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補腎高手和胃病克星——茴香

我家備有幾個茴香鹽袋,是把等量的小茴香和粗鹽混合裝在布袋裡。用的時候放微波爐里熱兩分鐘,然後用來熱敷腰部、腹部、頸部、膝蓋等處,有祛寒止痛和通經活絡的作用。我的床頭就放著一個,用它取暖、薰香、提神,已經用了好幾年了,香氣始終不減。

茴香菜香,溫胃散寒

每次在超市看見新鮮的茴香菜,都會買一把回來。那天,一位常來家裡的大姐碰見了,馬上自告奮勇地說,晚上給你們包餃子吧。我笑:「真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看到茴香就會條件反射地想到包餃子。」

她一臉茫然:「那你想怎麼吃?包包子?」

我不禁莞爾。那不是換湯不換藥嗎?還是做餡兒。真是一位可愛的大姐。的確,我認識的所有北方朋友,幾乎都一致認定茴香菜就是做餡用的,從來沒有想過它還能有別的吃法。

茴香餡的餃子的確好吃。不過,總是一種做法,未免有些單調,委屈了這樣藥食同源的好東西。

茴香菜其實是可以當做蔬菜來吃的,炒菜、做湯、涼拌個都行。

我家的茴香菜多半都被我們生吃了。把新鮮的茴香菜洗淨切碎,拌點醬油和醋就是一道芳香開胃的涼菜。

凡綠葉蔬菜大多偏於涼性,而茴香菜卻是溫性的。茴香溫熱的作用,在綠色蔬菜中可以說排名第一。

韭菜、香菜、大蔥,這些綠色菜也是溫性的,但茴香比它們更勝一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茴香主要入腎經,直接溫補腎的陽氣。

陽虛的人,也就是體質虛寒,平時比較怕冷的人,最適合多吃茴香,可以補腎助陽。

茴香不僅能調虛寒也能調實寒。外感寒邪的時候,吃茴香可以發散風寒。

這麼說吧,茴香對於所有的寒證都有保健調理作用。凡是身體局部或是整體有寒冷症狀的人,比如手腳發涼、胃寒愛吃熱食或是小腹冷痛等,吃茴香對身體有好處。

茴香也入胃經,能暖胃、開胃、養胃,調理各種胃寒型胃病。

胃寒胃痛的人吃茴香能暖胃止痛,食欲不振的人吃茴香能開胃,消化不良的人吃茴香能幫助消化,情緒抑鬱的人吃茴香能振奮精神。

茴香氣味辛香,所以它理氣的作用也很強,對於氣滯氣逆引起的病可以通調,比如胸悶、打嗝、腸痙攣、腹部脹氣、疝氣、口氣,甚至寒濕腳氣等。

茴香是助陽的,所以陰虛陽亢,平時特別怕熱的人不適合吃茴香。茴香有輕微的發汗作用,特別愛出汗的人也不要多吃。體質偏熱的人,如果一定要吃茴香餡的餃子,不要配熱性的羊肉,而要配偏涼性的肉類比如豬肉。如果吃素餡,最好不配雞蛋,而是配豆腐,因為豆腐是偏於涼性的。

一般體質的人,春天和夏天吃些茴香,可以助長陽氣。特別是夏天,天熱使人胃口不好,貪吃生冷又容易傷胃,吃茴香既開胃助消化,還健胃養胃。

茴香的香味能解毒和化解濁氣。夏天容易吃到不潔食物造成拉肚子,吃點茴香就能預防。

杏仁拌茴香,可治夏季感冒

吃生拌茴香菜的時候,如果能在裡邊加一點甜杏仁是最好的,既陰陽平衡,又增強茴香的功效,還能預防腸胃型感冒

腸胃型感冒是外感風寒加上過食生冷或是油膩的食物引起的,主要症狀是頭痛、噁心、嘔吐、腹痛或是拉肚子。夏天的感冒多半都是這種類型的,尤其是喜歡睡覺開空調,吃大量生冰品物的人最容易得。

經常吃點杏仁拌茴香菜,就能防治這種感冒。

茴香能發散風寒,杏仁能潤肺平喘;茴香能暖胃、消食,杏仁能和胃、化痰;茴香順氣,可以止嘔,杏仁降氣,可以止咳。茴香殺菌止瀉,杏仁潤腸通便,兩者同用可以維持腸道功能平衡。而且,茴香助陽,杏仁滋陰,搭配在一起就是陰陽雙補了。

這道菜早上就著粥吃最好,因為茴香氣味濃郁,有提神的作用。

杏仁拌茴香可以這樣做:

甜杏仁用水煮十分鐘。茴香菜切碎,加入甜杏仁,以2:1的比例放入醬油和醋拌勻就可以了。

注意拌茴香不要放糖,否則會影響這道菜的功效。

杏仁要用甜的,不要用苦杏仁。苦杏仁是一味很好中藥,但是有微毒,一般只能入藥,平時不能多吃。

小茴香大補腎陽

茴香菜是藥用植物茴香的莖葉。而茴香的種子,茴香籽,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小茴香,是做滷菜常用的香料,著名的五香粉裡邊,就配有小茴香。

小茴香是種子,它溫補的作用,比起莖葉自然要大多了。它可以大補腎陽,腎陽虛的人,平時做菜常放點小茴香,就相當於吃補腎藥了。

小茴香大補腎陽,所以能溫暖下焦,又能理氣,因此歷代醫家特別推崇它治療疝氣的功效。實際上,凡是下焦有寒濕、氣滯、疼痛諸證,比如腎虛腰痛、腸痙攣、痛經、遺尿等,它都能調理。

如果突然下腹疼痛,又怕冷喜暖的,馬上抓一把小茴香煮水,加一點鹽喝下去,就能緩解症狀。

胃病也需茴香調

小茴香大補腎陽,同時也是調理胃病的特效藥。為什麼有特效,還是來自於大補腎陽這個基本作用。

這是什麼道理呢?我想先從香料的作用講起。

小茴香溫熱的作用這麼強,為什麼會是常用的香料呢?難道人們不怕上火嗎?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小茴香作香料用,是不會上火的,只以陰虛火旺的人除外。

你看,我們常用的大料,全是辛熱之品。

一般認為大料是用來除去肉食的腥膻之氣的,但為什麼鹵黃豆、蠶豆也要用?

其實,這裡邊暗含著陰陽之理。

不管是肉、魚還是豆類,都是高蛋白的食物。凡高蛋白的食物,陰性就強,滷菜一般都是冷著吃,冷的食物陰性更強,而大料是陽性的,可以平衡它們的陰性。

具體地說,我們吃下去的東西,在胃和小腸里會經過一個再加工的過程,變成人體能夠分解吸收的水溶液。而肉類營養豐富,比較難消化,腸胃的壓力很大。這時候就需要大料來幫忙,給它們增加一點動力。

可以把腸胃想像成一隻文火慢燉的湯鍋,這隻鍋需要保持適當的溫度,才能煲出一鍋好湯。溫度太高了不行,鍋里的水就燒乾了;溫度太低了也不行,鍋里的食物燉不熟。

當溫度太高的時候,就會造成胃熱,出現一系列上火的症狀,比如口乾、口苦、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便黃、大便秘結等。長期胃熱成病的人,還會胃痛、嘔吐酸水,有的人會感覺特別容易餓,吃得很多卻吸收不到營養。

當溫度太低的時候,就會造成胃寒,脾胃的消化能力變弱,消化不良甚至胃痛、嘔吐清水。大多數的慢性胃病,都跟胃寒有關係,比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等。

什麼情況下溫度會太高呢?就是有邪火了。這把火,可能來自於外界環境,比如外感風熱之邪;也可能是吃進去的,比如喝酒太多、過食辛辣、積食;還可能來自於身體內部,比如肝火。

有胃熱的時候,就不要吃小茴香和其他熱性的大料了。

什麼情況下溫度會太低呢?有外因,飲食不節制,過食生冷,或是胃部受寒,相當於老給鍋里加冷水;有內因,火太小,鍋里的水老燒不熱。

如果把腸胃比作湯鍋,那麼脾和腎就是下面燒的那把火。脾腎的火不足,腸胃就冷了。

冷肉吃下去以後,鍋里的水就不開了,而大料的作用,就是給脾和腎添點柴,使火燒得更旺一點。

這就是做滷菜要用到大料的主要目的。

這也是大補腎陽的小茴香卻能夠暖胃、調理胃病的根本原因。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愛微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813/78604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