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從螞蟻集團看中國金融科技的「變態超車」

本月初,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募股被叫停,震驚了全球金融市場,而中國的大型科技信貸市場的前景也再度引發輿論關注。一名中國經濟學家周二表示,大型科技信貸(big tech credit)較傳統銀行貸款來說有諸多優勢,也填補了國內信貸需求的一大空白。但是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是變態的彎道超車。

《華爾街日報》上周引述知情中國官員說,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在螞蟻集團控股股東馬雲近期惹惱了政府高官後,親自作出了叫停螞蟻集團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決定,而這原本會是全球最大的IPO。

上月底,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在上海出席一場金融峰會時說,金融監管機構過度關注控制風險可能會遏制創新,指出「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對馬雲的這場講話感到非常憤怒,並命令國內監管機構展開調查,最終引發螞蟻集團的IPO被叫停。

大型科技信貸危及銀行業?

輿論普遍認為,螞蟻集團旗下的行動支付應用支付寶顛覆了中國的金融體系,而北京當局越發感覺到這些金融科技可能會逐漸威脅到中國的經濟乃至政治穩定。但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周二在一場活動上指出,大型科技信貸並沒有腐蝕傳統銀行業的主導地位。

「目前來說,大型科技信貸在很大程度上仍與銀行貸款維持著互補關係,而非競爭關係。但前者填補了一條非常重要的傳統金融體系短板,因為某些企業和個人從未借到過傳統銀行的貸款。」

黃益平還在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舉辦的這場網絡研討會上說,儘管中國的大型科技信貸正在快速增長,但它們的業務規模目前可能只占到銀行資產負債表的1-2%,而且這些企業發放的平均貸款金額較銀行貸款來說要小得多。這意味著,大型科技信貸把中國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包容了進來,而他們較銀行通常借貸的國企等大型企業來說更難被覆蓋,而評估他們的信用風險也更難。

儘管如此,黃益平指出,由於大型科技信貸使用的大數據、實時評估模型較銀行使用的傳統模型更容易預測債務違約風險,他們的不良貸款率(NPL ratio)較銀行發放的中小企業貸款要低得多。

「中小型企業占主體的私營部門如今為中國貢獻了超過六成的GDP和七成的企業創新貢獻,這正是為什麼如果我們不能找到支撐這些中小企業的方法,中國經濟就不會有未來。」

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周二在一場活動上指出,大型科技信貸並沒有腐蝕傳統銀行業的主導地位。(視頻截圖)

學者:中國是在「變態彎道超車」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擁有了極高的數字金融業務市場覆蓋率。一項近期調查顯示,九成左右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網上和實體店使用數字支付服務,六成受訪者表示他們天天都使用這些服務。

但美國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周一發布的報告說,中國的數字金融服務近年來得以迅猛發展的一大原因是國內銀行業欠發達,導致信用卡普及率一直偏低。2015年,中國人均信用卡數量僅為0.3張,遠不及美國的人均2.5張。而通過收集小程序交易數據和用戶的消費習慣,支付寶等平台可以更系統性地預測企業和個人的金融前景,幫助它們獲取比傳統銀行好得多的財務表現。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國內金融科技的井噴式發展並不符合一般規律,而這也是中國家庭債務飆升的原因之一。

「因為中國的信用卡市場和徵信系統不夠完善,所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平台能夠迅速彎道超車。這是一個變態的超車,並不正常。」

他還認為,螞蟻集團的IPO被叫停顯然會影響這家公司的商譽,但這同時也傷害了國內監管機構的形象,因為政府部門在其上市的決定上出爾反爾。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26/152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