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周曉輝:俄官媒報拜登醜聞 北京緘默透心虛惶恐

作者:
而不久前曝出的前國務卿希拉蕊的郵件顯示,「通俄門」乃是希拉蕊為轉移自己的醜聞而炮製出的鬧劇,且牽扯到歐巴馬時期的政府官員和柯林頓競選團隊成員。

圖為亨特·拜登(Hunter Biden)

在美國媒體於10月15日曝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利用其父親身份、與包括中國最大的私營能源公司的華信在內的外國公司進行權錢交易的信息和大量艷照的醜聞後,10月17日,俄羅斯官媒俄羅斯-1台(俄語:Россия-1)也對此進行了報導。

報導首先提及有關丟失的硬碟信息最早出現在與流亡海外的富商郭文貴有關的自媒體上,並引用該自媒體的說法,稱這是中共江、曾、孟發起的反擊,即將硬碟作為美方證據寄出,其中一份寄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份寄給司法部。然後報導提及郭文貴與白宮前戰略策略師班農、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的私人關係,言外之意是二人都知曉拜登的醜聞。

接著報導轉到川普在集會時對拜登家族腐敗的抨擊,稱「這個家族是有組織的犯罪」,而美國民眾則發出了「把他關進監獄」的喊聲。隨後鏡頭轉到記者對拜登的採訪,拜登拒絕就此回答。報導不無調侃說稱:「拜登顯然需要幫助,尤其在大選前十天朱利安尼打算引爆震撼彈的情況下。」報導隨之又將視角轉向前總統歐巴馬,說他在深思熟慮後決定繼續支持拜登。最終報導在川普信心百倍、稱拜登陣營「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演講中結束。報導給川普的鏡頭總時間較其他人長。

俄羅斯-1台報導雖然簡短,但可以說是面面俱到,說明其真的是下了功夫了解各方情況。其報導透露出的兩點隱含信息值得關注,一是俄羅斯了解中共高層博弈情況。二是美國大選結果如果不出意外,川普將贏得拜登。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俄羅斯-1台隸屬於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是一家國有電視頻道,前身是蘇聯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1991年蘇聯解體後更名,現在是俄羅斯收視率第二高的電視頻道,僅次於第一頻道,其平均每天有1.17億觀眾收看。該台的政治立場與第一頻道相似,即親克林姆林宮。

克林姆林宮中的普京對川普的態度,可以從9月5日川普在白宮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所言看出。川普一方面暗示與習近平關係不好,一方面說,「我和俄羅斯相處融洽」,「我與普京總統相處融洽」。

眾所周知,自2016年以來,美國反川普人士一直在炒作「通俄門」,指俄羅斯更希望川普當選,並由普京親自下令一個「影響行動」干預美國大選,還與川普競選團隊勾結。儘管川普和普京一再否認「通俄門」事件,但美國情報當局還是展開了調查。最終在2019年4月,美國司法部公布的報告,還了川普清白。而不久前曝出的前國務卿希拉蕊的郵件顯示,「通俄門」乃是希拉蕊為轉移自己的醜聞而炮製出的鬧劇,且牽扯到歐巴馬時期的政府官員和柯林頓競選團隊成員。

在擺脫「通俄門」後,美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高層互動增加,雙方在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導條約》、核軍控、俄美貿易合作、朝鮮半島局勢、敘利亞問題、委內瑞拉烏克蘭東部局勢等問題上探討合作可能。去年12月,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訪美時暗示,與美國搞好關係符合俄羅斯的利益,這包括政治和經濟利益。

今年以來,川普與普京更是多有互動,在抗擊疫情、圍繞石油減產等進行合作,並在4月25日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強調「易北河精神」是「我們各國如何拋棄分歧,建立信任並進行合作以追求更大事業的一個例子」。

什麼是「更大事業」?在川普政府指出中共是世界上最大的威脅,明確反共目標,力圖打造世界反共同盟後,滅掉中共這個邪惡共產政權可以說是一個大事業。顯然,了解共產政權邪惡的普京在中共病毒肆虐全球後,也會更加認同川普,並基於政治、經濟上的考慮,保持與北京的距離和戒心。俄羅斯不久前與印度的聯合軍演、向印度出售武器就是在向北京表明一種態度。

無疑,傾向於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且言出必行的川普再次當選,應是普京樂見的。這樣的態度俄羅斯國有電視台不可能不清楚,因此曝出拜登醜聞也沒有任何負擔。

而對北京來說,將中共與中國、中國人區分且對中共態度強硬的川普若當選,無異於是個噩夢,因此更希冀與中共暗中勾兌的拜登當選,是以在拜登醜聞曝光後,中共官媒選擇了噤聲,而不是像報導川普染疫那般猶如打了雞血。

其原因不僅僅是要繼續矇騙中國人,既不讓中國人了解美國大選真相,了解拜登家族的醜聞,包括與中共的關係,也不讓中國人了解中共高層博弈黑幕以及中南海所面臨的困境,折射的更是心虛和惶恐。為了阻止川普當選,或許中南海此時正在醞釀著利用其在美國的勾兌者們,在大選前出大招,比如放出川普黑料,比如干涉美國股市,比如炮製虛假選票等,以影響最終結局。但中南海切莫忘了,人不管做什麼,都無法真正的主宰,一切只能看天意。然而,天早已決定滅中共,中共又怎能如願呢?!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24/151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