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就是養生!

今天的文章,知名中醫大師李辛會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健康,怎樣才是真正的養生。

1、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什麼呢?形病。

疾病先從生命無形的部分,即從精神、信息的層面開始出問題;第二個階段,到氣的部分,能量格局和運行規律發生紊亂;第三個階段,到有形的疾病層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頭是某種很大的煩惱,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們無法解決的困惑。

很多時候,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去面對、澄清、解決。

為什麼儒、釋、道這麼重視「慚愧」、「反省」、「懺悔」,先得覺察到自己錯了,才有「知非即離」的可能。

心念一轉,神氣也就轉了,生命列車的方向也轉了。

當一個人的身體有大病的時候,已經是生命列車的方向錯了很久了。

但有一點一定要記得:信念隨時有機會轉回,信念一轉,神氣隨時有機會修正。

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內心狀態、

身心感受無知無覺,

卻指望通過吃一把綠豆、

幾根蟲草就能改變很多。

我們人類的身心如此複雜,

要靠它來改變,

不那麼容易。

除非你是非常乾淨的肉體、非常清淨的心靈,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否則,一把綠豆是調不動你的,一包湯藥也不太容易做到。

黃帝內經》裡有一段對話: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黃帝問岐伯,當一個人形體破敗了,氣血也耗幹了,治療就很難見效,這是為什麼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

病人的神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醫生也沒有辦法調動了。

黃帝接著問:什麼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這段話大家慢慢玩味,為什麼現在病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好治,可以從這裡找原因。

一切的源頭,在於無形的思想、精神,然後才有了能量,然後才化生為物質。

所有的病,或者說這個世界的開始,都是這麼來的。

2、真正的養生是去感受自己

當一個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時候,是從他的內心出發,原點是自己,沒有錯位。

現代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

我們去求一個東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總是有很多遠大的發展計劃,一直思考,想得很遙遠。

或者關注一個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或者不停地講話,不停地做事。

我們以外物為原點,

那就會失去對當下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

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麼呢?是「形神分離」。

打坐安靜的狀態是什麼呢?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現在講營養,要吃得好,早上一個蛋,晚上一頓肉,對不對呢?

小時候我們都燒過爐子,爐火的大小決定了你應該往裡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簡單吧?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吃的問題上就不明白這些道理呢?

你的爐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經沒有什麼消化力了,煙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沒運動,你還吃牛排,還喝牛奶,只會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爐火壓滅。

這些道理不需要通過學習醫學知識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識,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會。

體會吃什麼東西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有知有覺地去生活,吃了某個東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發現,也是有知有覺的開始。

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

而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外在的統一標準。

所以,在生活中要養成用心的習慣,去感受自己、觀察自己,然後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麼東西舒服,什麼東西不舒服;

二、跟誰在一起舒服,跟誰在一起不舒服;

三、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會比較安心,或者反之,會睡不著、糾結和難過。

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這是真正的養生。

3、養生就是調柔身心

《黃帝內經》對養生和養神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恬淡虛無」,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狀態。

「恬」是安靜、安然的意思,帶著放鬆的、微微的甜美。

而電視劇里常見的大喜大悲是相對偏執、失中、失守的狀態,不是一個平常的中和狀態。

這個「恬」如果換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藥有一個原則叫做「甘以緩之」。

意思是所有的藥,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讓人的精神、身體的運轉,包括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及態度柔和、緩和起來。

現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緩」。

比如:神經衰弱、焦慮症、躁鬱症候群等,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其實是大家陷入了一種太快、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狀態。

太急了,神就飄在外面,氣機也浮動不定,既緊且亂,生理功能也就跟著失調了。

「淡」是什麼意思呢?不那麼在意,無可無不可,都可以。

於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間,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執著於目標,也沒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點,有為的習性輕一點。

佛法常說「自淨其意」,儒家講「思無邪」,道家說「為道日損」,都在講要簡單一些,樸素一些。

對身體差的人,我有個建議:不要學得太多太雜。

現在不少人身心疲憊,但學習熱情很高,什麼中醫、國學、身心靈樣樣都不放過。

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動得太多。當身體弱的時候,神氣是不容易收住的。

中醫養生,從道家、佛家來說,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身體像電子天平一樣敏感,一個想法涌動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4、練就虛己的功夫

人類的認知有兩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個是識神(現代會用心或腦來指代)。

識神是邏輯思維、經驗判斷,偏於社會化,是由長期的後天教育、環境暗示、媒體引導,從外部世界加載而入,為「我」所用的認知模式。

「元神」是指本能和直覺,中國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書畫、古琴、中醫、武術的高階,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物我一體」,都是在直覺和本能的層面講的。

《易經》裡有一句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中國古代的聖賢認為,對於天地萬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認識,非思維所得,非有為可近,乃是當心靈處於寂然不動的狀態,與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時候,自然而通達一切。

通過傳統的訓練方法,靜坐、站樁、太極……讓我們慢慢學會不再過度依賴於五官和邏輯思維,用心直接就能體會當下的真實。

當你虛靜放鬆,

沒有那麼多念頭、思想、情感、欲望、

計劃和各種煩心事涌動圍繞時:

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對乾淨的鏡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裡,

等著你來發現。

你每天面對這個世界,每天都體會到一點新的,體會到像童話里的那些畫面:

哎,太陽爺爺今天是很開心的,花兒向我微笑,有隻蜜蜂飛過,好像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

靜心體會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變化,花鳥魚蟲浮沉,意氣神體互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脈脈養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09/135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