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這是一個外地人對上海的偏見嗎?

—一個外地人對上海的偏見

作者:
‌‌「體面‌‌」未必全是好事,它很多時候是作為階層標誌,一個普通關注‌‌「體面‌‌」的社會,很可能也是一個身份焦慮感強烈的社會。在上海的這類‌‌「高端‌‌」場所里,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階層感,這是我們長期生活在優哉游哉、不講體面、充滿平民氣息的廣東的人民很難理解的。

上海我來過五六次,但幾乎每次都是匆匆路過,住一兩晚就走。前幾天跟蓋得排行一個餐飲小組的編輯來上海,這次是真正的住了一周,而且每天都步行10000步左右,各種掃街探店,編輯們探索上海的日料、粵菜、小龍蝦、書店……我不寫具體的報告,乾脆整個的談一下城市吧。當然,只是個人感受,不足為據。

在吃這個方面,上海一直都不差,在上海可以隨便鑽進路邊的本地快餐小店,東西都不會難吃,這種城市在中國其實並不算太多。

個人認為就快餐而言,上海擅長的其實是麵食而不是米飯,街邊任意一家蘇式面+灌湯包,水準都很在線,然而如果要吃米飯+小炒,同樣一家店裡,炒菜的水平就要低一大截。高端餐飲方面,很多人都會認為上海的日料一定是國內最佳,但我們的日料編輯試吃了在上海各大飲食媒體和網站上口碑最佳和得獎最多的日料餐廳,認為就頂級日料而言,上海和北京、廣州並無突出優勢,她認為上海的日料是在人均100-200元的中檔餐廳,以及居酒屋方面,國內其它城市優勢明顯。

口味方面,其實國內所有大城市都已經兼容並蓄,總之上海在中國城市裡面,應該算是‌‌「吃得好‌‌」的。道理也很簡單:地處南方,有龐大、富裕的市民階層,這種地方的餐飲就不可能差。

其實評價一個地方屬於普通市民的餐飲生活,只要看宵夜當中燒烤的比例即可,比如你去到大陸的大多數城市,晚上11點鐘出酒店覓食,走出兩三條街,仍然只有一成不變的街邊燒烤檔可供選擇,那麼對這個城市的平民餐飲,已經可以不做指望。

我對上海的出行不滿居多,主要兩個方面。

一是管制多,網約車的便利性沒有充分體現。比如上海的網約車需要滬籍司機,雖然非滬籍司機仍普遍存在,但這類管制不可能不在供給成本上產生影響,也就提高市民出行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另一個比較不明顯的表現,是上海的網約車當中,榮威品牌的混動車比例超高,顯然是因為榮威是上海能以混動車資格申請本地牌照的最便宜的汽車,這種‌‌「整齊‌‌」也說明了上海的管制執行力度之強。當然,很多人在審美上喜歡整整齊齊,但我覺得這種用管制之刀修剪出來的整整齊齊,對效率的傷害還是不容忽視的。

第二是司機開得慢,上海真的有限速30公里的雙車道馬路,而且為數不少,這是道路管理上的落後。我對上海司機的駕車速度也非常震驚,基本上是大陸二線城市水平的。在汽車文化不發達,私家車起步晚的地區,開車慢是普遍現象,第一是因為新手多,道路秩序差,第二是因為大家還沒有建立快速行車的意識,但上海這種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汽車進入家庭也比較早,開車這麼慢很難理解。另外一個解釋是在周邊道路環境負責的山區城市,大家開車會快一些,在遼闊的平原地區,司機會傾向於慢悠悠的行駛,當然這個說法未必靠譜。

我很少坐地鐵(一年三次左右),也從不坐公共交通,上海的地鐵從數據來看,效率尚可,也沒用北京那種反人類的換乘設計,當然,那是北京獨有的情況。

我們經常都說‌‌「花園洋房‌‌」,‌‌「小洋樓‌‌」,我懷疑這些詞語的來源地都是上海。

褚明宇曾經說他從來沒定居過公寓樓房,這次跑到他上海租的房子一看,是一棟建於三十年代的三層小樓。我們在他家的陽台上聊天,我幾乎可以想像到,在夏天的下午,他坐在陽台上曬著太陽,樓下的院子裡貓在嬉戲,鄰居在進進出出,再往外十米的街上,開著咖啡館、花店,你基本上可以站在陽台上跟街上的人打招呼。

在其他城市,即使很多有錢人也未必有如此舒服的居所。大多數廣州深圳的富豪,無非是在2000年以後建造的小區里擁有一棟帶泳池的別墅,但在上海,他們可能擁有的是一棟1930年代由法國建築師設計建造的文物,連窗欞鐵藝都在提醒你自己是一個紳士。

總之,在其他城市,住房無非是‌‌「樓盤‌‌」和‌‌「別墅‌‌」而已,但在上海,有‌‌「公寓‌‌」,‌‌「洋樓‌‌」,‌‌「新里‌‌」,‌‌「花園洋房‌‌」,林林總總,在居住方面,上海至少是大大的拓寬了我的眼界,有錢人在這裡是可以住得極其舒服有品的,肯定比其他城市都更舒服有品。

陪我一起逛法租界的朋友說,在上海的人,都有過這種住進老房子的幻想,而在上海還推崇‌‌「大平層‌‌」的人,實在是把上海人的居住品味,貶損到其他土裡土氣的城市的水平了。

這個時候我就終於部分理解到上海人為什麼‌‌「崇洋‌‌」(而廣東人對‌‌「鬼佬‌‌」一向是抱著一種不太當回事的態度,廣州和深圳都曾被外國人評為中國最西方人最不友好的城市),因為確實,上海生活當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最卓爾不群的一部分,是鬼佬們貢獻的。

消費和階層

這個部分本來想講穿衣,為什麼把它放在最後,因為事關‌‌「面子‌‌」,而我覺得這是上海最主要的特點。

在衣著方面,上海人的穿著和打扮,總體上都讓人尊敬,相比起來,廣東都是一些樸素的老廣,襯衫配運動鞋,天涼了就加一件雜牌外套,在廣州穿得心安理得,但這類穿著在上海的商場裡幾乎見不到。剛到廣州的時候,我有好幾次認認真真的穿著長褲和襯衫上班,但中午就折回家換短褲和T恤,因為實在是太熱了。

‌‌「體面‌‌」未必全是好事,它很多時候是作為階層標誌,一個普通關注‌‌「體面‌‌」的社會,很可能也是一個身份焦慮感強烈的社會。前天我逛街走到恒隆廣場一帶,看到街對面的一長溜朗格、江詩丹頓等名表商店又產生了閒逛的興趣。在參觀過程中,我不停的抬起手腕上的卡西歐電子表看時間(好奇這些豪華機械手錶的走時究竟準不準),我發現他們的服務員真的會用鄙視的態度來對待我,尤其是在我回答‌‌「買不起,只是隨便看看‌‌」的時候,服務員顯得很詫異,似乎是很奇怪我會承認自己買不起,但是又很生氣我買不起為什麼要參觀。

在廣州,如果你說‌‌「我買不起,只是看看(你不用管我)‌‌」,店員一般會讓你‌‌「請隨便看‌‌」,以及‌‌「有需要就叫我‌‌」。但在我逛上海表店的不短的時間裡,我都沒有遇到任何別的遊客進來,可能在上海,普通人進入奢侈品店的體驗經常都不會太好?

廣東的五星級酒店大堂,一直都允許市民隨意參觀和休息,由於來玩的人太多,於是酒店……就賣冰淇淋給市民。並不是說廣東人就完全不勢利,但是廣東人在商業活動當中,有一種‌‌「來的都是客‌‌」,‌‌「買賣不成仁義在‌‌」那種自然而然的平等心。而在上海的這類‌‌「高端‌‌」場所里,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階層感,這是我們長期生活在優哉游哉、不講體面、充滿平民氣息的廣東的人民很難理解的。

人們說到上海和北京,都會說是‌‌「有錢人的天堂‌‌」,意思是若非有錢人,則未必快樂。至少在上海,我覺得這種說法有一點點道理,有錢人在這裡有最好的房子,豐富的設施,但星斗市民,得到的尊重似乎比廣東略少了一些,我個人感覺,快樂也少了一些。

總結

上海是都市洋氣,廣州則有一種開放、平等、坦蕩的鄉氣。這一組上海編輯的探店結束,晚上聚餐的時候,我問這一組的八個編輯,在他們深度體驗的京滬廣深四個一線城市裡,最喜歡的城市是哪一個,上海得票最高,他們說,還是上海最符合他們對‌‌「大城市‌‌」的期待。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軍體拳教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24/108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