抬走的,於是他悄悄鬆了手。不料其他幾隻猴子也作如是想。後果可想而知:石頭掉下來,砸傷了所有的猴子。

這個故事說明,第一,當官員們鬥富夸強時,社會肯定變態;當官員們哭窮裝逼時,社會肯定更變態;第二,國難臨頭時,挺身而出的往往不是肉食者,而是那些原本與國家和政治離得極其遙遠的引車賣漿者流。

討小老婆是危險的

1979年12月29日,氣象學家洛侖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上演講時宣稱: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幾天後會在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這一論斷被人們稱為蝴蝶效應,它常常用來說明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情之間有著怎樣意想不到的關係,也用來說明微小的細節也會帶來巨大變故。

無獨有偶,在英國民間,自從十五世紀以來,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民謠唱道:少了一枚馬掌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了一匹戰馬。失去了一匹戰馬,打敗了一場戰役。打敗了一場戰役,毀掉了一個國王。這首聽起來有些滑稽的民謠,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1485年,英國國王查理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雙方到底誰成為新的英國國王。戰前,馬夫到鐵匠鋪為查理三世備馬,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於為軍馬釘馬掌,鐵片用完了,他向馬夫請求寬限時間。馬夫表示大戰在即,等不及了。鐵匠只好把一根鐵條切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要求去找釘子。馬夫不耐煩了:「上帝,軍號都響了,我等不及了。」鐵匠為難地說:「缺少一根馬掌釘,釘上去也不牢固。」馬夫說,「你就湊合一下吧。」——這樣,查理三世的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一顆馬掌釘。

戰鬥打響,查理三世率軍衝鋒。這時,意外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倒霉的查理三世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落馬使士兵們陣腳大亂,一時間潰不成軍,原本勝算在握的查理三世竟然成了俘虜。絕望中,鬱悶萬分的查理三世長嘆:「賣糕的,我的事業竟然毀在這匹馬身上!」後來,莎士比亞對此也總結說:馬,馬,一馬失天下。

從查理三世因一根馬掌釘痛失江山,到大明帝國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時間悄然過去了一個半世紀,「清歌漏舟之中,痛飲焚屋之下」的大明官員們自然不知道這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夷人故事,只是,就像不可能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懸崖一樣,人類社會內在的普遍原則,東西方同樣適用。如果用蝴蝶效應和馬掌釘連鎖來分析明王朝的滅亡,那麼,這個立國兩百餘年、曾經威震東方世界的老大帝國,它的滅亡竟然和一個高級官員討小老婆有關。

這個官員叫毛羽健,湖北公安人。像大多數那個時代的官員一樣,都是學而優則仕的佼佼者。毛羽健在京城任御史,也就是監察部的高級官員。從歷史留下的記錄看,毛基本還算一個敢於說話、比較正直的人。這個正直的人有一大毛病:懼內。用現在的話說,叫怕老婆。那時候,討小老婆是文人士大夫常有的事情,毛羽健想得牙痒痒,卻礙於河東獅,提都不敢提,面對如花似玉的侍女們,從來都做出柳下惠再世的樣子。有一年,毛羽健好不容易把老婆哄回老家去探親,老婆前腳剛走,老毛馬上就偷偷納了一房小妾。他哪想到,這事還是被遠在千里之外的老婆知道了。老婆大為惱怒,當即結束衣錦榮歸的探親日程,星夜趕往北京。正當毛御史和小老婆愛得興高采烈時,老婆大人從天而降,傻了眼的毛御史除了討饒,再沒任何辦法。

毛御史的老婆之所以這麼快就從家鄉趕到北京大發雌威,和她充分利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驛站系統不無關係。用史書上的話來說,叫做「乘傳而至」,也就是乘坐驛站的車馬,享受驛站提供的便利服務來到北京。

今天的中國境內,到處都有以某某驛命名的地名,這表明此地在古代是如同神經般遍布帝國全身的驛路系統中的一個點。在古代,驛站兼有政府招待所、國家郵局和信息傳遞中心的職能。正是通過密密麻麻的驛站,帝國中樞和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公文來往、官員們的交通往返才能得到及時而必要的保證。

可氣的是,毛御史的老婆竟然利用這個系統不遠千里從老家趕到北京爭風吃醋,令毛御史又悲痛又鬱悶。懼內的毛御史不敢跟老婆較真,這個可憐的人只能把一腔怒氣遷怒於驛站系統。為此,作為監察百官、專事向皇上提合理化建議的高級官員,毛羽健向崇禎上了一道奏章。奏章里,他極言驛站之害,要求撤掉全國驛站。另一個叫劉懋的給事中也跟著附和,認為如果裁撤驛站,不但能禁止官員們揩國家的油,還能因裁掉了驛站工作人員而節省數十萬兩銀子的財政支出。

節儉成性的崇禎聽了怦然心動,於是一道聖旨飛出紫禁城:全國的驛站統統停辦,所有驛站工作人員一律不再聘用。也就是說,由於毛御史納妾藏春的風流事做得不夠小心,全國數以萬計的驛站工作人員一夜之間全部失業。受裁撤驛站影響最大的,首當其衝要數陝西。計六奇的《明季北略》總結說:「秦晉土瘠,無田可耕,又其民饒臂力,貧無賴者,藉水陸舟車奔走自給,至是,無所得食。未幾,秦中迭飢,鬥米千錢,民不聊生,草根樹皮剝削殆盡……又失驛站生計,所在潰兵煽之,遂相聚為盜,而全陝無寧土矣。」

無以謀生的下崗驛站人員中,有一位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李自成。李自成家裡幾代人以來,一直以養馬為生,家境中等,是故李自成小時候和侄兒李過一起上過一段時間私塾。父親死後,家道中落,李自成不得不到一個姓艾的地主家裡放羊抵債。成年後,李自成到甘肅當邊兵,後來又回到陝西做驛卒。驛卒雖然不見得是樁美差,但至少要比那些朝不保夕的農民好。如果不是政府突然宣布裁撤驛站,可以想像,李自成多半會在這個養養馬、送送信,為來往官員們搬搬行李的崗位上干一輩子,若天下不是太亂,他當然會積攢幾個錢。

然而,世道變了,李自成沒法再在驛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得另謀生路,前驛卒李自成最終成了大明帝國的掘墓人,當他率領農民軍把北京城團團包圍時,當初下令裁撤驛站、從而讓他失業的崇禎走投無路,只好上吊自殺,這位陝西農民,因緣際會地成了那隻引發龍捲風的蝴蝶。

這個故事說明,第一,節儉的確是美德,但過分節儉就是可怕的美德;第二,一部分人討小老婆是危險的,它有可能導致另一部分人失業之後鋌而走險。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23/75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