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唐靖遠:武統台灣?中共恐有心無力

作者:

去年4月,中國大陸漁船發生向馬祖漁民、海巡隊船艇丟擲石頭等攻擊行為。馬祖海巡隊19日指出,海巡署已調派澎湖艦及2艘特勤快艇駐守馬祖海域,展開威力掃蕩。(馬祖海巡隊提供/中央社)


觀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月14日星期二,我是唐靖遠

這幾天大家可能都在關注台灣大選的消息。相信朋友們都已經看了不少關於大選本身的報導和分析,對北京充當了國民黨的豬隊友這個情況,可能不少朋友覺得費解,難道中南海那幫人看不出自己在幫倒忙嗎?為什麼明知是坑也要跳進去呢?這背後其實涉及到中共特色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機制,我們稍後來和大家探討。

今天的主要話題,也和大選有關,就是大選後大陸出現了武統台灣呼聲高漲的現象。大家可能都很關心,中共會不會在不久的未來武統台灣?中共究竟有沒有能力武統台灣?美國是否會出兵等等,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中共自稱什麼情況下發動武統?

有關注大選新聞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在台灣大選結束後,大陸網絡出現了一個反常現象,就是官媒的表態還算相對低調,反倒是民間網絡要求武統的呼聲高漲,「留島不留人」等殺氣騰騰的語言比比皆是,而且最奇特的是,出現了自由派人士和統一派人士同時對蔡英文連任總統感到開心高興的畫面。

前者對蔡英文成功連任感到高興很好理解,因為華人世界唯一的民主政權保住了。後者為什麼也感到高興呢?是因為他們覺得蔡英文當選很可能會促成台灣加速獨立,這樣的話大陸可以名正言順發動武統,收復台灣就指日可待,不用再遙遙無期地等下去。

這種心態其實和中共官媒是一致的,也和中共高層的對台心態是一致的。所以,在大陸這種輿論被嚴密操控,輿論風向被官方嚴格把握引導的環境中,很多所謂的民意,其實是官方刻意引導推動的結果,民意背後其實往往是黨意。從這個角度講,黨媒對蔡英文勝選,表面不爽,其實暗地裡並不一定認為是壞事,也就不難理解。

也就是說,站在黨的角度,既然一國兩制這塊牌子已經搞砸了,和平統一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那武統提上議事日程,就成為一種必然。但武統不像統戰滲透,可以慢慢來,武統是剛性的質變,需要合理的理由。

按照中共自己此前公布的幾條標準,武統將在以下幾種情況下發生:1.台灣宣布獨立,或事實上獨立,比如無限期推遲兩岸統一對話等;2.台灣發生大規模內亂;3.台灣獲得核武器;4.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內政,其中包括外國軍隊駐紮台灣等。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條理由中,前3條都很明確,唯獨最後一條比較模糊,這個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內政的界決標準是什麼?按照新華社在大選後發表的社評,直接說這次大選受到了「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那就等於說,已經符合了武統的標準,當然,我們都知道現在大陸現在馬上就出兵是不可能的。

但這就說明,所謂的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內政,其實有一個彈性非常大的空間,而什麼時候使用嘴炮應對,什麼時候用大炮應對,全在黨的一念之間。

民進黨或長期執政美台關係大幅提升

這次台灣大選,帶來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民進黨很可能長期執政。我們都知道民進黨現在的執政路線,基本上就是六個字:反共親美保台,這其實也是蔣經國當年的執政路線。這個路線顯然和川普政府印太戰略是高度契合的,我們完全可以預期,美台關係在未來數年中將獲得實質性的大幅提升。

去年美國通過了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和國防授權法,事實上已經大幅提升了美台官方聯繫,台北法案甚至涉及到那些準備和台灣斷交,轉投中共懷抱的國家,將面臨美國的制裁。

這不奇怪了嗎?美國自己在外交上都只承認中共的國號,沒有承認中華民國,但卻要制裁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國家?這種奇怪邏輯的背後,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美國很可能已經在為未來承認中華民國保留餘地。

這個解讀有沒有根據呢,我覺得有兩個跡象可以參考:一個是,美國精英階層已經有人發出這樣的聲音:我們當初可以同時承認東德西德,現在為什麼不可以同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

而另一個是從彭斯的新鐵幕演說開始,美國政府高層從總統到副總統,再到國務卿以及眾多精英人士,都不斷在公開的、正式的場合表態,把中國和中共分開,同時也把中國人民和中共分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這種表態的潛台詞就是,美國將不再視中共政府為合法。

美國區分中國人民和中共誰代表中國?

如果這個理解沒錯,那麼一個嚴重的問題就出現了,既然中共政府不合法,不能代表中國人民,那能夠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是誰?最直接合理的答案,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存在,一直都是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最大夢魘,這也是中共從建政起就念念不忘遲早要解決台灣問題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中共堅持不放棄武統的根本原因。過去中共因為奉行馬克思經濟路線,差點搞到國民經濟崩潰,自顧不暇,所以對台海採取了維持現狀的做法,這不過只是權宜之計。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17/139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