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忘掉白求恩 對抗戰影響最大的小女人是她

—入中國籍對抗戰影響最大的小女人 飛虎隊都是受她的感召

作者:
白求恩是正牌的共產黨人,他救助的是專打抗日國軍而不打日軍的八路軍,這是抗日嗎!? 而對抗戰影響最大的是一個身高只有一米四七的小女人,是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美國很多人受她的感召來華幫助中國抗日,飛虎隊也是受她的感召。,僅南京一處公墓就長眠2197名為我中華抗戰而捐軀的美國飛行員。 ——人之有德於我,不可忘也!

僅僅悼念她是不夠的,這位小女人艾偉德曾經感召過飛虎隊(希望之聲合成)

[阿波羅網李廣松編者按:白求恩是正牌的共產黨人,他救助的是專打抗日國軍而不打日軍的八路軍,這是助華抗日嗎!?

而對抗戰影響最大的是一個身高只有一米四七的小小女人,美國很多人受她的感召來華幫助中國抗日,飛虎隊也是受她的感召。,僅南京一處公墓就長眠2197名為我中華抗戰而捐軀的美國飛行員。

——人之有德於我,不可忘也!]

在中國大陸一說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人們馬上想起了白求恩。白求恩是那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因為毛澤東當年那篇文章,所以在中國大陸到今天都很出名。

實際上,有一位被當局刻意遺忘但卻是在整個西方,甚至在整個中國以外的世界比白求恩有名得多的人。她是一個身高只有一米四七的女傳教士,是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但是我們當中很多華人朋友對她並不了解。

她的名字叫做格拉蒂絲·艾偉德。我們今天就說說她的故事。

艾偉德在中國

1929年,倫敦的一個基督教會接待了一個來自郊區的貧寒女人。這個女人過來說,她想到中國傳教。

「好啊,中國很需要傳教士,請問您是哪一家神學院畢業的?」

「對不起,我沒讀過神學院。」

「中國的教會大學需要老師,請問您在大學讀的是什麼呀?」

「我也沒讀過大學。」

「哎喲,這樣吧。中國的女子教會的教會中學需要這個管理人員,你有高中文憑嗎?」

「我也沒讀過高中。」

「哎,哎呀!這,這……」

「先生,我愛神,我喜歡孩子。我會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工作的,你就讓我去吧。」

「哎喲,求求您了,您回去吧。像您這樣連英文都說不好的,您去中國能幹些啥?能教人什麼呢?」

「我是去傳福音,不是去教英文。那裡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認識那愛我們的神。我知道,神要我去中國,我不能不去呀。」

這位女士呢就是格拉蒂絲·艾偉德。

她走了之後,牧師對秘書說:

「哦,你瞅瞅她,沒有文化背景,還發育不良。天吶,我都不願意說她的壞話,但是我擔心,你說這個長得像豆芽一樣的小女人,怎麼能吃得了傳教的苦啊,傳道福音是需要知識和好身體的。」

這位牧師恐怕忘記了,神會給正信者無窮的能力。

格拉蒂絲被教會拒絕之後,她沒有放棄。

當她聽說中國山西陽城有一位老傳教士叫勞森夫人的要退休了,需要人頂替她的時候,她馬上寫信給勞森夫人說,我就是您需要的人,並且很快得到了勞森夫人的同意。

格拉蒂絲輾轉來到了山西陽城。

她對中國最初的印象就是,到處都是牆,城有城牆,鎮子有鎮裡的牆,家家戶戶都有院牆。

她不免就問了,到底怎樣才可以打開這些圍牆,進入到中國人的心裡呢?

她和勞森夫人想了個好辦法,什麼辦法呢?

開一個客棧,開一個小酒店。

因為陽城這裡南來北往的商人、騾馬隊很多,來住店啊,就可以跟他們宣講基督福音,然後這些商人得到了福音,又可以把福音帶走傳出去。

好主意!

客棧開張了,她們給客棧起那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八福客棧。這八個福份來自聖經說的:博愛、美德、謙遜、忍耐、忠誠、誠實、美好、奉獻。

客棧開張了,格拉蒂絲站在門口就喊了,說:

「來住店啦,新單子,新被子,沒跳蚤,沒虱子。」

這麼一宣傳,慢慢人也來一些。天長日久呢,客棧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艾偉德給這些騾夫們講聖經故事,她通過聖經故事的也學會了中文,還學會了這山西當地方言。

但是那些騾夫們一開始就拒絕,站著邊喝酒邊划拳,說:「哥倆好啊,巧七梅呀,全來了啊。」

這邊格拉蒂絲說:

「摩西帶著猶太人離開埃及,法老和他的兵追了過來。」

就這麼兩個不同的風格。慢慢的,騾夫們也就習慣了,發現這故事還挺好聽,然後格拉蒂絲就說你們要聽故事就不許喝酒不要抽菸。那騾夫們到了客棧就慢慢的開始學習自我約束了,不抽菸,不喝酒,也不賭博了。

隨著國民政府開展「天足運動」,就是讓婦女們拋棄原來那個纏小腳的這個習俗,解開這個纏腳布。格拉蒂絲在政府的支持下,就走出去勸說婦女們解開這個纏腳布。在這同時呢就給他們宣導基督教信仰。

有一次格拉蒂絲在大街上,看見一個貧苦的農民正在出賣他的生病的孩子,一個女孩。他說:「您行行好,我只要兩個銀元。然後這姑娘可以跟你洗衣服燒火做飯了。」

格拉蒂絲的心都碎了!

可她身上沒那麼多錢,最後呢,把所有的九毛錢給了農民。買下了這個女孩,所以她給這女孩起了個名字叫「九毛」。在格拉蒂絲悉心照顧下來「九毛」恢復了健康。這之後格拉蒂絲平時又收養了多名孤兒。

1936年,格拉蒂絲歸化為中國籍,取名艾偉德,成為了第一個加入中國籍的外國女傳教士。

第二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大舉入侵中國。這僻遠的山西陽城也是在劫難逃。

有一天夜裡,幾十名日軍闖入了女院企圖行惡,被艾偉德給制止了,於是惱羞成怒的日軍的就用槍托毆打艾偉德。可是這個不到一米五的小女人是怎麼也不退卻,儘管是滿頭鮮血,依然對那些站在恐懼中尖叫掙扎的小女生說:趕快禱告,大家趕快向上帝禱告!

後來《時代雜誌》採訪了艾偉德,她的故事讓美國人深深的震撼。

飛虎隊創立人陳納德

陳納德當年在組建飛虎隊的時候,回美國招飛行員。那麼無數的美國年輕人就是通過艾偉德了解了苦難的中國和勇敢的中國人,於是他們自願來中國戰鬥阻止日本人的屠殺。

格拉蒂絲·艾偉德成為了影響美國對中國抗日戰爭最重要的人物。

但是,她也激怒了日本人,於是日本人就開始說要懸賞捉拿小婦人艾偉德。在一次空襲當中艾偉德肩膀上中了一彈。大家就勸她說,你趕緊離開山西去大後方,去西安養傷避難。

艾偉德同意了,但是她提出來個要求,決定要帶上在八福客棧現在收留的100多名孤兒一起去西安。縣長嚇壞了,勸她千萬別做傻事,但是艾偉德堅持說:這100個都是神賜給她的孩子,一個都不能丟下。

縣長苦勸無效,說:「好吧,那你多拿上幾袋小米,別的我也幫不上你了。」

「沒關係,我們有主看護。」

這孩子中,最小的才四歲。艾偉德帶著100多個孩子,翻山越嶺,穿越日軍的封鎖,踏上這蒼涼苦難的出山西路,最終他們是渡過黃河,跋涉到的古城西安。

所有的孩子們,神奇的很,一個都沒有少!被安置在宋美齡創辦的孤兒院內。

送到了西安之後,小女人艾偉德終於倒下了。她有傷寒、肺炎、營養不良、過度疲勞,還有一顆子彈穿過肩頭的槍傷。醫生簡直無法相信,這個小女人是怎樣活過來,還帶了100多個孩子。

穿過了這份艱難,走過來,活下來的艾偉德繼續在蘭州、在四川成都這一帶,在貧窮者甚至是麻風病人當中傳福音。

1949年春,艾偉德回到了英國自己的家。不久,她在中國的這個傳奇經歷被改編成了廣播連續劇在英國廣播電台BBC播出。

這一下子名聲大噪。

艾偉德的一本傳記小說叫做《小婦人》(《The small woman》)發表了。(youtube截圖)

她的一本傳記小說叫做《小婦人》,叫《The small woman》發表了,艾偉德儼然就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好萊塢後來還拍攝了關於艾偉德的電影,八福客棧變成了《六福客棧》,那演員很有名,演艾偉德的是大明星英格麗·褒曼。就是演那個《Casablanca》《北非諜影》的那個女演員。

但是艾偉德倒是說:那不是我,我哪有那麼大高個子。接著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愛過一個男人。

艾偉德在英國休養一段時間之後,一直想回中國。但這個時候,已經是50年代初了,已經是中共建政,他們不允許外籍傳教士進入中國,在中國的傳教士也紛紛地被趕出了國境。

艾偉德入境無望,只好呆在了香港。在滯留香港期間繼續幫助大陸難民。

1957年,艾偉德來到了台灣,成立了艾偉德孤兒院,後來改成了艾偉德兒童幸福之家。

1970年的1月3日,艾偉德去世了。

她的死在國際社會引起了極大反響,但她所奉獻一生的中國大陸,沒有一個字的報導。如今,她的墓在台北淡水基督學院這個學校的校園之內,碑文的是蔣介石手書的四個字「弘道遺愛」。

根據艾偉德的遺願,她的頭朝向大陸,對著山西陽城,表達了這個英國人,對那片土地的眷戀。

歷史上的今天,格拉蒂絲·艾偉德

僅僅悼念她是不夠的,

我們最大的罪惡

是對她的遺忘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31/140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