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今天吃微塑料了嗎?中國海鮮、食鹽到飲用水都被「加料」

—綠色情報員:今天你吃「塑料蔬果」了嗎?

微塑料出現在餐桌,不是新鮮事,從海鮮、食鹽到飲用水都被「加料」,現在科學家在蔬果也發現微塑料。中國是塑料王國,也是農業地膜大國,土壤悄悄種下塑毒危機。

科學家發現微塑料入侵蔬果,食物鏈難逃塑料危機。 

微塑料出現在餐桌,不是新鮮事,從海鮮、食鹽到飲用水都被「加料」,現在科學家在蔬果也發現微塑料。中國是塑料王國,也是農業地膜大國,土壤悄悄種下塑毒危機。

土壤塑料風暴來襲

中國是塑料大國,土壤中的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在科學文獻資料庫輸入土壤、微塑料和中國三個關鍵字,研究報告已經超過5,000篇。」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許正一談起7月初的搜尋結果,「從這些數量來看,中國確實存在土壤的塑料污染問題,科學家才會投入研究。」

今年6月20日國際期刊《自然奈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刊登一篇中國山東大學和美國麻省大學合作的論文,探討奈米級塑料對植物的影響。致力土壤和環境科學研究的許正一指出,「這是一個起始的研究,研究人員將高比例的奈米塑料調配混入土壤,結果顯示會破壞植物組織和代謝功能,影響農作物產量,不過,這樣的結論有些言之過早。」

許正一認為,這個研究刻意提高奈米塑料的添加量,比例高達0.1%,這在現實世界並不容易看到,研究同時以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稱擬南芥)為實驗對象,這是生命科學研究常用的植物,因為基因體較少,容易篩檢看出表現,加上生命周期短,方便研究者在短期內分析數據和效果,研究結論只能說在實驗條件下會對植物產生影響。

市售蔬果找到塑料

義大利研究團隊發現,蘋果的微塑料含量遠高於萵苣、紅蘿蔔

不過,國際研究接二連三找到微塑料入侵植物的證據,今年6月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發表論文,發現萵苣、花椰菜、蘋果、紅蘿蔔、梨子等受測樣本都含有微塑料。許正一表示,這個研究以市售蔬果進行分析,反映出蔬果含塑的事實,但仍有待建立完整的風險評估模式。

相較一般微塑料的定義為小於5毫米(millimeter),「這篇研究發現的微塑料大多是1至2微米(micrometer),粒徑只有細胞的1/20、1/30,小到可以鑽進細胞內。」台灣零廢棄協會創辦人孫瑋孜博士窺見塑料危機,「最近很多研究發現,環境中微塑料含量遠高於過去研究推估的數字,因為研究儀器愈來愈先進,找到的微塑料粒徑也愈來愈小。」

孫瑋孜指出,這篇論文發現蘋果的微塑料含量最高,平均每克蘋果有195,500顆微塑料,紅蘿蔔為101,950顆,萵苣則有50,550顆;研究團隊同時以當地人攝食蔬果習慣來推算,以蘋果來說,大人每天大約吃進1,410,000顆微塑料,小孩為462,000顆,這個結果類似先前研究發現,每人每周吃下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微塑料。

面對塑料污染困境,各國可說是草木皆兵。「2018年全球生產近4億噸塑料,一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約是800萬公噸。」孫瑋孜指出,「這等同於每分鐘有一台載滿廢塑料的卡車,倒入大海里。」當微塑料滲入土壤和植物,糧食生產和食物鏈風險也成了科學家關注的焦點。

農業資材是土壤塑料污染的兇手之一,許正一指出,為了防止雜草生長、保溫,或是減少水份流失和土壤沖蝕,農民會在農地覆蓋地膜,塑料殘膜造成污染;菌棒(又稱太空包)的包膜材質也是塑料,當種植香菇、洋菇後,菌棒做為有機廢棄物堆肥,另外,包裹性的化學肥料為使肥料緩緩釋出,外層會包覆包裹性材料,這些都可能種下塑料污染。

地膜大國埋下塑毒

農用地膜掀起「白色污染」議題,全球近9成地膜覆蓋在中國。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統計,2017年地膜使用量為143.7萬噸,覆蓋面積達到2.8億畝,兩者均為世界第一,由於重使用、輕回收,地膜殘留嚴重,近年中國不得不展開污染防治工作,2017年底制定《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強制性國家標準》,今年還宣布將加快出台《農用薄膜管理辦法》,治理措施仍舊問題重重。

中國傳統農用塑料地膜的材料為聚乙烯(PE),「塑膠袋的原料就是聚乙烯。」孫瑋孜說明,「如果農用地膜是在太陽曝曬嚴重的地區,它很容易碎裂解,即使曝曬程度不高,塑料本身也會逐漸裂解為小碎塊,加上聚乙烯無法被任何生物降解,隨著時間無可避免出現微塑料問題。」

另外,中國的國家標準要求農用地膜厚度不得小於0.01mm,而已開發國家規定厚度在0.02mm以上。孫瑋孜認為,地膜愈薄就愈容易碎片化,國家標準頒布前應該研究常用作物的種植範圍內,地膜在環境中可以維持多久而不會破碎化,才能有效達到污染防控目的。

諷刺的是,地膜的終極目的是增加農作物產量,如今卻變相成了阻力。許正一表示,「當微塑料進入土壤,不但會直接影響蚯蚓、微生物等土壤生態系統,還會間接改變土壤的性質,進而影響植物生長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蚯蚓吃塑體型變小

蚯蚓被稱為「土壤的生態工程師」,塑料會影響蚯蚓的活性與大小。

2019年,英國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提供了支持性證據,孫瑋孜指出,研究團隊以兩種塑料做測試,一個是聚乳酸(PLA),一個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結果發現聚乳酸會讓黑麥草的種子發芽率減少、抽芽高度降低,而高密度聚乙烯會讓蚯蚓的體重下降,土壤也呈現酸性。

許正一說明,土壤酸化會影響化學性和生物性兩個層面,細菌是土壤中最大的微生物群,土壤酸化後,細菌的活性和數量會跟著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不怕酸的真菌,真菌偏偏是植物病害的主要來源,而當微生物的活性變差,土壤的代謝功能也受到影響,此外,植物也不易吸收土讓中的養分。

骨牌效應不止於此,塑料的化學添加劑可能滲入土壤。「有些塑料會添加塑化劑,讓質地變軟,有些家具的塑料則會加入阻燃劑,塑化劑和阻燃劑都是荷爾蒙干擾素。」孫瑋孜點出潛在風險,「此外,塑料本身屬於親油性物質,進入河水或海洋當中,塑料會吸附同屬親油性的有機污染物,當它經由各種方式回到土地上,自然把這些毒素釋放出來。」

中國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微塑料也可能吸附重金屬。許正一表示,有些微塑料的粒徑小到可以攜帶電荷,這些電荷為負電,而暴露在環境中的重金屬通常是帶正電,因此微塑料可能吸附重金屬,不過,相較土壤重金屬污染,微塑料吸附重金屬的影響應該較小。

長江吞下高劑量塑料

長江的微塑料含量高居全球河流之冠,灌溉水也注入風險。

灌溉用水也是土壤和植物塑料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許正一認為,灌溉水可能來自民生廢水或是河川上游污染區,雖然灌溉水訂有水質標準,但目前並未針對微塑料等新興污染物質做檢測。以國際調查報告來看,全球河流的微塑料含量排名,長江、印度河、黃河、海河名列前四名,中國耕地面臨的微塑料威脅尤其突出。

「華東以南的主食是水稻,水稻需要大量灌溉水,透過水源傳遞微塑料,影響層面很大。」許正一分析,「除了灌溉水,中國仍在使用污水處理後的水和污泥,這些都是微塑料可能的來源。」

華東師範大學曾經調查長江的微塑料污染情形,長江口水表面漂浮的微塑料豐度達4137.3±2461.5個/m3,長江流經的重慶至宜昌江段,水體中發現微塑料豐度為4703±2816個/m3。「這可能間接種下植物含塑風險。」孫瑋孜認為,「長江流域幅員廣大,上游存在塑料廢棄物不當處置,塑料垃圾進入河流,農地引水灌溉後,微塑料就會進入土壤當中,一旦粒徑夠小,可能經由植物根系孔洞而吸收。」

當農地和作物不斷浮現微塑料危患,「塑料蔬果」風暴一觸即發,污染防控迫在眉梢。許正一表示,現階段要從科學面建立完整資料,因為目前調查研究仍然不足,甚至研究方法不夠成熟,而對消費者來說,要什麼東西都吃、分散風險,不要讓機率變高。

孫瑋孜認為,有了科學研究基礎後,接下來要設法減少土壤和灌溉水中的微塑料,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移除微塑料的方法,有人將油混入鐵粉中,再混拌調入水的土壤,土壤中的微塑料就會吸附在含油的鐵粉上,最後再以磁鐵進行分離,當然這只是初始的研究,未來有待研發出更簡單、更大量化的移除技術。

中國人巴望微塑料從餐桌消失,這下是漫漫長路了。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7/147818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