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為什麼一個活著的人會下沉 而一個死去的人會浮在水上?

這可能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之一,一般的想法是,因為一個人活著,他可以使自己停留在水面上,而一個人死了沒有能力,因此,他必須下沉。

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在法制新聞中,還是刑事偵查電視劇中,經常發現人死後,屍體是自然漂浮的。

這讓很多人哭笑不得,簡單漂浮可是很多學游泳的人想學都學不會的技能呀,對於這種現象有一個完美的解釋。

在水中死亡後,屍體開始下沉

正常情況下,人體大部分都是由水組成的,和水的密度非常接近,而且我們肺里的氣體可以作為身體的浮力,因此在水裡,只要不慌不亂,是會慢慢浮起來的,而大部分溺水者,缺乏控制身體的能力,在水中掙扎,反而無法產生更多向上的浮力,導致重力大於浮力,最終下沉死亡。

當人體不幸溺水死亡時,一般來說,它確實會沉到底部,水最終會充滿肺部,排出任何多餘的空氣,把屍體帶到水底。

然而,這也得分情況。

如果屍體面朝下掉入水中,它們可能永遠不會沉到底部,因為空氣沒有機會從肺部逸出。然而,如果將屍體仰面放入水中,空氣可以逃逸,水可以取而代之,屍體會很快下沉。

從深處回來

當一個人死亡後,他的身體無法維持一個穩定的環境,免疫系統顯然不再起作用。這樣就開始了一個漫長的分解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內外的細菌開始破壞身體細胞的完整性。這是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腐爛,最終會完成人體的整個「塵歸塵,土歸土」的命運。

在水裡,細菌同樣也會分解屍體,在人體的腸道、軟組織、肌肉和其他可分解區域中的糖和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在厭氧的環境中開始分解,並產生氨、氫、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釋放的氣體無處可去,只能將聚集在人體內部,不斷膨脹。

當屍體開始慢慢膨脹腐爛時,新形成的氣體就會產生和氧氣一樣的浮力,最終把屍體帶回到水面。身體的體積將明顯增加,但人的重量不會,從而使身體更容易漂浮。

在最初下沉後,到再次浮出水面,這個過程有時需要幾個小時,有時需要幾天,甚至幾周。

二次漂浮

當屍體再次出現時,裡面充滿了氣體,而且經常膨脹得面目全非,屍體可能會因為內部的氣壓而破裂,或者氣體會以一種更正常的方式逸出,例如從鬆弛的括約肌。

當氣體釋放後,身體可能會二次下沉,下沉後只要還在繼續分解和腐爛,氣體還會再次充滿身體,最終出現二次漂浮。

在某種程度上說,下沉和上浮可能進入無休止的循環。

最後

把這個病態的話題再深入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屍體都是臉朝下漂浮的。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由於腸道和胸腔內的細菌最多,最容易發生腹脹,任何浮回水面的東西都會被身體的這些浮力區域所引導。根據人體解剖學,四肢和頭部傾向於向前或者彎曲,而不是向後,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水中的屍體似乎會自然地以臉朝下的姿勢運動。

但也有例外,手和腿越小,屍體越有可能面朝上漂浮。

對於任何死亡的人來說,腐爛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水下的分解過程相對更慢,尤其是在極低的溫度下。

這意味著氣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重新填滿這些空洞,才把屍體浮到表面。

在大多數犯罪電影中,為了屍體不被發現,兇手總是將屍體綁在重物上,且丟棄在寒冷水中,恰恰利用的就是這些原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怪羅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4/144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