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一邊鉗制言論一邊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 微信禁令波折彰顯美中制度差異

騰訊公司被指審查言論封殺大批微信群

中共社交應用程式微信對海內外用戶的言論審查力度不斷升級,卻在美國言論自由憲法原則的保護下,暫時躲過了川普政府的微信禁令。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正在成為「禁微信」還是「容微信」的爭議焦點。與此同時,白宮繼續尋求落實對微信海外版(WeChat)實施禁令。分析認為,即使維持禁令,美國用戶短期內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微信。

加州聯邦法官判白宮禁令違反言論自由司法部力爭維持微信禁令

加州一名聯邦法官上周的一紙決定,讓微信國際版(WeChat)暫時躲過白宮行政命令的封殺。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6日頒布的行政命令原本計劃從9月20日開始禁止美國公司及個人與微信母公司騰訊進行與微信相關的交易。

一個主要由華人組成的「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U.S. WeChat Users Alliance)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向美國政府提起訴訟。聯邦治安法官勞蕾爾·比勒(Laurel Beeler)9月19日作出了有利於訴訟原告方的決定,對美國政府的微信封殺令發出初步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主要理由是白宮禁令侵犯了美國微信用戶的言論自由。

美國司法部於本星期五(9月25日)向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交動議,要求比勒法官取消初步禁止令,允許司法部落實對美國的微信封殺令。

作為原告,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說,微信是華裔美國人和美國中文社區的公共平台,這一平台「實際上是這一群體與其社區的唯一溝通途徑」,美國政府有關微信的交易禁令會導致這一軟體的關閉,是對華人群體言論的約束。

比勒法官在裁決分析中採納了原告提出了的涉及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與言論自由有關的論點。這一觀點認為,禁止涉及微信交易將讓原告方代表的社區失去一個關鍵交流平台,延緩或消除公共討論,這等同是對言論的審查、或是對言論的一種「事前限制」(prior restraint)。

司法部「保證」禁令不針對一般微信用戶

在這一訴訟案中,美國政府在提交的文件中解釋,政府不會幹涉一般用戶對微信的使用,更不會對微信使用者定罪,但不否認美國公司與騰訊的一些商業行為被禁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一般用戶的微信使用體驗。

美國司法部代理副部長傑弗瑞·波塞特·克拉克(Jeffrey Bossert Clark)9月16日致函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庭,「保證」司法部不會因一般用戶出自個人目的、甚至商業目的對微信海外版WeChat的下載和使用而對其定罪。

克拉克在信中說:「目前,涉及WeChat應用程式的活動不被禁止。儘管商務部將繼續審查一系列交易,包括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WeChat應用程式使用的交易,我們可以保證,司法部長不會對那些與WeChat的唯一聯繫只是為個人或商業交流而使用或下載這一應用程式的個人或團體採取行動、導致這些用戶承擔刑事或民事責任。」

他說:「換句話說,雖然針對其他交易的措施,可能會直接或間接損害應用程式在此類通訊中的使用,但出於上述有限目的使用和下載這一應用程式將不屬於定義中的交易,此類用戶不會成為目標或受到處罰。」

美國微信不會因禁令立刻癱瘓,但可能變慢

川普政府仍在努力讓微信禁令得以實施。9月24日,政府方面向受理微信用戶團體訴訟案的加州舊金山聯邦法庭遞交文件,稱該法庭的初步禁止令允許微信不受限制的使用,那會放任中共政府監視美國人民、搜集和利用大量美國用戶個人信息,來推動中共的利益。

川普政府堅持禁用微信,引發人們對微信未來命運做出種種猜測:如果禁令生效,微信應用程式的運行將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速度是否會變慢?文件傳輸和金融交易是否受阻?

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的訴訟團隊成員之一戴維·戈塞特(David Gossett)星期五作出回應說,如果川普有關微信的行政令生效,預計用戶仍然可以在美國使用微信,但微信的運行可能會變慢,某些功能可能會運行不暢。

戈塞特說,按照美國商務部的指明的對象,微信禁令影響到的主要是美國公司與騰訊公司之間的交易(transaction)。他說,主要受影響的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商業內容傳播網絡、以及為WeChat提供技術維護的企業。

戈塞特星期五在一個在線討論會上說:「微信的運行會變差,有些部分可能會停止。但我認為,如果你的手機已經裝了微信,你不至於無法打開。」

聯邦法官捍衛微信上的言論自由,但不否認微信威脅國家安全

從法庭文件和判決內容來看,聯邦法官沒有否認被告(美國政府)有關微信程序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說法;但法官認為:雖然美國政府展示了中國的活動引起了嚴重的國家安全關切,但沒有給出足夠證據來證明對所有美國用戶實施禁令能解決這些國家安全的問題。

彭博社報導,美國政府9月25日在向法庭提交的另一份文件說,白宮不惜提供可以支持其有關國家安全擔憂主張的保密文件,其中包括來自國家情報總監的一份評估。

美國情報事務專家、科技與安全諮詢公司SOSi情報整合部門總監毛文杰(James Mulvenon)認為,微信存在切實的國家安全威脅。

他對美國之音說:「微信被用於跨太平洋的通訊,我們從中共公布的法律中知道,中國公司有責任提供合法的攔截能力。我們知道,微信在中國並不提供端到端加密的,因為如果加密,公安等人就無法執法。因此,人們擔心的是,任何在美國使用微信的人,他們的通訊都可能被中國政府和情報部門獲得。」

已有多項研究顯示,微信對國內外的用戶進行言論審查,這讓美國聯邦法官基於憲法保護言論自由原則幫微信抵禦白宮禁令顯得格外具有諷刺意味。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網絡研究機構「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今年5月7日發表報告說,海外註冊的微信帳號之間的通訊會被監控,微信還通過審查海外用戶的敏感詞來加強其有關中共政治話題的審查能力。

研究說,不清楚騰訊是如何使用非中國註冊用戶的數據來實現內容屏蔽的,也不清楚是什麼政策允許在微信的國際和中國地區之間共享用於屏蔽的數據。

這個組織此前的研究顯示,中國公民出國前用中國電話號碼註冊的微信號,即使該用戶之後改用海外電話號碼,敏感詞審查仍會繼續。

另外,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本月也發表研究報告說,中國的網絡防火牆已經藉由微信「走出國門」,微信還審查和控制外國駐華使館有關新冠疫情等敏感議題的信息。

毛文杰說,微信平台得到言論自由保護說明美中兩國政府對於如何對待社交媒體平台有本質的不同。他說,差異在於,美國擁有獨立的司法系統、新聞自由,有問責與制衡,但在中國,這些制度保障不存在。

他說,言論審查制度的不同是兩國制度差異的一部分。他說:「在美國,我們有(通信規範法)第230條——社媒平台對其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不承擔責任,而在中國,社交媒體對他們的言行負有絕對責任。」

美國國會1996年通過實施的《通信規範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規定,互動網絡平台的承辦者不能被視為平台上內容的發表人,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也不必為第三方用戶的言行負責。

「通過使用微信,美國人基本上就是在屈服於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他們使用的是一個受到中國政府審查的平台。而使用微信,他們至少是在以隱含方式支持中國政府的審查制度。」毛文杰說。

民運人士發聲:斬除微信長痛不如短痛

許多海外華人擔心微信被禁將影響他們與國內親友的聯繫;關注中國動態的美國科技界「學術精英」也擔心微信禁用將堵上他們了解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

但許多海外民主運動人士呼籲海外華人社區認清微信本質,擺脫這一平台的監控束縛。

民運活動家王丹9月22日在香港蘋果新聞網專欄中寫道:「微信這個平台的運作,那些敏感詞的禁用,那些有組織的假新聞的散播,不僅是對言論自由的極大戕害,也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進攻。」

他說:「《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被用來保護了一個恰恰是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和原則的社群媒體平台,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西藏行動中心(Tibet Action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丹增多吉(Tenzin Dorjee)本月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文章說,川普行政當局如果禁用微信,會給推動人權事業帶來淨效益,進而促進自由的世界秩序。

他說,微信不是「中國通往世界的橋樑」,而是一個「將12億用戶局限在一個平行宇宙的封閉系統,他們在這裡可以自由互動,前提是不越過那些界限。」

丹增多吉還說,微信也不是海外華人群體的「生命線」。他說:「這個應用程式是將海外群體束縛於北京指揮中心的繩索。這個平台被中國政府用來壓制流亡異見人士,為恐嚇海外活動人士和監督抗議者的跨國鎮壓機制提供了動力。」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27/150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