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種癌比肝癌還常見 80%發現就是晚期!病因竟是你常吃的這3種食物!

有人說,人生無非「吃喝拉撒睡」,雖然聽起來有些粗俗,但也很真實地反應了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要說「吃喝睡」,大家平時都已經很注意了。

但是講到「拉撒」這個有味道的話題,大家總是難以啟齒。

因此,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現象的出現——腸癌高發!

腸癌有多常見

如果說腸癌是個高發疾病,很多人不信。畢竟,平時聽肺癌胃癌肝癌較多。

但是,有一組數據您可千萬別忽視——

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最新數據顯示,腸癌是我國大城市男性發病率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

結直腸癌也是我國唯一發病率上升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每隔1.5分鐘就有一個人患上此病。

我國前五位腫瘤當中的四大消化系統腫瘤,除了結直腸癌以外,其他都在逐漸下降,趨勢非常明顯。

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年輕的白領還是5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成為高發人群,而且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即使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國80%以上的結直腸癌仍然一經發現便是中晚期,治癒率非常低!

若能早期發現,腸癌的治癒率將高達95%以上!那腸癌早期有哪些預警呢?

腸癌早期症狀不顯眼

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顯眼,除了定期到醫院做癌症篩查外。觀察大便,成了發現腸癌的最直接方式!

1

看排便

腫塊表面的糜爛會導致出血,因此,如果糞便中出現帶有暗紅色的血絲或者血性的粘液便,並且是持續出現,逐漸增多,那就要小心了。

常見的「高危大便」長這樣——

01既有粘液又有血

腫瘤本身可以分泌粘液,也有一些脫落的壞死細胞,再加上出血,就要高度懷疑惡性腫瘤了。

02血便帶「凹槽」

正常排便帶血,合併大便裡邊出現了一個凹槽,改變了大便的形狀,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03血便變細

如果大便中出現大量粘液、有出血,而且大便變細了,則可能是腫瘤生長把腸腔變窄,從而導致大便變細所致。

04大量粘液便

潰瘍性的炎症和惡性腫瘤都會形成粘液便,但是,如果出現形狀改變的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就要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了。

注意:

一般來說,結直腸癌表現為血與大便混合,顏色暗紅;如果出現便鮮血且在大便以後持續滴鮮血,則可能是痔瘡。

此外,大便全黑色也不是結直腸癌的高危血便。

因為,胃癌、十二指腸腫瘤、小腸腫瘤等、良性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可以形成這樣的黑便。

2

看排便習慣

惡性腫瘤會讓排便變得越來越不規律,有可能是經常便秘,也可能是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

3

看腹部是否有不適

結直腸癌發病初期會出現腹部不適或隱痛,與排便相關。

到了中晚期,可能會出現陣發性腹痛,此時腹部可能摸到包塊或可見腸形,多伴有腹脹、嘔吐、肛門不排氣等腸梗阻表現。

4

看體重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胃口下降、體重減輕,應及時就診,查明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

5

看狀態

排除了血液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貧血後,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虛弱症狀時也要警惕腸癌。

6

看排氣

放屁次數突然增多、屁臭,都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

這是因為,腫瘤發生在直腸,即便腫瘤不大也容易發生阻塞,會引起放屁頻頻。

而屁臭,可能預示著其中所含胺類物質(致癌物)增多。

這3類食物是腸癌「幫凶」

結直腸癌發病率的上升和膳食結構有關係,其中,紅肉攝入過多是導致大腸癌發病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這幾種食物也是腸癌「幫凶」,醫生從來不敢多吃!

1

燒烤

由於食物在用火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苯並吡的物質,這種物質被認為是一級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此外,吃燒烤很多人喜歡喝酒,加上酒精的刺激,會進一步灼傷腸胃黏膜,造成腸胃黏膜糜爛,長期下去形成潰瘍性慢性腸胃炎,如果這種病久治不愈,就會發展成腸胃癌。

2

麻辣燙

街邊麻辣燙一般都不貴,利潤空間有限,很多商販為了提高利潤會降低食材的質量,一些被工業原料處理過的食材雖然外表光鮮,但肯定會損傷腸胃。

同時,麻辣燙又麻又辣又燙,本身就十分刺激腸胃了,會導致腸黏膜不斷增厚,長期下來,很容易誘導癌症發生。

3

加工肉製品

加工肉製品包括以醃、熏或發酵等方式而製成的熱狗、香腸、火腿、醃肉、肉乾、罐頭肉或肉類醬汁等。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18%。

注意:

進行腸癌篩查時,可先選擇價格低廉的便潛血檢查,如果潛血是陽性,就提示大便裡面有非常微量的出血。

對於便潛血為陽性、有大腸癌的家族史、有息肉病病史、有慢性腸炎病史者,可認定為高危人群,需進一步行腸鏡檢查。

在做腸鏡的時候腸腔非常乾淨也沒有炎症,可以5年內複查腸鏡。如果檢查發現已經有息肉了,儘管息肉去掉了,也最好在未來一到兩年內複查一次腸鏡。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2/144034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