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胡適的眼淚 血寫的歷史

作者:
1948年,內戰在中國開展的如火如荼,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蔣介石決定開展搶救頂尖學人行動,將各個領域的學術精英帶到台灣。胡適參與了這項工作,親自到南京的機場恭候。然而他打開各個機艙後,都空空如也,願意離開大陸的學者寥寥無幾。一生經歷過無數風浪的胡適,在機場嚎啕大哭,他或許已經預感到了多數人日後的命運。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參加「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紀念暨第一次院士會議」的部分院士合影。

1948年,內戰在中國開展的如火如荼,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蔣介石決定開展搶救頂尖學人行動,將各個領域的學術精英帶到台灣。胡適參與了這項工作,親自到南京的機場恭候。然而他打開各個機艙後,都空空如也,願意離開大陸的學者寥寥無幾。一生經歷過無數風浪的胡適,在機場嚎啕大哭,他或許已經預感到了多數人日後的命運。

幾年後,沉浸於烏托邦夢幻中的知識分子,很快就受到了「反右」的傾軋,無數人被流放到夾邊溝等苦寒之地。胡適的兒子胡思杜當初拒絕和父母一起離開大陸,此刻他已在劫難逃。新政權建立後,為了得到生存空間,胡思杜寫下了《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以鮮明的階級立場劃清了和父親的界限。他最終沒有能逃離被整頓的命運,在「引蛇出洞」的「陽謀」之下,他被打成了右派分子,接著是無休止的批鬥和侮辱。1957年9月21日晚,胡思杜上吊自殺,年僅37歲,他比父親整整早了5年離開人世。

那些留下來的知識分子,多數人都在接連不斷的運動中迅速凋零、萎謝。高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陳寅恪一向遠離政治,只在史學的園地梳理著各種典籍。「文革」開始後,滔天的巨浪將陳寅恪捲入了可怕的漩渦,造反派三番五次到他家查抄,積攢多年的書籍被毀於一旦。在即將告別人世之際,陳寅恪寫下了《挽曉瑩》:「涕泣對牛衣,卌載都成腸斷史;廢殘難豹隱,九泉稍待眼枯人。」1969年10月7日,「三百年乃得一見」的史學大師陳寅恪與世長辭。同年11月21日,妻子唐篔也撒手人寰。

「文革」的暴虐之風席捲了每個角落,自然科學界的工作者也難以倖免。曾國藩家族的後人曾昭掄先生,曾獲得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博士學位,回到中國任教。1966年,紅衛兵跑到曾昭掄妻子俞大絪的住處,瘋狂的抄家。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俞大絪教授,受盡了羞辱。紅衛兵剝除了她的上衣,用皮帶狠狠的抽打,這位任教於北大的學者服毒自盡。被流放到外地改造的曾昭掄想請假回家,為妻子辦理後事,但沒被批准。他面朝北方,以頭磕地,用交加的血淚表達最沉痛的哀悼。一年後,曾昭掄在無休止的批鬥中離開人世。

半個世紀過去了,那些血淋淋的場景,在歲月中已逐漸模糊。年輕的一代,對「文革」的歷史知道的並不多。人面獸心的文痞編造著各種謊言,為醜惡之極的魔鬼招魂,大放厥詞的說那是民主的時代,人民群眾的呼喊可以瞬間轉化為行動。

姑且不說十年浩劫對無數家庭的衝擊,單純從文化的層面考察,「文革」給中國帶來了可怕之極的災難。在「破四舊」等口號的蠱惑之下,無數文物、書籍和寺廟被毀於一旦。戰爭年代倖存下來的古蹟,在「革命」的名義之下,遭受了挫骨揚灰的滅頂之災。

胡適和傅斯年在離開大陸之前,並無法完全預知未來,但對歷史的趨勢和總體的輪廓有自己的判斷。他們曾一起飲酒,悽然相向,品讀著陶淵明的《擬古》:「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催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念完此詩,兩人都潸然淚下。這淚水,有對自身命運的悲嘆,更有對國殤徹骨的哀痛。

在交通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一道海峽把亂世中的人們隔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當初留下來的知識分子,大部分都成了「臭老九」。如果胡適在彼岸知道這一切,他會有多少悲哀的淚水?

當夢幻在血寫的事實面前支離破碎之後,那個時代學者的整體命運成了一個殷紅的符號,他們最後的遭遇是對歷史最真實的見證。

附註:1948年3月25日至28日召開了院士評議會第五次年會,經過分組審查、一次普選和四次補選,最終確定了第一屆8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單。政權變更之際,有9人去了台灣,占院士總數的11.9%;有12人去了美國,占院士總數的15%;有60人留在了大陸,占院士總數的74%。

離開大陸的院士:李濟、董作賓、袁貽瑾、王世傑、傅斯年、朱家驊、胡適、李先聞、王寵惠、凌鴻勛、吳敬恆、陳省身、李書華、吳憲、林可勝、汪敬熙、陳克恢、李方桂、趙元任、吳大猷、蕭公權。

8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單

數理組

姜立夫、許寶騄、陳省身、華羅庚、蘇步青、吳大猷、吳有訓、李書華、葉企孫、趙忠堯、嚴濟慈、饒毓泰、吳憲、吳學周、莊長恭、曾昭掄、朱家驊、李四光、翁文灝、黃汲清、楊鍾健、謝家榮、竺可楨、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鴻勛、薩本棟。

生物組

王家楫、伍獻文、貝時璋、秉志、陳楨、童第周、胡先驌、段宏章、張景鉞、錢崇澍、戴芳瀾、羅宗洛、李宗恩、袁貽瑾、張孝騫、陳克恢、吳定良、汪敬熙、林可勝、湯佩松、馮德培、蔡翹、李先聞、俞大紱、鄧叔群。

人文組

吳敬恆、金岳霖、湯用彤、馮友蘭、余嘉錫、胡適、張元濟、楊樹達、柳詒徵、陳垣、陳寅恪、傅斯年、顧頡剛、李方桂、趙元任、李濟、梁思永、郭沫若、董作賓、梁思成、王世傑、王寵惠、周鯁生、錢端升、蕭公權、馬寅初、陳達、陶孟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517/129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