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李怡:我們與惡的距離 勝選後港人更應四線並進

作者:
香港人為捍衛應有權利的抗爭有三條戰線:街頭、議會和國際。這半年來最恆常和犧牲最大的是街頭,真正略有成果的也是街頭。中大女生吳傲雪在選前受訪表示,有一班手足,想由地區工作開始做起,她說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和參與區選;選後受訪時她說選舉是支線,主線仍然是街頭抗爭。

工會會會長吳秋北在記者會上,形容這次選舉非常不公平,是在充滿暴亂的環境下進行。所有市民經歷和看到的,是社會平靜下投票。

林鄭說的話相反卻也非事實,她說300萬人出來投票是表達要求停止暴力。若是的話,也不是停止她所認為的暴力,而是停止警察的暴力,政權的暴力。

市民與他們之間,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抗爭者,獲得議席的當選人,贏得選舉的政黨,廣大追求自由、公義的選民,在高興一晚之後,應該如何思考今後的時勢與我們的取向呢?

先要認清現實。現實是選後並非天下太平,並非五大訴求可以實現,並非從此可以憑選票實現香港人的堅持與追求。總的來說,投票日的平靜絕不容被扭曲為選民要求停止抗爭。

民主派雖然在議席上大勝,但所獲選票數只是以57%對41%略勝,許多議席以輕微多數取得,可以說是如有神助。而建制派雖敗,得票數還是有所增長。莫說這次勝選的運氣不可以依恃,而且明年的立法會選舉面對的是比例代表制的掣肘,以及政府會有更多骯髒招數,包括或會推出可讓在大陸居住的香港人在大陸投票,此舉若實行,在無法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大陸票真是要幾多有幾多。一國之下的香港,極權政治輸打贏要,通過選舉而實現人民真正的政治權利,基本上是妄想。這次的勝利只能視為異數。

區議員就任後,除了大批政治素人要學習和適應議會運作之外,作為區議員,面對的主要是地區問題,如果地區市民投訴路面的磚被掘起了、交通燈被破壞了、道路被堵塞了,民主派議員也要處理。在某程度上,街頭抗爭要付出秩序被破壞的代價。在爭取民主和維護秩序之間,區議員要面臨不少取捨。

五大訴求港共政權至今仍然置若罔聞,民主派在區議會勝選後絕不能夠就此「冇咗件事」。數以千計的年輕生命被暴打、被拘捕、被虐殺,豈能因一次勝選就歌舞昇平?

22年的經驗,多年不停參與選舉投票爭勝,這半年從和平爭取到激烈抗爭,如果我們因一次勝選就相信今後可以持續以選舉方式實現我們的堅持與追求,就不僅天真,而且太愚蠢了。我們排長龍投票只是不放棄一次沒有成本的表態行動。

香港人為捍衛應有權利的抗爭有三條戰線:街頭、議會和國際。這半年來最恆常和犧牲最大的是街頭,真正略有成果的也是街頭。中大女生吳傲雪在選前受訪表示,有一班手足,想由地區工作開始做起,她說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和參與區選;選後受訪時她說選舉是支線,主線仍然是街頭抗爭。

就不分主線支線吧,至少應該三線並進。其實還有一條線是文宣。這次出現區選的民意海嘯,最大的催化劑是林鄭和警隊。林鄭的冷酷無恥,黑警的惡行,推動三線取得一些成果。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就香港區選結果發表社評,指「香港的多數人支持暴力,支持在香港形成指向國家的政治對抗」,又說,澳洲爆出中國間諜投誠,英國駐港領館雇員向BBC爆出在大陸受酷刑,和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法案,「這些都是沖區議會選舉來的」。原來澳洲傳媒、美國國會都照顧到香港區選。真是虧他想得出來。

不要笑。愚蠢是道德缺陷。這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香港每一個人的抗爭或投票都是自主的,在極權主義者眼中,原來都是外力推動的。

哪裡有天下太平呢?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29/137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