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這些海鮮「暗藏殺機」:比眼睛蛇毒強80倍劇毒

每年的初夏開始,沿海地區的老美食家們就開始過上啤酒海鮮管夠的痛風生活,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夏日經典的保留活動。?

然而,這種在沿海居民眼裡再尋常不過的享受時刻,卻暗藏殺機。

2017年6月8日,福建漳州漳浦縣的村民們在吃過一頓普通的海鮮後出現了明顯的身體不適。「嘴麻、手麻、腳麻,喘不過氣來,感覺快要撐不過去了。」其中一位中毒村民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是這樣描述的。

當地接收中毒村民的醫院急診科醫生說,有些群眾來到醫院時的狀態很差,有的甚至都站不穩,需要他人攙扶。這起事件中共有36人中毒,出現了頭暈、嘔吐、四肢麻木等症狀,其中一人病情嚴重。

中毒事件的新聞照片

按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邏輯猜測,這樣的群體事件可能會是食物變質或誤食造成的,比如2014年河南開封通許縣58人集體食物中毒,原因為葬禮喪宴上誤食了亞硝酸鹽。

可是,事件發生後,經過調查中毒村民大多吃了青口,並沒有食用其他可疑的食物,也沒有一起聚餐,顯然問題可能出在食材的來源。

青口,學名貽貝,製成干品後會被叫做淡菜,是一種海邊常見的海產貝類,在山東、遼寧、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沿海居民的餐桌上很容易找到它們,怎麼會吃了中毒呢?

技術人員在附近海域採集了牡蠣和貽貝的樣品,在裡面檢測出了麻痹性貝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麻痹性貝毒是何方神聖,這是一種被冠以「已知最毒有機化合物」的致命物質,某些貝毒的毒性比眼鏡蛇毒素要高80倍,比古柯鹼這類麻醉劑強10萬倍。

麻痹性貝毒種類與結構

根據已知的資料,人體攝入麻痹性貝毒的半數致死量(LD50)為5.7微克每千克體重,如果是注射這個數字為0.6微克每千克體重,以體重70公斤的成年男性為例,攝入400微克(0.0004克)麻痹性貝毒就能導致死亡。

貽貝怎麼會帶有毒性這麼強的毒素,不是因為它們變異,而是當了大自然的搬運工。所謂貝毒其實是因為最早在貝類中發現才得此名,可實際上貝毒真正的來源是藻類。

麻痹性貝毒中最著名的石房蛤毒素最早在北美洲的石房蛤內發現,但後來的研究表明這類毒素真正的來源是海水中的有毒甲藻。

一般情況下,這些藻類是不會影響到我們所捕撈的那些水產的,只有在它們過度繁殖的情況下,才可能對海洋中的其他生物帶來影響,也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赤潮」現象。

赤潮並非如字面意思一樣單指藻類過度繁殖導致的水體變紅的現象,實際上泛指所有因藻類過度繁殖導致的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破壞的生態異常現象,紅色只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所以會被稱為「藻華」。

氣候變暖讓赤潮更易發生

赤潮海洋里的災難,即便元兇是無毒藻類,也會因為水體嚴重缺氧或者引起魚、蝦、貝等生物的機械性堵塞,導致海鮮們大量死亡。

如果是有毒藻類引起的赤潮,那麼它們產生的毒素就能直接毒死其他的生物,但是怕就怕在有漏網之魚。很多情況下,魚蝦是第一批受害者,我們在很多關於赤潮的新聞中最容易看到大量魚類死亡照片,然而貝類螺類等軟體動物對這些赤潮的耐受力比較高,很多又以藻類為食,藻類產生的毒素也在它們體內富集,最終達到一個致命的水平。

這些毒素多種多樣,根據這些毒素的中毒症狀,除了上述提到的麻痹性貝毒外,還有腹瀉性貝毒、神經性貝毒、記憶缺失性貝毒、西加魚毒等。

在眾多水產中毒事件中,織紋螺的「戰績」最為顯赫。

織紋螺泛指一類可食用的螺,種類很多名字也不少,海撒子、海螺螄、麥螺、白螺、小黃螺、割香螺、小波螺、烏螺、甲錐螺都屬於織紋螺,各地也有不同的吃法,或燒烤或爆炒或白灼,雖然個頭比較小,但是卻比大海螺味道更鮮美,廣受全國各沿海地區人民群眾的喜愛。

2012年7月初,浙江溫州8名市民因使用織紋螺中毒,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其中一名中毒者的母親說,女兒吃了螺後出現了嘔吐、呼吸困難、全身乏力的症狀,詢問女兒哪裡不舒服她甚至無法開口說話。

再往前看,中毒事件更多。在2002年4-5月份,福建省再次發生大規模織紋螺中毒事件,寧德、莆田等地先後有7起30人因食用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死亡2人。

1996年,廣東惠州淡水發生食用縱肋織紋螺和紅帶織紋螺中毒事件,共4人中毒,2人死亡,2002年,廣東南澳島14名漁民因食用織紋螺中毒,其中2人死亡。三亞也曾發生過織紋螺中毒事件,有7人中毒,2人死亡。

總體來看,我國織紋螺中毒事件在南方海域較為多發,其中以福建、浙江、和江蘇三省最為嚴重,中毒事件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廣東福建多發於4-5月份,浙江和江蘇多發於6-8月份。

織紋螺之可怕可以用數據證明,寧波市曾對當地織紋螺進行採樣檢測,樣品中最高毒性可達32000MU/100g(MU是毒力單位,1MU的毒力可使一隻20g左右的小白鼠在15分鐘內死亡),而在舟山對織紋螺毒性的調查中最高毒性高達96875MU/100g。

人的中毒範圍在600-5000MU,致死量為3000-30000MU,如果人食用了上述提到的高毒性織紋螺,只需要幾十克的量就有生命危險,遠遠超出了各國普遍接受的400MU/100g的安全標準。

不過,關於織紋螺中毒事件仍然有一定的爭議,一般認為引起中毒的物質為麻痹性貝毒,但在一些事件中,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顯示為河豚毒素。

51份織紋螺樣品中均檢測出河豚毒素

無論其中的致命毒素是麻痹性貝毒還是河豚毒素都是極為危險的,普通的烹飪加工根本無法破壞這些毒素,它們都耐1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河豚毒素是如何進入織紋螺體內的,但我們確定麻痹性貝毒與赤潮有關,並且這樣的情況越發嚴重。原因在於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增加,赤潮發生的頻率、規模、持續時間都在增加。

根據統計,中國海域內1952-1998年的46年間共記錄了322次赤潮,而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間記錄次數高達800餘次。在2005年美國還出現了持續18個月的赤潮,這是前所未有的。

赤潮不僅對漁業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製造了眾多海鮮中毒事件,研究人員在1995年給出的全球藻毒素中毒事件統計就已經高達每年2000起,今天的數據只會更多。

因此,才會有以前大家吃了幾十年的海產突然間就有毒了,而且這種毒性無法通過簡單的方法來辨別出來,在赤潮高發的地區,冒險購買如織紋螺這類高風險海產,恐怕並不比去雲南吃野生菌子安全。

目前,很多中毒事件高發地區都會禁止或限制某些高危海產的加工和銷售,相關部門一旦監測到海域中發生赤潮,也會發出警示,提醒群眾謹慎食用海產。

福建石獅市永寧鎮就貝類海產品中毒事件發出的通告

當然,我們不要以偏概全、矯枉過正,個別極端中毒事件不能代表所有情況,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情況都不相同,多留意當地的新聞資訊,吃海鮮不要過量,是可以大大降低風險的。

如果有人枉顧警示非要貪戀那口鮮美,端著一盤毒性未知的貝類,躲進房間裡吃個痛快,極為不嚴謹地說,他就處於生與死的疊加態,被薛丁格「虐」了多年的貓一定會非常感謝他的獻身。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SME科技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27/1527959.html

相關新聞