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國家統計局幹了一件足以撼動全球經濟學界的事

—中國特色的除法

作者:
這意味著我大中國國家統計局幹了一件足以撼動全球經濟學界的事:它將一個總盤子概念,一個宏觀概念,當成了一個微觀概念,個體概念,並且堂而皇之的寫進了統計報告

這事我上個月其實說過一次:統計的勝利!——1-4月工業效益數據簡析,沒想到這個月又來了,於是必須再說一次。這次要說得更透徹一點。

國家統計局剛發的2018年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經營效益數據,今年1-5月的規上工業企業總利潤為27298億,統計局宣稱的增幅為16.5%。這種增幅真是不得了,簡直是迅猛。

在2017年1-5月,同樣由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為29048億

我們來算一下真正的同比增幅:27298÷29048-1=-6%注意,是負值。-6%。這意味著今年的經濟形勢很蕭條,絕對沒有發展迅猛這一說。

我在此必須強調一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定義,從2011年至今就沒變過,主營業務收入2千萬以上的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效益數據,就是一個總盤子概念,而不是個體概念。進入盤子裡的,就納入統計。總盤子的大小變化,就反應了宏觀經濟本身的強弱。

對於明明是-6%,搖身一變為正值16.5%,從經濟蕭條變成經濟發展迅猛的事,國家統計局在備註里羞羞答答的給出了一個很神奇的解釋:每年的規模以上企業的構成都不一樣。今年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盤子當然是縮小了,這意味著今年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也減少了。於是,在計算今年的利潤同比增幅數據時,國家統計局莫名其妙的從去年的總盤子裡拿走了那些今年已經消失的企業,以人為縮小去年的基數(are you kidding me?!!!)

這意味著我大中國國家統計局幹了一件足以撼動全球經濟學界的事:它將一個總盤子概念,一個宏觀概念,當成了一個微觀概念,個體概念,並且堂而皇之的寫進了統計報告裡。

再進一步追問的話,如果這種人為從總盤子裡拿走部分企業的事情都能幹的話,那麼,那些真實增長的年份又應該咋辦呢?把當年度新增加的規上企業都從總盤子裡踢出去,再跟去年比?

注意,這種莫名其妙的改變同比增幅計算規則的事情,只有今年才有,此前從沒發生過。也就是說,此前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無論是計算總量還是計算同比增幅,都是總盤子概念,從未發生過進行個體調整的事。

所以,這大概就是「中國特色的除法」吧。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鷹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28/113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