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加拿大要向一名殺人的恐怖分子賠償1050萬+道歉 舉國譁然

近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了加拿大:聯邦政府將向曾經被關押在美國關塔納摩軍事基地監獄,炸死過一名美國大兵的加拿大公民卡德爾(Omar Khadr)正式道歉,同時支付1050萬加元的賠償

2002年,15歲的哈德爾在阿富汗為賓·拉登的基地組織作戰,並且投擲手雷殺死了救助過無數阿富汗兒童的醫療兵Christopher Speer。另一名美國士兵Layne Morris還算幸運,只失去了一隻眼睛。

被美軍逮捕後,哈德爾被送到美軍在古巴關塔納摩軍事基地的監獄關押了10年。期間他作為關塔納摩軍事監獄關押的最年輕的囚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2010年哈德爾在軍事法庭認罪,包括謀殺罪,被判刑八年。但是兩年後他被轉到加拿大繼續服刑。哈德爾是加拿大公民。2015年他被加拿大政府釋放,原因是他說自己之所以認罪是因為在監獄受到脅迫,比如"不許睡覺"等不公正待遇。

哈德爾的律師要求推翻原判,說卡德爾2010年當庭認罪是受到脅迫的結果,並指控加拿大政府不但沒有盡到保護本國公民的責任,而且與美國當局合謀虐待哈德爾,並要求賠償2000萬加元。隨後加拿大政府跟他的律師妥協:加拿大政府將向哈德爾正式道歉,並賠付超過1000萬加元。

哈德爾生平:與恐怖組織淵源深

哈德爾出生在多倫多,但是長期隨父母家人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生活。他父親長期在加拿大公民身份的掩護下,打著NGO和慈善組織的名義一直在中東地區活動,並與基地組織關係密切,一家人曾住在賓拉登的營地里

1995年的時候,其父就安排哈德爾當時15歲的姐姐Zaynab Khadr嫁給了埃及塔利班分子Khalid Abdullah,這人直接為當年襲擊埃及駐巴基斯坦領事館的恐怖分子提供了車輛。2003年其父在當地遭巴基斯坦軍隊擊斃。哈達爾14歲的弟弟Karim則被槍傷以致癱瘓,因此獲釋回國。他的兄長Abdurahman也曾被關押於古巴,後來與美國情報人員合作,提供服務,終獲准回加拿大生活。

2002年7月27日,阿富汗政府軍和美軍進攻哈德爾所在的營地。哈德爾被指控扔出一顆手榴彈,炸死了美國軍人斯皮爾,並導致另一名美軍失去一隻眼睛。卡德爾本人則受重傷,當時他還未滿16歲。出於人道主義,美軍還是為他提供了醫療救護。

卡德被控投擲手榴彈殺死一名美國士兵,他也因參加凱達恐怖組織訓練營、及師從賓拉登主導的恐怖組織學習製造炸彈等恐怖活動被控罪。

舉國譁然

CBC的最新報導

2015年4月,亞伯塔省高等法院下達判決,法官瓊恩.羅斯在23頁的判決書中說,儘管卡德爾承認了嚴重的罪名,但是他應該被准予保釋。消息一出,便有人權組織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為加拿大政府的決定歡呼。加拿大穆斯林理事會也發表聲明說他們歡迎這個早就該來的道歉和賠償。

2010年一份調查中,竟有42%的加拿大人認為卡德爾的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也有許多主串流媒體如CBC、The Globe and Mail發表一些諸如「哈德爾值得政府的賠償和道歉」和「哈德爾人權受到了侵犯」等文章。

判決出來後哈德爾笑著接受記者採訪

然而,更多的人則是反對、憤怒和不可理解。加拿大的保守派一致譴責政府:"這簡直不可思議。他現在反而是加拿大最富有的人之一。這背叛了所有911事件中被害的25個加拿大人,還有在阿富汗作戰的加拿大戰士。"

時任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史蒂文.布拉尼(Steven Blaney)也表示,聯邦政府對這項判決感到失望,並將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堅決反對任何減輕對這些罪行的懲處的企圖。

前移民部長說:「令人作嘔!這個恐怖分子曾組裝並安置過殺了97個加拿大人的爆炸裝置!而特魯多居然要送給他1千萬!」

Michelle Rempel

保守黨國會議員Michelle Rempel的推文說:「一名加拿大士兵在戰場受傷政府撥出殘障金也不會超過36萬元。而當今政府竟然願意撥款1000萬元給定罪恐怖分子。這太不可思議了。」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發起網上請願行動,催促特魯多反對上周簽訂的和解協議。請願書說:這事冒犯眾多加拿大人,不應強迫加拿大人支付千萬元給一名殺手。

被哈德爾炸死的美兵Speer遺孀和另一名遭手榴彈炸瞎眼睛的美國士兵於2014年向哈德爾索賠1億3400萬美元的民事訴訟案獲美國猶他州法院受理。當時的報導說仍在服刑的哈德爾目前一無所有,即使這項訴訟案的原告全勝,也得不到任何賠償,這是對哈德爾的又一次精神懲罰,而且幾乎剝奪了他將來出獄後累積個人財富的可能性。現在哈德爾拿到1050萬加元賠償,除支付律師費外,剩下的款項何去何從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BCBA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706/95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